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甄少民 《金融研究》1994,(10):50-54
对城市合作银行体制选择的思考甄少民组建城市合作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合作银行选择什么样体制则直接关系到城市合作银行的建立和发展。从我国目前现实情况来看,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并不排斥选择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甚至合作制。就我...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金融体制,尤其是银行体制也相应作了大幅度调整。在二十余年的改革中,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思想和理论也应运而生,并在金融体制的市场化的过程中,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在配合经济体制改革,解决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加速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理论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化改革进程,皆明确显示了金融体制转变的轨迹,以及市场化变革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3.
论有效的债权债务契约关系及其形成——兼论我国银行不良债权问题卢现祥一、有效的债权——债务契约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制的基础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货币资金的运作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分配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资金的融通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组建股份制邮政银行--邮政金融体制改革的可行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目前邮政金融体制的各种改革观点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邮政金融改革最佳方案是组建股份制的准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组建邮政银行提出了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5.
对组建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几点认识何志雄按照国务院确定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在农村信用联社的基础上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本文试图就即将组建的农村合作银行作一探讨。-、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是农村市场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基于金融功能观,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这两种金融体制都为促进各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从释放经济增长所累积的风险,避免发生经济危机角度看,银行体系非但不能提供一种将风险释放到系统之外的内在机制,而且其自身内部风险的最终释放还得依赖于金融市场提供的流动性和风险分担功能。因此,目前中国应当选择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从而避免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上海会计》1996,(12):29-29
对基层银行推行责任会计的思考中国建设银行三峡大坝支行张建华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难点和落脚点在管理上。管理能否跟得上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是金融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我国基层银行的整体管理水平,根据我国的基层行经营管理现状和实际情况,把责任会计引入基层行...  相似文献   

8.
在国外,银行保险是指保险业务通过银行渠道实现销售。在国内,由于有关法规规定银行从事保险业务是兼业代理,银行保险被称为银保合作业务。目前。银保合作业务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阶段。如何把握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开展银保合作业务,是农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战略部署,而发展银保合作业务是我行在现行金融体制下介入保险领域最为现实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冷玉文我国自1984年起就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但由于整体的金融体制和调控方式的限制,准备金制度一直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近几年,经济市场化的深入发展要求尽快完善间接的调控方式,这在客观上需要准备金恢复其本来面目,发挥其应有的...  相似文献   

10.
周学 《现代金融》2010,(1):23-23
2005年底.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名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适应新形势,传统的政策性银行要转变成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上可持续的、具有一定竞争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市场发育初期阶段条件下股票直接融资的效率和风险,现阶段股票直接融资的局限性和银行间接融资的积极作用,认为我国目前出现的股票热、证券热不能证明股票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是反映了由于金融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造成银行间接融资供给不足,指出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渠道,配合以其他融资方式,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长期选择。  相似文献   

12.
存款保险制度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体系、克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改善银行经营环境及促进银行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这些功能不能无限夸大,辩证地看待更有利于走出对存款保险制度认识的误区,切不可忽视其局限性而将其功能过分拔高;存款保险制度本身也存在某些固有的缺陷,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稳定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解决我国金融体系内在问题的根本途径应当是继续深化金融体制各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兴衰。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金融体制的变革和迅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基层银行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难以适应,迫切需要根本性的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措施多年,在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为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全面实行计划体制,同样我国金融行业也实行金融计划体制,那时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我国金融机构只剩下一家,即中国人民银行。在改革开放之后,部分金融体制得以重建,逐渐恢复了原有的部分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部分新的金融机构借此机会得以出现,并且带来大量计划经济参与,金融体制还不够完善。中国实施改革开放20多年时间,现目前我国金融体制还存在较多问题。并且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更加凸显出我国金融体制的短板。迫切希望建设以市场经济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本文主要就现目前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我国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张屯 《中国金融》1991,(5):21-23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担负着管理货币、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成为国家管理  相似文献   

16.
曾令京 《新金融》1991,(9):14-15
十年来,我国的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过去那种“会计出纳型”金融体制,正在向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真正银行型”金融体制转化。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银行应该抓经济,现在仅仅是当会计,没有真正起到银行的作用,要把银行作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相似文献   

17.
《国际融资》2003,(6):40-42
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金融业面临如何与国际接轨这一新课题的今天,国内金融体制如何深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之道又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受到许多人士的关注。不久前,本作周程就银行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请教了首都经贸大学的兰纪平教授。  相似文献   

18.
从1979年开始,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革的出发点是支持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宏观调控能力,逐步推进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恢复和新建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增加融资工具和开拓金融市场等。这些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论国有大银行如何转化为商业银行赵海宽根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国今后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金融体制。在这个体制下,每个金融机构都具有积极进取、不断改革前进的内部动力;各金融机构都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积极开...  相似文献   

20.
《山西金融》2002,(4):17-1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建市场化的现代金融体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与改革目标的要求很不适应,不仅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难以面对加入WTO,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因此,必须按照现代银行制度要求,加快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