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长期以来,中外学术界对中国发明纸币极为重视。关于纸币产生的历史原因、意义以及历代币制,已有不少论著问世。许多学者都把十世纪末纸币的产生看作是宋代(960—1279年)发生商业革命或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可惜的是,到了明代(1368—1644年)中期后,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纸  相似文献   

2.
《货币银行学》向何处去?我国《货币银行学》正面临守旧与创新的十字路口。当前,货币、资本、资金之间的概念混淆、错误,只有黄金才是真正的货币,货币是商品,纸币是金币的符号等等理论,充斥于所有《货币银行学》的版本之中,从而使《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基础受到破坏与损伤。这种理论不仅严重脱离、落后于我国金融与经济的现实与实际,无法或不能指导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而且会贻害青年一代。本文对传统的有关货币定义、 货币本质,纸币、纸币本质及其流通规律,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代经济史的研究在区域经济、手工业、城市发展、赋役制度、商品货币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宋代的货币曾为中国和世界货币史谱写了极其精彩的一页,因而宋代货币经济备受研究者的青睐。但不用讳言,以往对宋代货币的研究,一般多限于对钱币本身(钱币学)和货币制度演变的研究,而对货币流通的研究则很不够。新近高聪明博士的《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在这方面作了补苴漏的工作。全书共分八章,主要讨论了宋代商品生产发展水平与货币制度演变的关系,宋代的铜钱、纸币、白银、会…  相似文献   

4.
电子货币的形成与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艺 《南方经济》1998,(5):53-54
随着电子计算机及现代通讯技术被日益广泛地加以运用,经济运行及管理中出现了一股“无纸化”潮流,无纸化现象正向各个经济领域延伸。特别令人注目的是,千家万户须臾不可或缺的交换媒介———货币,也被卷入无纸化大潮之中,正在向更大范围内取代传统的纸质货币。如果说,纸币取代有价金属货币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大飞跃的话,如今电子货币取代纸币,将是另一次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冉学东 《新财经》2013,(5):15-15
黄金再次王者归来,基本是天方夜谭,不仅黄金不能进入,连纸币都在逐步被电子货币、虚拟货币代替。今后的货币形式是什么样子,凭借人类的智慧总能找到方法,就如当年废弃黄金、发明纸币一样。  相似文献   

6.
一、从地方性纸币到中统钞的发行蒙古建国后至世祖建元前,即已发行多种地方性纸币。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便宜行元帅府事何实在博州(治今山东聊城)印行会子。当时“值兵火后,物货不通”,何实以丝为准备,发行会子,“权行一方,民获贸迁之利”①。太宗八年(1236年),有名于元的向太宗建议发行交钞。中书令耶律楚材原为金人,对金末的纸币贬值记忆犹新,提出要限制发行数量。他说:“金章宗时初行交钞,与钱通行,有司以出钞为利,收钞为讳,谓之‘老钞’,至以万贯唯易一饼。民力困竭,国用匮乏,当为鉴戒。今印造交钞,宜不过万…  相似文献   

7.
货币的秘密     
张捷  薛晓明 《环球财经》2012,(11):86-88
黄金货币属性的变迁,就是一个从氲接充当货币媒介,到以黄金为准备发行纸币的间接充当货币媒介,最后让位于国家信用货币基本退出流通领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黄金的货币职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渐次弱化,以致消弭于无形  相似文献   

8.
货物本位是中国近代货币理论史上的一股重要思潮。探讨这种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其理论得失,考察其客观社会效果,不仅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中国近代货物本位思想的滥觞是孙中山的钱币革命论。1912年12月,孙中山发表《倡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通电》,主张在中国实行纸币制度:“以国家法令所制定纸票为钱币,而悉贬金银为货物”。作为理论依据,他认为货币从实物形态发展到金银贵金属,进而再演变为纸币,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是金银本身有价值,而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此后者必须有被代表的货物,才能防止发行中的流弊。1919年,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之一》  相似文献   

