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明星 《中关村》2013,(10):92-93
"在这里,我们不是单纯地看护孩子,那样有保姆就足够了,我们是去训练他们,让他们学会如何去面对社会,将来能够基本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一本叫做《格调》的书让全世界追求生活品位的人们对品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似乎发现了一个从未发现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生活是他们全然不知的。就在这本书里,世界上最贵族却又最低调的日常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去阿拉斯加钓鲑鱼,去非洲草原打猎,开湾流的私人飞机去滑雪……最重要的就是他们买的衣服不是 LV,不是 YSL,是没有牌子的衣服,因为它们是订制的。  相似文献   

3.
冯婷婷 《中关村》2011,(4):104-105
北京大学流行过一句话,"没有去大觉寺喝过茶,就不能叫知识分子;不是昆曲迷,也不能叫知识分子"。如此高的评价,让原本就对昆曲有着特殊情愫的我又萌生了一种不可抑制的好奇。  相似文献   

4.
王宏甲 《中关村》2006,(3):94-95
世界因你的认识呈现博大或狭小,前途因你的认识展现生机或黯然。成功不是发生在成功之日,而是萌生于当初认识到之时。不要轻易说不可能。世上那些激动人心的辉煌,都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一即使我们非常平凡,微不足道,也有自己的人生。你来到这个世界,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是应该去认识这个世界。即使你还没有机会去纽约或罗马,但你仍然可以去认识美国和意大利;即使你不再可能生活在中国的春秋时期或古希腊,你仍然可以去认识孔子和苏格拉底。生命不是用来固守门前的一小块天空的。认识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挺进。你可以驾驭“认识”去漫游五洲四…  相似文献   

5.
“80后”与市场化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桂新 《中关村》2005,(1):100-103
近三四年以来,一股浩浩荡荡的青春写作潮流突如其来,席卷全国,在图书市场和广大青少年读者群中引起轩然大波。青春文学作品已占到全国文学类图书出版市场的10%,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更不可低估。这可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少年写作风潮,也是与市场结合最为紧密的一次文学行动。这股潮流最终被命名为“80后”写作。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写作局限于市场内部,其读者与作者基本是同龄人,作品自产自销,为主流文坛和学界所忽略。近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举办的“走近‘80后’研讨会”改变了这种状况,“80后”写作由此受到更广范围年龄层读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文化与市场现象的特征及其走向,对文学创作与文化市场建设有所裨益,本刊特编辑了一组稿件,对“80后”写作进行了主要层面的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6.
既然人生不是百米冲刺,那就不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但也不能用马拉松的速度去跑。实在累了,就歇一歇,说不定你走出来的距离会远得多。北大一直是我的心灵家园。每到春秋两季的雨天,我一定会开车到北大,在未名湖边坐上一两个小时。学生年代我在未名湖畔孤独地转过几千圈,却没有邂逅过一个雨中佳人,所以当我看到北大学生成双成对从我身旁经过,就有一种欣慰感。还有,新东方的办公地点最后选择了中关村最核心的那栋楼,就  相似文献   

7.
“80后”:写作因何成为时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文彬 《中关村》2005,(1):107-108
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最近的调查结果表明,“80后”文本大约已经占据了整个文学图书市场份额的10%,而且这一数字的增长潜力依然未可限量。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将“80后”写作归于一种出版现象,而不愿意认可它同样也是一种文学现象。应当承认,出版商对于“80后”的在意,主要的并不是出于对一种文学现象的顾虑,而是基于一种商业利润的动机,只是他们成功地将“80后”的写作与市场连接了起来,使其获得了最大限度商业化的可能。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出版商使“80后”写作充满了商业化的因素,便借此断定“80后”写作与文学无关。在今天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8.
金开诚  舒年 《中关村》2005,(6):118-120
甲: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维经验极其丰富。我们现在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充分吸取这部分思维经验,通过必要的诠释,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可惜传统文化似乎已经“淡出”现实,想用也用不上了。乙:我现在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看法,倒不是那么悲观。我发现它目前正在得到六、七股相当大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只要假以时日,必能复苏乃至于振兴。甲:你这发现倒很新鲜,请道其详。乙:第一股力量是书法艺术创作者。现在全国学习书法并认为写了条幅可以挂在墙上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说有六千万人,我不相信,大约一千万是有的)。书法艺…  相似文献   

