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预算定额标准内涵分析、服务领域分析、项目管理需求分析和定额标准组织管理过程分析,地质勘查预算定额体系由定额标准组织管理体系、预算标准体系及定额标准数据支撑体系三大方面构成,具体包括:定额基础理论方法研究,定额标准的研究制定,定额标准的使用情况评估,定额标准的动态调整优化,基础定额及相关技术经济参数的采集分析等。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加强跟踪评估组织体系建设,探索新时期定额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坚持长期性、日常性跟踪评估工作,促进现行预算标准的修订、补充和完善;开展基础定额数据核查核定,夯实预算定额数据基础;以有为主、逐步完善,促进地质调查定额体系建设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H公司所在行业基础管理的核心是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配置资源、加强成本费用管控,而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是科学的预算定额标准。H公司以构建“533”预算定额体系为切入点,将成本管理、精益管理和对标管理等措施结合起来,形成提质增效的合力,全面促进预算管理,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进一步深化了部门预算改革.实施范围的逐步扩大,提高了国家财政预算基本支出的公正性、合理性和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的保障水平.但应充分考虑定额核定的经费范围,地区收入水平差异,进一步细化支出定额.  相似文献   

4.
梯田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在坡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49.2%(25°以下坡耕地占43.8%,25°及其以上坡耕地占5.4%)的黄土高原地区,梯田对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概算定额>的编制,就梯田概算定额的编制方法、计量单位、子目设置及步距、人工、机械、材料消耗量的确定、单价取费率和工程单价进行了论述,并就定额水平进行实例分析测算,以检验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土地整治定额人工预算单价的内涵和构成,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其与市场人工单价的差异,并对产生差异主要原因进行了剖析。通过对相关行业定额人工预算单价调整情况的研究,认为基本工资和人工预算单价构成是调整现行定额人工预算单价的关键。在分析基本工资与最低工资标准的联动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合理调整基本工资的实施路径,并就基本工资调整幅度、人工预算单价构成及今后进一步完善定额人工预算单价提出了调整方案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瑞芬 《水利经济》2011,29(5):43-44
根据山西省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等特点,将全省分为4个分区,选择13个典型县进行现场调研工作。通过对山西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调查,了解和掌握了目前农村居民的用水现状和节水潜力,确定合理可行的居民用水定额。  相似文献   

7.
政府预算,也叫国家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政府预算过程,通常可分为预算的测算、编制、审批、执行和政府决算五个步骤。在公共财政导向下,按照预算改革的要求,为保证预算的透明度和公众意愿的真正实现,提高预算执行的严密性和严肃性,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将会逐渐分离,管编制的不管执行,管执行的不管编制,相互间要形成一种制约。同时,还将建立和发展一套监督系统,独立地行使其监督职能。所谓预算收支测算,是指根据一定的指标和预算定额,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各项预算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测算,以能为正确编制预算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8.
部门预算经过三年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部门预算框架,实行“收支二条线”,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将部门预算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对基本支出实行“双定额”管理模式,即支出定额和财政补助定额,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推进了综合预算的进程,促使预算资金安排由“重分配”向“重管理”转变。三年的预算改革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和不足亟待完善,如:预算分配权分散,内容不够完整;实施零基预算,缺乏可操作的定员定额标准;以“双定额”中的支出定额约束事业单位是不科学的,财政补助定额没有体现公平与现实的…  相似文献   

9.
解除矿产资源“瓶颈”制约,促进矿业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危机矿山专项意义重大;依据危机矿山专项与地质大调查专项的显著差别,文章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预算标准的制定方法进行了探讨,一种是充分借鉴已有的比较成熟的预算标准,分析其费用结构,利用各项经济参数指数进行费用结构调整和水平调整;另一种是采用预算定额法,从基础定额做起,逐步测算出预算标准。  相似文献   

10.
加强预算管理,大力推进财务改革是兵、师各级财务部门在深化财务改革方面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该文主要根据兵团财务工作会议部署,在部分师市及农牧团场调研的基础上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团场总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团场经济管理与服务职能;合理确定团场公共支出供养范围,促进团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加强师团公共支出管理,制定科学的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立合理的分级负担机制;加强对师团预算管理的监督与考评,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加强师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国有资产的闲置浪费;积极化解师团财务风险,增强师团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