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然 《发展》2004,(12):43-44
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The cre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以下简称中心)是在世界银行倡导下一些国家缔结的<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公约>(华盛顿公约)作为解决缔约国与另一缔约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国际性专门常设性机构,创设ICSID是为调节和仲裁国家与他国投资者之间的法律争议提供便利,从而促进私人资本的国际流通,保障国际投资.  相似文献   

2.
安立军 《特区经济》2011,(5):102-103
随着国际投资的大量发展,国际投资争议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传统的方法难以解决,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中心(ICSID)虽然是国际社会建立的一个专门解决国际投资争议的国际机构,但由于其对争议无强制管辖权,争议解决程序无时限和涉及国家当事人的裁决往往因国家主权豁免而得不到有效执行等缺陷,导致了该机构没有有效发挥作为多边国际投资争议解决中心所应有的作用。随着国际投资的一些问题纳入WTO体系内,其所具有的强制管辖权、确定的程序时限和有效的裁决执行方法等特点必将对多边国际投资争议机制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战磊 《魅力中国》2014,(10):7-8
1982年联合国海洋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濒海国家的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自《公约》实施以来,国际社会在海域划界和岛屿争端问题上争议不断。本文通过对白礁岛的岛屿争端、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和澳大利亚与东帝汶之间的海域争端为例,分别探讨了国际法院仲裁、武力解决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三种国际常见争端解决机制对我国钓鱼岛争端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4年,有180多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每年向各借款国提供贷款200多亿美元。集团由5个机构组成: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国际开发协会(IDA)、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  相似文献   

5.
资本全球化大量流动的背景下,对国际投资协调机制的需要日益凸显。作为对其多边机制尝试受挫的替代,双边投资协定成为调节与规范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在国际投资协调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亦成为缔结双边投资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作为协定中承诺将如何被实现的程序性保障,争端解决机制的形式选择被视为双边投资协定研究的重要议题。由于对东道国为缔结协定所需付出的国家间缔约成本重视不够、对国家自主性与国家异质性的忽略,既有的研究在一些整体推断上可能是误导性的,且对市场规模较大的东道国或缺乏解释力。在修正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以1982年至2013年中国签订过的134份双边投资协定为样本进行了计量研究,并进一步区分了中国作为东道国和母国的情况。作为东道国,中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母国的授权压力;作为母国,中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愈发注重保护海外投资利益,但并未运用自己的经济权力来使得他国接受更多国际授权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结果对理解中国外交的特质与在此议题上的行为特征是启示性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适用反补贴税法违反司法判例制度,同时也缺乏国会立法授权。在中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美国调整对华贸易政策之际,中国政府应当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纠正美国对华适用反补贴税法之“不当做法”,捍卫我国在WTO体制下的正当贸易权益。  相似文献   

7.
从GATT到WTO框架下,因环境问题而引起的贸易纠纷逐年增多。环境保护也成为一些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幌子,以致形成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本文试图通过研究GATT/WTO所确立的“环境例外”措施和考察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环境——贸易争端时的立场、态度的演变,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与我国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GATT争端解决机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长处,在有效解决经贸投资领域争端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本文围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和发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特点等进行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杨帆  杨波 《辽宁经济》2002,(12):24-25
加入WTO后,中国既可以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参与国际贸易,同时,与WTO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纠纷也会随之增多。以往,由于中国不是WTO正式成员,所以无法运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处理这些问题,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遭受了许多不公平待遇。可见,如何运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各种国际贸易纠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加入WTO后必须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WTO急端解决机制的内容和特  相似文献   

10.
关注     
我国开始履行烟草控制公约为自觉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由国家发改委联合卫生部、外交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等部门举行的中国政府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启动仪式,10月13日在京举行。这是第1个在世界卫生组织参与下的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国际公约。《公约》于今年2月27日已正式生效。按照规定,《公约》在我国生效3年后,国内所有卷烟制品要印上不低于包装面积30%的健康警语,5年后要杜绝所有的烟草广告。  相似文献   