9.
张颐武 《中关村》2014,(4):96-96
我的新书《年轻时——张颐武解说人生警语》出版,这部书是我近年来对人生警语的解读阐释的文字的结集,主要选自我的微博。这些文字多数有一个程式,就是常以“年轻时”开头,以“古语说”引一句古语结束。在微博上,这样的文字也受到了不少年轻朋友们的欢迎。他们觉得这些文字对于他们的人生多少有些参考的作用,让他们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江川 《中关村》2014,(11):111-111
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赛,重要的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赢在终点。 人人都会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很少有人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许多年轻父母都担心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但很少有父母明白人生就像马拉松,赢在终点乃为胜。  相似文献   

11.
戴月 《中关村》2004,(7):30-30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据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底我国进城民工达到9400多万,并仍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中。我们感知着他们的发展,因为在文明的熏陶下,他们也在进步:我们更加关注着他们的未来,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反映和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兴盛与衰败。  相似文献   

12.
侯爵  张勇 《中关村》2004,(11):94-96
2004年9月19日至25日,首届北京文学节从人们眼帘中一闪而过。是次文学节包括了全城文学讲坛、经典电影新看、首届国际华文儿童文学网络大赛和评奖四大板块。刘恒、毕淑敏、刘震云、梁晓声、海岩、周国平、曹文轩、邹静之、陈晓明、张颐武、孟繁华、徐坤等30位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在北大、清华、鲁迅博物馆等大中院校及各区县文化场所开设免费文学讲座,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文学与社会人生的紧密关系。《青春之歌》、《雷雨》、《早春二月》、《阿Q正传》、《边城》、《茶馆》等6部经典电影在各区影院累计放映10场,票价仅为5角,最低收入者亦能承…  相似文献   

13.
董城 《中关村》2013,(12):28-29
“英国人讲,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不愿失去莎士比亚。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一样,用文学的火把给人以真情,给人以温暖。他不朽的作品包括其人生经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中注入了历史基因。”  相似文献   

14.
实在是不可置信,这不是玩笑而是一则广告,这不是一个小公司,而是大名鼎鼎的惠普的广告.……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业报道》2005,(1):26-26
实在是不可置信,这不是玩笑而是一则广告,这不是一个小公司,而是大名鼎鼎的惠普的广告。  相似文献   

16.
董明珠 《中关村》2014,(11):74-74
在去年年底的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大会上,雷军和我打了10亿的赌局,称五年内小米销售额将超过格力。对于这个赌注,我首先要说的是,空调不是一个传统产业。一个企业要有创新力和技术突破,才会有竞争力。我认为格力跟小米之间,并不是互联网跟传统产业之间的较量。格力是按照百年企业的思路去做的,而不是强调每年能够赚多少钱。我觉得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这就是格力的竞争力。格力的很多先进技术都是"80后"的研发成果,我认为他们就是竞争力,这也是格力跟很多企业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在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海淀文联工作报告.修订了《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从一个区域的活动,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一曲俄罗斯     
王鲁湘 《中关村》2011,(10):95-95
坦率地说,外国文学中.还是觉得苏俄文学亲切。沙俄时代的知识分子和苏联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命运我们感同身受,他们的思考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悲欣我们不觉得陌生……  相似文献   

19.
只承担132个行政村村通任务的中国卫通,正在争取年底前再完成1000个村通任务。卫通的行为正是整个通信业在村通行动中的缩影。从46周年国庆至11月下旬,共和国农村通信建设史上的一个新纪录被创造出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来自近万个未通行政村的村民打通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电话。按照中国网通村通工作负责人耿海涛的话讲,“进度是以小时、而不是以天来  相似文献   

20.
王畅  高兵 《中关村》2004,(11):97-101
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地方,文学都是一个辉耀和圣洁的字眼,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盛世繁华少不了华彩篇章,蛮荒之地往往有孤苦的诗人。文学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性存在。那些预言文学将要消亡的人,乃是他们自身在精神上背离了世界。文学源自人的天性,是从人性根部生长起来的精神花朵。人性是永恒的,因而文学也是永恒的。人性的复杂与深刻难以穷尽,因而文学上的探索便永不会终止。对人性的挖掘和表现,使文学成为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和状态勾勒。文学抒发人的情感,是从生命体验深处喷薄而出的自由表达。我言故我在,自由言说是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