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重视国际保理业务,并且试图从操作层面进行规范,以有效地防范风险。对于操作层面的业务人员而言,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尤为值得关注。国际保理业务既涉及了进出口商之间的买卖法律关系,又涉及到出口保理商和出口商之间的保理关系,还涉及了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这些关系都可能影响到银行保理商开展保理的风险大小及其控制问题。因此,银行保理商了解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极为必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国际保理的意义及其法律特征,然后分析了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了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首例“国际保理业务”诉讼案例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曹路,蒋丰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较新的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它是由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提供百分之百的信用风险担保,即在进、出口商之间不存在贸易纠纷及进口商未对出口商应收帐款提出争议的的情况下,进口保理商担保进...  相似文献   

3.
发展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木 《新金融》2001,(6):22-23
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理业务,是指出口商以挂账,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提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根据保理业务涉及保理商的情况,保理业务通常可分为双保理模式和单保理模式,其中双保理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形式,在欧洲和北美洲开展的国际保理业务中,大多数都采用这一方式,而单保理模式则更多地被运用在国内保理业务中。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木 《上海金融》2001,(6):48-49
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理业务,是指出口商以挂账、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根据保理业务涉及保理商的情况,保理业务通常可分为双保理模式和单保理模式,其中双保理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形式,在欧洲和北美洲开展的国际保理业务中,大都采用这一方式,而单保理模式则更多地被运用在国内保理业务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天芹 《浙江金融》2003,(10):19-20
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又称国际保付代理业务,是国际贸易中在以赊销(O/A)、承兑交单(D/A)等方式结算货款的情况下,保理商对出口商提供的集商业信用调查与评估、应收账款的管理与追收、贸易融资及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措施。国际保理业务通常可以分为单保理模式和双保理模式。前者仅涉及进出口商一方的保理商,后者涉及进出口商双方的保理商。其中,双保理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形式,在欧洲和北美洲开展的国际保理业务中,采用得比较普遍,而单保理模式则更多地被用在国内保理业务中。  相似文献   

6.
武光磊 《中国外资》2013,(2):11+13-11,13
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跨国的综合业务,解决了国际支付中风险过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国际保理商面对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全局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提出了应对国家保理业务的风险对策,即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全面抵御其他风险。我国也应当对相关立法进行完善,提高保理商风险的内部控制力度,促进保理市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我国国际保理中保理商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最早推出保理业务的是中国银行,该行于1987年试办国际保理业务,1993年加入了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1999年开始提供国内保理服务。其后,各商业银行陆续开展了保理业务,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保理业务起步晚,总体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尤其是国内保理业务,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需要。究其原因,有诸多因素制约着保理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曹阳 《浙江金融》2006,(3):57-57,56
保理在中国的发展 保理的一般操作流程为:保理商首先与其客户(商品销售合同中的卖方)签订一个保理协议.该协议一般规定卖方需将通过赊销所产生的合格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然后由保理商负责应收账款的收取。目前在我国开办保理业务的只有几家国内银行。从1992年中国银行引入保理业务以来,我国的保理业务量逐渐扩大,据FCI(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统计我国2001年国际保理业务量为9100万欧元.国内保理为11.5亿欧元。但是2001年全年保理业务量仅相肖于我国周内生产毛额的0.1%。  相似文献   

9.
胡云 《国际金融》2004,(5):72-73
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理业务,是指在赊销(O/A)或承兑交单(D/A)等信用销售的贸易条件下,出口商将其对债务人(进口商)提供货物或服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卖断给保理商,从而获得保理商提供的融资、销售账户管理、坏帐担保、催收账款等服务。  相似文献   

10.
保理是以卖方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融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由于债务人对供应商采取保理方式基本持消极态度,所以许多银行会采用暗保理。而保理商在操作国际暗保理时,如果与进口保理商沟通不畅,或者不能掌握当地相关法律政策,往往会使业务陷入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谢晓雪 《国际金融》2013,(12):12-15
近期中国银监会小台了《关于加强银行保理融资业务管理的通知》,一时间,保理业务的经营管理成为国内银行业谈论的焦点。事实上,保理业务可以划分为国内保理与国际保理,两者有着不同的业务模式和风险特征。近年来,我幽国际保理业务展示给世人一组神奇数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会员数量全球第一;从2008年起出口双保理业务量跃居全球之首,2011年又赶超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保理市场。  相似文献   

12.
庾晋  周洁 《上海会计》2002,(10):36-37
一、 国际保理业务的形成与内涵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移业务,是指出口商以挂账、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的综合金融服务。保理业务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作为一种新颖的贸易融资方式,近20年来,保理业务在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据统计,1991年全球发生的保理业务总额为2660亿美元,到了1998年已经突破5000亿美元。在西欧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国…  相似文献   

13.
国际保理业务是在以赊销为支付方式的贸易中由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集贸易融资、国际结算、财务管理、信用担保为一体的金融服务的综合性贸易结算方式。其间出口商、进口商、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金泽 《金融论坛》2002,7(8):31-35
近年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重视国际保理业务,并且试图从操作层面进行规范,以有效地防范风险.对于操作层面的业务人员而言,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尤为值得关注.国际保理业务既涉及了进出口商之间的买卖法律关系,又涉及到出口保理商和出口商之间的保理关系,还涉及了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这些关系都可能影响到银行保理商开展保理业务的风险大小及其控制问题.因此,银行保理商了解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极为必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国际保理的意义及其法律特征,然后分析了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了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保理业务是一种国际间重要的贸易融资服务方式,涉及出口商、进口商、出口保理商、进口保理商等多个主体间复杂的法律关系,因此,所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6.
国际保理是保理商为国际贸易赊销方式提供的将出口贸易融资、销售账务处理、收取应收账款和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金融服务.作为一项新型的金融工具,保理业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最近几年在中国部分省市也有了迅猛发展,国内的部分商业银行目前已在推广国际保理业务.但是,对于西部地区的商业银行和企业来讲,保理业务却还是一项非常陌生的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17.
从2000年开始,中国保理业务实现了高速发展,业务量从最初的1.12亿美元,跃升至2009年的962.39亿美元。目前,我国开办保理业务的主体是各家商业银行,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的银行会员有18家。也有一些中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的保理业务市场,设立了独资或合资的专业保理公司(如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的瀛寰东润、IBM中国保理等公司)。  相似文献   

18.
国际保理业务又称国际保付代理业务,是国际贸易中在以赊销(O/A)、承兑交单(D/A)等方式结算货款的情况下,保理商对出口商提供的集商业信用调查与评估、应收帐款的管理与追收、贸易融资及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措施。在国际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结算方式成为继商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从事保理业务的保理公司.只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及中信实业银行对外提供保理业务,并加入了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简称FCI)。本文在简要介绍保理业务的内容和基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保理业务在会计上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肖前 《中国外汇》2013,(2):26-29
中国保理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3年,夯实基础、顺势发展是其应对之策。 2012年,中国的保理业务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FAC)的统计数据,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23家已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的银行共办理国际保理业务669.90亿美元,同比增长85.87%;办理国内保理业务17034.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24%;国际保理业务占比从16.59%回升至19.86%,国内保理占比80.14%。在信保保理方面,国际保理项下为135.29亿美元,同比增长32.22%,受外贸出口增速放缓影响,增幅弱于2011年同期;国内保理项下实现805.06亿元,同比增长208.71%,在扩内需政策拉动下,仍保持了倍增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