11.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端解决机制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中心支柱。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与WTO成员的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国内要求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这些摩擦的呼声不断高涨。在此背景下,对该机制的运行效率做出全面、科学的判断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从该机制对WTO成员违反协定行为的预防作用、WTO成员使用其解决贸易摩擦的成本、争端的早期解决情况、专家小组/上诉机构裁决的公正性和争端的政策效果等5个方面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结果显示,与关贸总协定(GATT)时期相比,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并没有改变缺乏实施能力的旧有缺陷;在实际操作中,改革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而且改革带来的收益也没有被所有WTO成员平等分享。  相似文献   

12.
一、驰名商标的含义及其法律特征 驰名商标,又称“周知商标”或“世所共知商标”,其英文称为“well-knownmark”,最早见于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但该公约没有对其下定义。在我国,专家学者们对驰名商标的认识也不一致,200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商标法》只是提及到对驰名商标的认定的考虑因素,虽然从法律上第一次提出了“驰名商标”,但却没有给驰名商标一个确切的定义。根据1996年8月1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13.
担心“天使”骗补?担心官员寻租?2月1日,《上海市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其实,这一办法从2016年1月25日出台至今,就在上海滩风投圈、创业圈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各方态度不一。市场不愿做天使?政府引导!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下称“科创中心22条”),对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4.
田丰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128-146,160
在多边框架内有效解决贸易争端是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动机之一。作者分析了中国"入世"10年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活动的具体情况,重点讨论了两个关键性问题: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能否有效预防成员对协定的违反,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使用争端解决机制时是否存在针对中国的"好讼"倾向?作者认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国际经济交往的加深和对争端解决活动日益积极的参与,中国利用国际经济规则来遏制他国针对性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能力相应增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相对变化是出现针对中国"好讼"现象的重要原因。因为国家间经济地位的相对变化改变了相互间合作的收益,在多哈回合进展有限的情况下,其他成员希望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诉强制实施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口额和贸易平衡状况等现有观测指标的缺陷进一步加强了其他成员对中国的关注,提高了其对中国申诉的可能性。此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政府对特定部门利益的偏重以及对争端解决机制的策略性使用都从不同途径提高了贸易伙伴对中国申诉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舒鹏 《亚太经济》2004,(5):83-86
本文在分析我国外贸冲突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为妥善解决外贸冲突,应该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构筑“三位一体”(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的运作框架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政府做出的正确战略决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以使我国在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下,获得一个在多边的平等、互惠的贸易环境;可以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谈判,保护国家利益;可以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机制,平等地解决和处理成员之间的经贸纠纷。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将从  相似文献   

17.
一、WTO中的“实力导向”与“规则导向”之争 WTO争端解决机制既不同于谈判等非司法解决争端,也不同于联合国国际法院那样的司法解决争端。有一种被称为、“二分法”的观点。将和平解决争端的各种:手段大致分成两种类型,即“实力导向”:(power—oriented)与“规则导向”(rule—oriented)。[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蒋德翠 《特区经济》2011,(10):85-87
RTA争端解决机制是保障RTA正常运行的核心,我国参与制定的RTA中也基本上包括了争端解决机制的内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参与制定的区域贸易安排下的争端解决机制规定,在实践中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各缔约方在协定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银行认为,良好的商业纠纷争端解决机制对企业活动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受数据异常事件影响,世界银行于2021年9月停止发布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以下简称DB)。2022年2月,世界银行启动新的营商环境评估项目(Business Enabling Environment),并于2023年将新体系正式命名为“Business Ready”(以下简称B-READY)。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争端策略选择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进化稳定策略为核心的进化博弈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模拟者动态方程作为分析工具,在经济主体(贸易争端中的国家)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研究长期条件下群体中(各个贸易参与国)选择不同策略的群体比例动态趋势和进化稳定性,分析了单群体成员间(WTO机制内)两国贸易争端对称动态博弈和两个群体成员间(WTO机制外)两国贸易争端非对称动态博弈。最后得出结论: 贸易弱国倾向于在WTO机制内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争端,贸易强国则倾向于WTO机制外举行双边贸易谈判解决两国间的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