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从改变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出发,在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实现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接连经历了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为实质性推进和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密切相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全面实现了小康,才能说明我们国家真正实现了小康,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预示着我国文明水平将达到一个新的协调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所作的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是对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新世纪,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广大西部人民,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全国人民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的历史飞跃.  相似文献   

5.
从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使用“小康”概念,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表明党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连续、稳定和成熟,体现党领导亿万人民从建国后的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生产力社会革命,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造生产力社会革命,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发展》2002,(12):24-29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这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目标,令人振奋,立即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热门词汇。“小康”,尽管这个词国人已经谈了二十多年,它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但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有新的内涵,它使“小康”有了新境界。全面小康究竟预示着什么呢?尽管“全面小康”标志着生活的全面提…  相似文献   

7.
中国“全面小康”的基本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宇 《开放潮》2002,(12):47-48
对中国人来说,“小康”,是一个充满期望和梦想的字眼。从古至今,它凝聚了多少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确定了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奔小康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杯,为刚跨过小康门槛的中国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小康"是儒家传统的社会理想,邓小平同志赋予其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内涵后,党的十三大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吹响了中华民族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进军号.  相似文献   

9.
论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美群 《乡镇经济》2005,2(12):8-11
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纲领,是邓小平“小康”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来看,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远的主要是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0.
从邓小平提出“小康”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即成了中国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20多年来一直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如今党的十六大,首次为世人推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出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又一次为“小康”赋予了新内涵和新境界,更是令人欢欣鼓舞,催人奋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已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媒体视角     
《西部大开发》2012,(12):15
《小康》封面报道:2020,小康国家"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在1984年完成了他对小康社会的新定义。历经30多年实践,从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把握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 ,必须了解总体小康的基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 ,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制度保证 ;我国已具备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物质条件 ;世界发展的主题没有变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 ;有坚强的党的领导 ,是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小康文化生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的新的奋斗目标,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意味着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将更加富足,生存环境将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5.
对构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的一点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突出存在贫富差距悬殊、农村发展缓慢、市场机制不健全、环境污染严重等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因此,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一套衡量全面小康的指标作为指导,并建立相对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评价指标的基本依据 1.小康社会与全面小康 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到“小康”时,是指“小康”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中等  相似文献   

16.
张晶 《北方经济》2016,(2):41-44
把贫困的中国建设成小康的中国,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应该说,从改革开放初到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逐步开展的过程.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方时,提出了著名的"小康"概念.在后来的谈话和讲话中,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小康目标,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逐渐清晰、具体和完整.进入21世纪,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又一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王夏 《开放潮》2003,(2):29-30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令全国各界人士为之一振。令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感到兴奋的是,报告中对小康的阐述除了经济指标外,增添了更多的社会指标,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体小康还只是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陆学艺认为,目前总体上的小康是刚  相似文献   

18.
何芳 《理论观察》2003,(2):17-19
“小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描述社会理想的一个概念,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其作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将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核心内涵之一就是“经济更加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9.
李连成 《发展》2003,(3):4-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主题,深得民心党心,顺应我国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小康”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追求的美好理想,是广大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热切向往、喜闻乐道的社会理想和与切身利益相关联的民族理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先后提出了“三步走”的中国现代化方略,在历史条件和理论内容上,既有一以贯之的一脉相承,又有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第…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主题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正式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了党章。将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过程。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法治的视角解读,小康社会就是崇尚法治、鼓励法律消费、法律服务比较发达的法治社会。"法治"应当是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的文明特质。小康社会不止是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进行时",同时也处于前所未有的"法治进行时"——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康社会的一大鲜明特点就是这个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