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亚地区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其初期发展阶段,威权政治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不但确立丁东亚经济现代化的方向,而且为现代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随着东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威权政治也正在经历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付艳丽 《发展》2003,(5):16-17
曾因创造了东亚经济奇迹而一度令世人注目的“东亚模式”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却广遭否定,甚至一些学者认为东亚模式的危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宣告了东亚模式的结束。到底“东亚模式”是一种特定阶段的发展类型,还是具有不断升级潜力的发展类型?我们需要的不是对东亚模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以有限政府重启“东亚模式”。东亚模式核心内容分析东亚模式发展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这集中体现在该模式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在政治上,东亚国家普遍采取威权政治体制,实行集权主义…  相似文献   

3.
东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富活力地地区。为了更好地探讨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规律,进而探讨现代世界变化趋势,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和中国日本史学会于1995年10月6~10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东亚经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日、韩三国的40多名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在会上着重就东亚经济现代化历史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以下择要介绍讨论会上的一些主要  相似文献   

4.
一、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东亚模式是指包括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在内经过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范式。它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广泛内容。在政治上,东亚模式的特征是实行集权主义和精英治国。严厉的压制性体制成功地维持...  相似文献   

5.
东亚多边合作态势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真正被东亚国家和地区引起重视主要是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且前景看好。本文将在阐述东亚多边合作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东盟、中国、日本、韩国对东亚经济合作的态度、东亚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以及前景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东盟参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作为东亚的一个区域合作组织,自加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加快自身一体化进程的同时,积极发展与东亚的多边经济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文主要是在分析阐述东盟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东盟在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对东盟参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背景、问题,以及东盟参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以来,东南亚出现了经济、金融危机,对其原因经济界说法不一。陈炳才先生在1997年11月19日的《经济日报》刊登文章指出“东南亚货币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东亚经济模式的危机,是东亚经济模式的结束……”。对于这种武断的说法,我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虽然目前东亚经济出现了困难,“东亚模式”面临着挑战,但这只是“东亚模式”的“中间循环”阶段,如果以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特“东亚模式”,我们就会发现目前东亚出现的经济、金融危机,正是“东亚模式”发展轨迹中的一个“拐点”,是“东亚模式”依内外的变化而由低级向高级转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作为东亚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作为东亚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市场提供者,其市场规模不断下降。目前,从总体来看,中国已经是东亚最大的市场提供者,但在为东亚提供最终消费品市场方面,中国和日本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中日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变化主要是由于东亚区域整体经济与贸易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中日两国在经贸发展上的差异所致。在中日为东亚提供产品市场地位变化的影响下,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性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日本则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同时,中国作为东亚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者地位的上升,在降低东亚区域对美国等外部最终产品市场依赖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亚模式:危机过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所谓‘冻亚模式”是指东亚地区基于‘东亚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实现经济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所谓‘东亚价值观”,是指东亚地区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指儒家文化对这个地区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的重要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形成以东亚地区为主体的一种价值观念的意识。以1997年7月初泰铁贬值为开端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不少人,包括东亚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和传媒,对东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东亚模式”以及作为其基础的“东亚价值观”已经过时,东亚…  相似文献   

10.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实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将决定东亚经济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区域战略的转变并探讨其参与东亚合作的障碍性因素,得出日本只有增进亚洲认同感,循序渐进地开展合作,积极发挥大国作用,才能分享区域一体化的巨 大利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张利霞 《改革与战略》2013,29(6):25-28,89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东亚以东南亚的东盟和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为主体,开始广泛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于这四大格局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历史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再加上美国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显得扑朔迷离。文章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产生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需要担负起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关注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同东盟及美日韩的沟通以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时英  张丽丽 《山东经济》2008,24(3):119-12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亚与美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中国作为东亚经济体的主要一员,在东亚-美国贸易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把美亚贸易链顺利地连接起来。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中国对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情况,同时对从东亚主要经济体进口的商品结构和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中国在东亚-美国贸易链中处于中低端的位置,最后指出中国向东亚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市场转移,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从而提升中国在美亚贸易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东亚金融合作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产物。十年过去了,东亚经济重新恢复了活力。然而就在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时候,东亚经济体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在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全球化加快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和资本流动加剧使东亚经济的风险更为严重。现有的东亚金融合作机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为消除危机做了相应的努力,但难以解决东亚经济正在面临的各种新老问题。因此,东亚诸国应不失时机地推进东亚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4.
虽然同属于“东亚模式”,但日本和台湾在信息化赶超过程中却形成了显著不同的模式,并导致了二者在新经济条件下经济赶超的失败和成功对比;以日本和“四小龙”为借鉴,东亚发展中国家在新经济条件下,只有充分利用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才能成功实现经济赶超;为了实现东亚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重塑“东亚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东亚模式过去曾以东亚奇迹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笔者认为,它还将再刨历史性的辉煌。东亚模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赶超型的发展模式。东亚经济起飞,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两百年,历史决定了东亚经济的发展只能采取赶超型,也决定了东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依靠三个轮子——政府的“主导”、“夹生”的机制和制度工具、“外向”型经济。东亚经济的这些特点,使得东亚经济在其市场经济体系的培植、发展过程中常易出现各种“不协调”或“扭曲”现象,而金融领域中这些“不协调”或“扭曲”现象便可能成为金融风险的“风源”。  相似文献   

16.
东亚发展模式的再思考——政府干预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勇 《珠江经济》2006,18(11):59-69
“东亚奇迹”、“东亚模式”到“东亚金融危机”是二战以来对东亚地区发展历程的基本概括。东亚发展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欧美经济模式,也不同于拉美的经济模式。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东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比较一致的是,学界都认为东亚奇迹的取得,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等不确定因素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RCEP协定对于提高东亚市场一体化水平、扩大区域内投资规模、促进区域内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具有积极作用。RCEP生效将推动东亚区域价值链的调整与重构,加快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同时,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应及时调整和改进RCEP相关条款,更好地发挥RCEP在促进区域内经济和产业协同发展、防范和化解全球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中的作用,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长久的制度保障与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日本作为东亚的经济大国,应该在东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起推动作用,并通过加强与东亚各国的合作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东亚经济区域合作的进程中,中国首先与日本的合作,这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东亚经济一体化可行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向东亚各国的一体化提供了示范效应,同时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要实现东亚经济的长期发展,东亚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成为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东亚经济一体化可行性的分析,为以后的发展提出了思路,指出了在以后发展中要着重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   总被引:107,自引:0,他引:107  
东亚经济贸易关系的加强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为了分析这一影响 ,必须对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模式进行比较。本文利用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数据测算了1 980年至 1 997年中国与其他主要东亚经济体之间的行业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 :中国的出口与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进口之间互补性较小 ,而中国的进口与中国台湾、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因此与上述经济体合作关系的加强有可能导致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互补性 ,对日经济关系的加强有利于中日两国更好地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