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三季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5.6%,比去年底上升1.1个百分点。受股市和房地产行情低迷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储蓄存款比率出现上升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7年末的69.1%上升为73.4%;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由2007年末的14.2%降至8.9%。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一季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5.1%,比去年底上升0.6个百分点。受资本市场和房地产行情波动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储蓄存款比率总体转为上升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7年末的69.1%上升为72.2%;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由2007年末的14.2%降至10.4%。  相似文献   

3.
2007年末,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4.6%,比上年末下降近1.6个百分点。受资本市场和房地产行情波动的影响,城镇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储蓄存款比率总体呈下降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6年末的74.1%降为69.1%;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总体上升,由2006年末的8.1%上升到14.2%,但比三季度末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6.4%,比去年底上升1.9个百分点。受股市和房地产行情低迷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储蓄存款比率出现上升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8年初的69.1%上升为73.7%;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由2008年初的14.2%降至9.1%。  相似文献   

5.
上半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6.8%,比年初上升0.4个百分点。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9年初的73.7%上升为74.0%;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回升,由2008年底的9.1%降至9.5%。  相似文献   

6.
上半年,我国居民总储蓄率为25.1%,较2006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受经济和股市持续转热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形成显著变化,其中居民股票价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大幅上升,由2006年8.1%增加到13.5%,储蓄存款比重由2006年末74.1%降为70.2%。  相似文献   

7.
三季度,全国居民总储蓄率为24.7%,较2006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受股市和楼市持续走高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形成显著变化,其中居民股票价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大幅上升,由2006年8.1%增加到14.7%,储蓄存款比重由2006年末74.1%降为69.2%。[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上半年,我国平均居民储蓄率为26.5%,比2009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保持稳步增长但增速下降,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9年底的73.9%下降为73.5%;同时,由于二季度股指下挫,居民所持股票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由2009年初的9.5%下降至9.1%。  相似文献   

9.
上半年,我国居民平均储蓄率出现回落,6月末为26.7%,比上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结构发生较大,其中储蓄存款占全部金融资产比重由一季度75.4%降为74.9%;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上升,由上季度6.1%上升到6.6%。  相似文献   

10.
一季度末,我国居民总储蓄率为25.5%,较2006年下降0.7个百分点。受经济和股市升温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居民股票价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大幅上升,由2006年8.1%增加到10.9%,储蓄存款比重由2006年末74.1%降为71.6%,且存款活期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三季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6.7%,比年初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9年初的73.7%上升为73.9%;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较年初有所上升,由2008年底的9.1%升至9.4%。  相似文献   

12.
一季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6.6%,比2009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保持稳步增长但增速下降,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9年底的73.9%下降为73.6%;同时,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较年初亦有所下降,由2009年初的9.5%下降至9.3%。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一季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6.7%,比去年底上升0.3个百分点。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9年初的73.7%上升为73.9%;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略有回升,由2008年底的9.1%降至9.3%。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三季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与上季度持平,居民储蓄结构基本稳定,其中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二季度74.9%降为74.7%;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继续上升,由上季度6.6%上升到6.8%。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居民总体储蓄率较2005年下降近一个百分点。受股市升温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居民股票价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大幅上升,由2005年6%增加到7.5%,储蓄存款比重由2005年75.2%降为74.1%,且存款活期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6.
1998年至2008年.我国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快速增长,从1998年末的53407亿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217885亿元,10年间增长了4.08倍。同时,我国依然存在储蓄优先于消费的倾向,储蓄率仍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2007年储蓄率高达49.9%.创新历史新高。长期以来,广大居民的高储蓄率为银行提供了充裕的信贷资金.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06年,我国居民总体储蓄率连续攀升,截至3月末达到27.2%,较2005年底上升0.2个百分点;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略有变化,居民所持股票价值有所上升,银行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国债投资比重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储蓄率不断攀升,9月末较2004年底上升0.7个百分点,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延续了前三季度的变化趋势,居民所持股票继续缩水,储蓄存款增加,国债投资比重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储蓄率持续攀升,截至12月末较2004年底上升0.9个百分点,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延续了上一年的变化趋势,居民所持股票价值缩水,而银行储蓄存款显著增加,国债投资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人均GDP率先突破3000美元的中心城市,90年代以来,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不但呈直线上升态势,而且年均增长速度超过全国3.5个百分点,其占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3.6%上升到1998年的4.4%。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