9.
何兆武等同志编著的《中国思想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一书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如黄宗羲等人的货币思想具有近代色彩,是进步的经济观点,具体表现为:一、揭露了金银货币垄断的恶果并提出废除用银;二、正确认识货币的起源和流通手段职能;三、反对货币"死藏";四、要求统一币制并主张发行纸币。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谈谈不同看法、同何兆武同志商榷,并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0.
郭峻峰 《中国经贸》2014,(11):145-145
在中国货币史上,元朝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纸币流通制度,并颁布中国最早的不兑现纸币发行管理条例《至元宝钞通行条画》,积累了大量的纸币发行和流通经验。但是元朝后期,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给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破坏。付出惨痛的代价。本文以史实为依据,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就元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做简要分析,供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1.
零利率之后     
文晞 《中国报道》2011,(1):70-73
当前的资产泡沫,在20年后回过头来看,可能是这个世界无锚纸币下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欺骗、讹诈和投机的狂欢盛宴而已。零利率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政府通过摆弄利率来玩弄货币的政策已经基本走到了尽头,世界货币很有可能再一次向商品货币回归。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的支付技术革命将纸币货币经济带进了以无纸化货币为特征的新型货币经济形态。货币形态演进在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后向电子货币演化,电子货币的通行是人类支付方式和货币史上前所未有的根本性变革,对货币的概念和货币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纸币管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北宋时产生了纸币。当时四川用铁钱,流通不便,民间自发产生了代表铁钱的兑换券交子。交子于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改为官营,成为地方性的国家纸币。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还一度发行国家纸币小钞。南宋、金、元、明也流通国家纸币。南宋有关  相似文献   

14.
追溯货币产生的历史渊源,明晰商品经济运行中货币职能的演进.由此概括提出新经济下信用货币的释义,以把握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的内涵及其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分析货币流通的经济规律,解读货币经济下通胀现象并给予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提出货币在经济不同时点上的效用等值,以期经济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说,目前货币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品本位制,一种是不兑现纸币制.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不断上演,许多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货币制度的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人认为当前这种不兑现纸币制度是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源,正是由于货币不存在一个实际的价值基准,导致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于是,他们提倡回复金本位制.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中介得到发展、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制度完全不具备的前提下,货币的外生性是非常明显的,即货币并不由经济总量所决定。明朝的白银进口,是市场对以往货币制度的反思和变革,以银铜复本位取代以往无有效制度制约的纸币和铜钱平行本位。这一阶段以银计的物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落了。清代白银持续大量进口增强了市场的活力,但因为货币是外生的,白银的大量进口与中国经济实力并无内在的必然关联。鸦片战争前后开始的国际贸易(包括鸦片)逆差和白银外流,使纸币的需求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至清末,由市场主导的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和各种信用票据渐渐发展,并有寻求有效制度支撑的迹象;但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滥发纸币的前景仍然是可能的历史选择。本文还利用计量模型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东北之窗》2010,(1):24-24
生活中。通胀所带来的恶果肯定会让人们感到后怕——由于。通货膨胀率达到100000%,“雄踞”世界第一。2008年4月,津巴布韦中央储备银行发行当今世界货币中面额最大的5000万津元纸币.以缓解现金短缺问题。据说在津巴布韦。一盘土豆丝要6000万,一份鱼香肉丝要1.2亿。要是像在中国这样最大面额只是100元的国家。那一个人每天什么也不用干了,光搬钱就行了。  相似文献   

18.
刘雨 《走向世界》2014,(51):98-99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一句话道出了钱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币的国家,纸币文化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对于收藏者而言,除了具有经济功能外,纸币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欣赏价值。元代至元通行宝钞贰贯"元代至元通行宝钞贰贯"是十分罕见的元代纸钞珍品,在中国金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很多藏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晓亮 《发展》2002,(3):5-6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同一概念。但世界上人家只认市场经济,不认商品经济概念。中国在加入WT0的谈判过程中,因为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市场经济概念,只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怎么给人家解释都解释不清楚,这样就耽误了6年时间。可见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一种体制。中国加入WT0以后,必然要在许多做法上同世界接轨,必然和必须加快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转换政府职能,等等,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也可以称之为交换经济,主要以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而交换必然要发…  相似文献   

20.
福建永丰官钱局官票的性质林枫咸丰时期(1851—1861年),政府出台纸币政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设立官银钱局,推行户部官票、大清宝钞、官局票。①在对这一事件的大量讨论中,不少研究者认为政府此举旨在财政开源,而无意承兑各票,官票即为不兑现纸币。②本文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