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塑造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环境金小伟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正迅速地改变着传统金融的格局,商业银行不再是该行业的绝对垄断者,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商业银行势必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首先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即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地位弱化、收入来源收到冲击,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创造性地提出商业银行转型的四种模式:进军电商平台、加强跨届合作、建立直销银行和建立一站式平台。  相似文献   

3.
陈耀琪  应望江 《新金融》1995,(11):23-24
一、新建银行员工素质的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当前,加快现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应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政府的角度看,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商业银行,逐渐形成一个商业银行群体,以此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事业;从现有商业银行角度看,建立新型的商业银行员工培养教育体系则是保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陆续建立了一批股份制的商业银行,从这些商业银行的员工现状看,大体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学历比较高。与国有专业银行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其中有相当数量高学历、多学科的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对各商业银行来讲。  相似文献   

4.
当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正迅速席卷全球,并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与此同时,服务于低碳经济的碳金融也应运而生。如何通过商业银行向低碳银行的转型,推动碳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进而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指明了碳金融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回顾低碳银行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并由此提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构建低碳银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金融结构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金融正从实体经济的"附属物"演变成为"主体核心",由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变为经济成长的"发动机",金融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已逐渐建立.转轨时期商业银行的变化,要求监管者相应转变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策略,构建适应变化的商业银行监管架构.  相似文献   

6.
对于金融业的竞争,固有的观念是来自同业。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种中小商业银行的层出不穷,来自同业内部的金融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承载的难以撼动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金融功能带来冲击和挑战。商业银行应如何转型创新以应对互联网时代新的金融格局?交通银行新任董事长牛锡明最近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就金融竞争、生态环境的变化、银行转型变革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给出了富有远见的精粹阐述,并为我们勾画了银行业的未来:"2 0年后,商业银行将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以客户自服务为特征的银行。"  相似文献   

7.
郭海宁 《南方金融》2007,(10):52-53,30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先后爆出一系列金融大案要案,引起人们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的广泛关注,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方银行体系主要指省以下市县区的银行机构体系,目前,地方商业银行体系一般由工、农、中、建、交,跨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构成。随着国有银行政策职能的完全消退,建立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地方银行体系已是保持地方经济与金融相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新金融》2013,(7)
编者按:对于金融业的竞争,固有的观念是来自同业.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种中小商业银行的层出不穷,来自同业内部的金融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承载的难以撼动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金融功能带来冲击和挑战.商业银行应如何转型创新以应对互联网时代新的金融格局?交通银行新任董事长牛锡明最近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就金融竞争、生态环境的变化、银行转型变革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给出了富有远见的精粹阐述,并为我们勾画了银行业的未来:“20年后,商业银行将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以客户自服务为特征的银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节奏不断加快,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竞争、利率市场化压缩存贷利差空间、金融脱媒导致客户丧失等压力。为摆脱发展桎梏,股份制银行纷纷顺应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文章以招商银行为例,分析了金融科技对股份制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股份制银行金融科技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同时带来“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15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区分外部金融科技和银行金融科技,从贷款信用结构、贷款对象结构和贷款期限结构三个角度,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检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存在显著挤压效应,引起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占比和短期贷款占比的缩减、个人贷款占比的扩张;银行金融科技显著促进了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引起其信用贷款占比、个人贷款占比和短期贷款占比的扩张;金融科技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的影响体现出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未来金融科技浪潮下商业银行相关策略制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序推进,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持续扩大,传统的信贷资产和以债券为代表的证券资产正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向,带来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与调整。研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在外生冲击的传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金融冲击通过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影响实体企业产出的传导机制,发现以金融市场冲击和信贷政策冲击为代表的金融冲击能够带来扩散效应和非对称效应,会通过银行内生的资产配置行为扩散到两类企业生产中,对这两类企业的产出产生不同影响。此外,本文对上述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说明了上述传导机制的合理性及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序推进,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持续扩大,传统的信贷资产和以债券为代表的证券资产正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向,带来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与调整。研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在外生冲击的传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金融冲击通过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影响实体企业产出的传导机制,发现以金融市场冲击和信贷政策冲击为代表的金融冲击能够带来扩散效应和非对称效应,会通过银行内生的资产配置行为扩散到两类企业生产中,对这两类企业的产出产生不同影响。此外,本文对上述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说明了上述传导机制的合理性及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枢纽,那么银行是经济的脉络,地方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对地方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和作用。区域性商业银行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大型商业银行夹缝中生存,作为优化金融机构及市场运作效率的主要手段,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本文以南京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现状,以机构内部调节与个人金融行为为视角,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基金的设立,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多元化经营,改善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有助于分流储蓄、培育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它为混业经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平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00—2014年间我国27家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当前金融体制下,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本文建议:一是建立独立的金融协调部门,弥补分业监管的监管套利;二是要建立防火墙制度,严防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传染;三是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影子银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7.
新金融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来说是一次重大的会计制度变迁,商业银行的经营将随之产生一系列影响,而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来说,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本文基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分析了新金融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披露、新资产负债分类方式、新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及监管的影响,并提出了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和审慎监管,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等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对宏观经济以及金融运行指标进行测度,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规模及其不同构成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银行稳定性呈倒U型关系,即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具有双重效应。同时,影子银行不同构成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主要构成部分如银行理财、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民间金融均与银行稳定性呈倒U型关系,而未贴现银行票据规模的增长会损害银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发展积极性不高、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随着数字技术逐渐运用到绿色金融领域,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运营、风控等方面的变革,可提升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质效,加速“双碳”目标实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绿色金融的融合,通过数字化产品、运营、风控与基建推动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从国内实践及成效来看,加强数据管理、利用核心技术、构建数据中台、建立组织架构和布局开放银行将是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同时,政府部门需加快建设与完善标准体系、数据市场、激励机制、基础设施等,推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商业银行微观层面的数字金融指数构造方法,以2011-2020年中国175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承担显示出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但存在结构性差异;数字金融冲击下银行表内业务风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表外业务风险表现出了集聚的倾向,这一结果在考虑使用工具变量以及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稳健;其作用机制在于,数字金融的扩张压缩了商业银行表内业务的收入空间,增强了银行拓展表外业务的动机,进而导致表内业务风险存在向表外业务转移的迹象。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影响效应在非上市以及资本充足率更低的商业银行样本中表现的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