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从企业的资本成本、资本结构、企业的价值等方面论证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的条件、利弊分析,通过对债转股的财务评价分析为实施债转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债权转股权有利于实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3年脱困的目标,文章提出了在债转股的操作过程中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昌华 《发展研究》2000,(10):26-28
债转股是针对目前国有企业过高的负债率,而采用的解决债务问题的一种方法。债转股就是把企业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债转股为搞活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很多人认为债转股可以一举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和国有银行高不良资产这一双重困难,但笔者通过对国有企业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这种困境是企业内生的,债转股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天祥  罗丹  陈洁 《经济师》2002,(1):44-45
债转股能否成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有效方案 ,关键在于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运行机制是否完善。文章对债转股的运行机制作了分析 ,并根据我国的国情 ,分析了我国债转股运行机制的特珠性。同时 ,还针对我国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债转股机制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的财务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实施绩转股的过程中,从财务关系的角度看,由于绩转股的方式不同以及其他因素,对绩转股企业的效益势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债转股是国家为了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对重点国有企业采取的政策扶持,实施五年来,有必要进行一次总结和回顾。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情况调研,认为债转股政策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并推动了企业新的经营机制建立。但仍有40%的企业没有方案实施,其中的1/3停止了债转股,已成立债转股的新企业中,有61%经营比较困难。大部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需要在完善落实政策基础上采取改制重组等更加灵活的办法,支持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国有企业债转股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作为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化解金融资产风险的重大举措,受到人为密切关注。但制度设计的完善并不代表实际操作就行之有效。债转股要达到预期目标,要有非常强的防范企业道德风险的措施,债转股必须与企业治理结构调整及产权结构调整相结合,同时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与之相配套。  相似文献   

10.
11.
债转股是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尚无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需通过总结经验,尽快在法律上给以全面的规范。本文从法律角度,通过对债权、股权的法律性质及债权与股权一般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债转股的本质,论述了债转股在实施过程中的合同问题、法律关系问题、与现有法律规定的冲突问题等,从而指明债转股如何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国家现有法律规定,成为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负担的一种全新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切实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在我国已议之已久,债转股是较早提出的一种方案,此举不仅意味着银行的不良债权有可能盘活,化解金融风险,它更被人们视为拯救陷于巨额债务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国有企业的一剂良方,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3.
张承耀 《资本市场》1999,(12):63-64
<正> 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资本金不足以及社会负担重等问题的7项办法。在这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债转股”,甚至有人形容为国企脱困的“杀手锏”。但是,对于这一政策的内涵,各类主体显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特别是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对此项政策抱有极大的希望,认为债权转股权就是豁免债务,就是国家又增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债转股缘起分析 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困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形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于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较高的问题。”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开始进行债转股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作为我国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有效形式,正在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债转股中的核心问题在于财务运作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作为政府推进国企改革的最有力度的举措,刚一出台,就引起学术界对这一政策的目的和可行性的置疑,但是我们认为,这一政策的更深远意义,并不在于暂时地缓解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或实现政府账面上的“三年脱困”的目标,而在于开辟一条国企改革的新思路。本文试图对这一政策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对其揭示的改革方向做一些探讨。   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成效分析   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这一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现实的状况也显示,很多国有企业的公司化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债转股并非免费午餐,并非一转就灵,银行、企业都应谋定而后动。对债转股中存在的问题,应理性思考,转出新机制,铲除不良资产滋生的土壤,控制不良资产增量,提高企业的整个素质。  相似文献   

18.
陶锦莉 《经济师》2000,(8):124-125
1999年 9月 ,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对国有企业的高负债 ,决定采用金融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债转股 ,以改善国有企业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负担 ,切实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防范金融风险。所谓债转股 ,实际上就是将国有企业所欠银行的债务转换成股权 ,同时为了避开“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对企业投资”的法律规定 ,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都挂牌成立了具有法人地位、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 ,银行将不良资产剥离开来由资产管理公司独立管理 ,使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的新股东 ,而企业由债务人变成了资产管理公司持股的公…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与“债转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瑞萍 《经济师》2001,(1):16-17
文章就当前正在实施的“债转股”措施 ,分析了国有企业出现这些不良债务的原因 ,并且针对这些原因剖析了“债转股”的有效性 ,同时又强调了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问题是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方面,国企财务状况不断恶化,造成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因资金短缺而难以维持,成为企业改革深化、企业制度创新的现实障碍;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比重不断上升,资产质量下降,不仅严重制约了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的进程,更加大了宏观的金融风险。为了根本扭转这种局面, 1999年3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成立了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债转股”走出困境。 所谓债转股是指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