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马来西亚吸收外资达44亿美元本刊讯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1993—1994年世界债务表”统计,截至1992年底流入东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猛增至200亿美元,其中3/4是流入中国及马来西亚。世界银行一位资深经济学家披露,马来西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在...  相似文献   

2.
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态势及其动因赵峰一、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态势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迅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因80年代初债务危机而造成的资本净流出的局面已于90年代告结束。1989年以后资...  相似文献   

3.
据联合国贸发组织“1997年贸易和发展报告”分析显示,在当前世界经济中,有七个难题需要加以解决。1.世界经济持续低速增长。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4%,1996年为2.8%,一年中只增长了0.4个百分点。2南北差距进一步加大。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例,占全世界人口20%的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与同样占全世界人口20%的最贫穷国家相比较,1965年的差距是30倍,但是到了1990年,差距加大到60倍。3.贫富差距拉大。在发达国家内部,乃至在发展中国家内部,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4.发展中国家债务日趋严重。统计表示,一些…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经济竞争力提高本刊讯根据1993年一项有关世界竞争力的报告显示,马来西亚在15个经济发展最蓬勃的亚洲及发展中国家排名榜上名列第四。名列首位的是新加坡,其次是香港及台湾。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投资保持高水平增长率,出口也能保持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18日世界银行发表了“发展中国家债务报告”。发展中国家全体外债1986年为11200亿美元,1978年上升到11900亿美元。1988年将扩大到12450亿美元。10个高债务国家如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世界投资报告》,截至去年底,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68.1%流入了发达国家,29.8%流入了发展中国家,2.1%流入了中东欧国家。发达国家既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也是吸收直接投资大国。不仅如此,就发达国家而言,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的38.4%流向了西欧,24.9%流向了美、加;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直接投资存量的17.5%流向了亚洲,10.2%流向了拉美与加勒比地区。  相似文献   

7.
世界银行发布报告指出,在预计流入发展中国家的2500亿美元FDI中,中国将占30%。世界银行日前发布《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和战略研究》报告指出,2006至2010年期间,在预计流入发展中国家的25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中,预期中国将占到30%左右。[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 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债务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动荡的主要“台风眼”之一,特别是继发展中国家爆发债务危机之后,美国也跃居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使国际债务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深入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负债演变过程,剖析它们债务不同的特点与形成原因,对于我国如何利用外资和控制外债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债务现状及特点国际债务的“重灾区”当首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的债务阴霾始终驱而不散,它们是国际债务危机的“导火线”和“爆发源”。事实上,早在70年代发展中国家大量举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时,国际债务危机就已初露端倪。但直到80年代以前,债务冲突还只是发生在  相似文献   

9.
世界银行的《世界投资报告-外国直接投资与发展的挑战》最近指出:以前的分析表明,外资的流入能补充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资源的不足,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投资得到增加。FDI(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带来外汇,这些外汇增加了东道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流入项。跨国  相似文献   

10.
从债权国到债务国——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债务危机最初都是起源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债务人。进入21世纪,国际债务模式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债务危机从"外围"向"中心"扩散;债务危机的形式由公司债务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转变,美国由原来世界最大债权国转变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债权大国。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直接反映出发达国家利用债务对实施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益转移。中国作为债权国面临着诸多挑战,维护债权国利益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现状及特点 债务经济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与债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许多国家已演变为名副其实的债务国(这里主要指净债务国),严重困扰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安定。 国际债务的“重灾区”当首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事实上,早在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大量举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时,国际债务危机已初露端倪。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达1000多亿美元,平均每年有2至3个国家不能按期还债。但八十年代以前,债  相似文献   

12.
异军突起的发展中国家股市汪燕  对发展中国家的股市而言,1993~1994年是极不平凡的: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股市的总资本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占全世界股市资本总额的12%;在以资本额排名的世界前10个股市中,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占6个(马来西亚、南...  相似文献   

13.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大幅减少。2008年上半年资本净流入从去年同期的4453亿美元下降到3351亿美元,同比下降24.74%。上半年美国资本流动的最突出特点,一是国际资本特别是私人资本流入减少,二是美国大幅撤回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6,(28):33-34
联合国6月30日发表了“2006年世界经济社会状况报告”,报告指出世界范围内收入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报告呼吁,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国情来制定适合自己的经济政策和改革道路,以改变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资本逻辑和参与约束的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债务减免的动机和制约因素。资本逻辑要求债务减免主要以服务发达国家的私人资本输出为目的,对增强债务国的偿债能力效果有限,而且还会加剧国际不平等,因此往往难以满足参与约束。重债穷国倡议和多边债务减免倡议减债方案即便在本质上仍体现了资本逻辑,但是在新自由主义发展理念和规则化减免方式的掩护下其也能满足参与约束并得以顺利实施,因而也被发达国家奉为国际范例。本文认为既要借鉴重债穷国倡议和多边债务减免倡议方案规则化的经验,也应警惕隐藏在技术细节中的资本逻辑,推动债务减免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6,(24):20-21
【新华网6月1日】5月30日,世界银行在其年度报告《2006年全球发展金融》中指出,2005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净流量达到破纪录的49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上了利用外资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外部资金一度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诸如巴西的“经济奇迹”和亚洲新兴工业国的经济腾飞等等。然而另一方面,自80年代以来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却相继出现了偿债困难问题,特别是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为首的南美国家,债务问题尤为严重。尽管债权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国际商业银行和发展中国家本身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但到目前为止,国际债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从1982年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到199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增加了60%,已经超过13000亿美元,债务总额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债务总额过大,还本付息负担过重,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了资金逆转移,由70年代的资金净流入变成了资金净流出的情况,对经济发展形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证券投资流入的新形势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袁堂好,赵岳在过去的五年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证券投资飞速发展,成为这些国家融资的重要来源。一、发展中国家证券投资流入的新特点1.流量迅速增长。从90年代初开始,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流量迅速增...  相似文献   

19.
自1982年爆发国际债务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和国际商业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明显减少,官方发展援助停滞不前。1987年上半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借款仅为144亿美元,净资本流入继续下降。发达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依然大大低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0.7%的指标。与此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的低速增长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总生产、就业与出口中所占比重,亦呈现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可持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问题及双边和多边救援措施,作者对最近国际上提出的“搭便车”和“债务可持续”问题进行了理论和事实分析,提出了发展可持续是债务可持续的观点。作者运用大量的事实和例证,有力地驳斥了有关方面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不实指责,论证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对促进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