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情省力》2007,(6):30-31
今年以来,市场物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因涨价上涨而导致的生活成本增加问题牵扯到许多家庭的切身利益。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全省235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前三季度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60.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3%。由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4.8%。导致收入缩水410.9元。平均每人每月缩水45.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只有8149.5元,增长11%。  相似文献   

2.
建国五十年来,湖南城镇居民生活逐步改善,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给老百姓带来较多的实际利益;这20年正是城镇居民得到更多的实惠,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一、城镇居民收入增加195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平可支配收入123.76元,到1978年增加到323.88元,长达26年时间内仅增加200.12元,平均每年只增加7.69元,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仅2.4%。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为目标,不仅纠正了过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通过商品住房的建设和销售,有相当一批城镇居民通过购买和租赁商品住房改善了住房条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他们没有能力通过商品住房的市场购买或租赁住房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因此,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困难问题就摆在各级政府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通过商品住房的建设和销售,有相当一批城镇居民通过购买和租赁商品住房改善了住房条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他们没有能力通过商品住房的市场购买或租赁住房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因此,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困难问题就摆在各级政府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对比一、二季度的数字可看出,今年我国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幅度呈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一、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全省235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771.1元,比上年增加1300元,增长15.4%,增长速度在全国位居第二。如果折算成美元,则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256美元。这是自2003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也是1996年以来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最快的一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情省力》2008,(2):23-24
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全省17个市的19个调查网点235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7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3.6元,比上年增加1702.5元,增长17.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5%。这是近十一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全省17个省辖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部跃过万元大关。  相似文献   

8.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城镇居民住房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相应的居民住房指标来衡量。根据国外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规律和阶段划分,我国目前正处在住房需求数量快速增长阶段,突出表现为人均住房面积的迅速扩大。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6平方米,比1998年增加了7.51平方米。到2020年,人均GDP将买现5000美元左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将进入到数量和质量并重阶段,人均住房面积扩大趋势将有所减缓,对居住质量的要求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数字     
5997元 据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公布的对全国5.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9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人均消费性支出422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0%。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但不同地域不同收入家庭问住房状况贫富悬殊。大部分低收入家庭仍然居住于危房、陋房中,甚至根本没有住房。据相关资料,目前尚有1.5亿平方米的危旧房屋需要改造,156万个家庭缺房,35万个家庭人均建筑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但同时,中国的空置房面积却占很大比例,其中主要是高档的豪宅、别墅、公寓和写字间。住宅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形成了住房供应的绝对短缺和因住房价格极大高于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而引起的住房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归纳起来,城市贫困家庭住房困境主要表现有五:一是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小,住房拥挤;二是住房条件差,房屋简陋且成套率低;三是住房自有率低,多数家庭是租房居住:四是居住位置偏僻或房屋不合法;五是住房与收入往往恶性循环。居住的不稳定或住房距离城市中心较远限制了工作机会,使贫困家庭的收入更加不稳定,这又导致改善住房条件愈加困难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最新数据表明,我国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相似文献   

12.
那英军 《黑河学刊》2008,(5):135-136
改善民生,提高广大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扶助计划生育弱势家庭,应该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最高追求。国家应该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的扶助政策体系,实现对计划生育弱势家庭的扶助。  相似文献   

13.
张涛 《特区经济》2005,(10):138-139
经济学大师熊彼特说:“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社会结构以及政策可能酿成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甚至更多,都记录在它的财政史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不断提高,2003年达到0.34,比2002年提高0.018,“十五”末期有可能会超过0.35。这可能意味着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明确地说,将有6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数据说明我们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发布《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下称“《调查》”),调查的取样对象为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万余户城镇居民,该调查对全国城镇居民的资产、负债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住房”是《调查》中最高频的词汇之一,“住房占家庭资产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为96.0%”“刚需型房贷家庭债务风险突出”等调查结论也引发了网友热议。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情省力》2006,(1):26-27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经济水平大幅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70.68元,按可比口径比2000年增长73.1%,年均增长11.6%;人均消费性支出6367.67元,按可比口径比2000年增长59%,年均增长9.7%。全省城镇居民收支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们对家庭自动化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提出了家庭网络所构成的家庭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包括保安系统、照明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家电控制系统、家庭娱乐系统和家庭远程控制系统.满足人们对家庭的舒适、安全、高效、便捷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房地产业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考虑这样两个基本国情: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中低收入家庭多,人地矛盾尖锐。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约有5.6亿人,约1.9亿户家庭。其中,中等收入以下家庭约占70%,约4亿人口,通过政府供给来解决这么多人的住房问题,不切实际。  相似文献   

19.
城市改革开放十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我区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查,199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已达2275元,比1985年增长了2.3倍。剔除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因素,仍增长29.8%,平均每年递增2.9%。在城镇居民收入总量增长的同时,个人收入结构也发生的明显的变化。由过去较为单一的工资收入逐步向包括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兼职兼业性等多种收入同时并存的多元化格局转变。  相似文献   

20.
城市改革开放十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我区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查,199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已达2275元,比1985年增长了2.3倍。剔除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因素,仍增长29.8%,平均每年递增2.9%。在城镇居民收入总量增长的同时,个人收入结构也发生的明显的变化。由过去较为单一的工资收入逐步向包括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兼职兼业性等多种收入同时并存的多元化格局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