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琳 《上海国资》2023,(10):23-28
<正>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2023年10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这是国资委首次公开发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的行动纲领,本轮改革的重点任务和行动指南也正式亮相。“大国资、新国企”有望成为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  相似文献   

2.
陈道远  陆昂 《广西经济》2004,(12):40-40
2004年9月,我们带着政府“国企产权改革”的重点课题调研任务,赴黑龙江、天津和秦皇岛等省市考察国企改革的发展情况,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国企改革是一个世纪性的难题。随着深圳水务集团与法国威利雅正式“联姻”,深圳首推的5家大型国企股权国际招标招募划上了圆满的休止符。这标志着深圳经过1年多的运筹帷幄和反复探索,为国企改革这道难题解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国企股权面向国际实行招标招募,是国企改革的一大创  相似文献   

4.
服务     
读书
  《解放国企》指出中国国企改革的问题涉及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石油、石化、电信、铁路、金融……这些企业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作,因此,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但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国企改革近乎停顿。未来几年,国企改革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吗?国企改革到底应该怎么改?中国是否应该停止国企产权改革?国企改革下一步是市场化还是民营化?国企与市场经济融合了吗?我们的国企改革方案是毒药还是良药?……这些问题并未随着三中全会的落幕而消失,相反,许多人的疑虑、困惑与关切也在同时增长。《解放国企》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权威的国企改革蓝图详解,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更加时代化的视角来全面剖析国企改革,《解放国企》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国企的未来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项基础性任务,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私合营,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推行的四次国企改革,国企发展和民营资本的参与始终相伴相随. 国企改革以所有制改革为路径,即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国企放权搞活,向民营资本部分开放,探索承包制、股份制,县及县以下国企基本消失;1997年国企“抓大放小”,不少经营困难的中小型国企被民营资本收购;2003-2008年,国企重组实现集团化发展,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域巨头;2013年,国企改革以混合所有制为突破口,民资再次积极介入;2015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帷幕,以促进公有、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着力点,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有了更多元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孙玉敏 《上海国资》2014,(1):101-103
2013年12月17日,被外界称为“上海国资改革20条”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公布,上海国企新一轮改革揭幕。其中的一大重要方向,就是将进一步优化国企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企改革未来之路在何方?有观点认为,国企“只做公益不挣钱”,是一种改革的倒邀。这样的担心其实早了一点,更应该关心的是,那些被确定为公益型的国企,到底肯不肯做公益。按照国资委的定位,公益型国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面对正成长为市场主体的国企,广州市政府在深入领会中央关于国企改革决策精神的基础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力排众议,适时、适度地运用了行政管理这一高效的“有形之手”,大刀阔斧地实行国企战略性重组,使国有资产配置更合理,优势更明显,国企经济效益大幅上升。同时,广州市政府也没有为行政权力带来的眼前辉煌所迷惑,而是果断地决定,彻底放权,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让国企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广州市政府的这一做法,值得我省借鉴。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资》2011,(2):7-7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上海国资国企攻坚破难的改革年。上海国资国企将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市场化、证券化、透明化”导向,突出“改革与创新”,力争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确保“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  相似文献   

10.
公共财政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只能是提供准公共产品不以赢利为目的公共企业。国企改革之所以未能解决国企效率低下的根本问题,关键就在于没有按公共企业的性质对其重新定位,而是在承认既有国企存在的合理性的前提下来“搞活”国有企业的,因此提高自生能力不可能是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国企改革的根本途径只能是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走公共企业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余年,各项改革节节推进,攻破一个又一个营垒。而持续时间最长的,见效最慢的,久攻不下的营垒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难解的一道题。因此,国企改革被列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为解这道难题,曾推出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试点。为治好国企病,曾开出减轻企业负担、转换企业机制、砸三铁、抓大放小等一味味良药。不知为什么,国企不但没改好,反而效益一滑再滑,亏损一增再增。权威部门统计:今年国企亏损面高达43%,并…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中共中央宣布在今秋要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将就国企改革作出重大决定。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到底什么是“重大决定”?国企当前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态势之下?当前国企改革的症结何在国企改革,人们都说到了核心阶段、攻关阶段、攻坚阶段,至少国企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成效。因为整个国企从改革开放以来,亏损面在扩大,家政增多,国企的不景气已经给中国的经济改革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它所带来的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下降、税收不能到位、财政补贴、失业率的惊人上升,都已给整个的中国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牵制了中国改革的步伐。我认…  相似文献   

13.
温燕萍  黄华 《南方经济》2005,(12):41-43
国企改革在实践中遇到市场适应性的硬伤,即国企的市场营销难以为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所容纳。因为现存的以“行贿营销”为核心的国企营销模式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所以,转变国企箩市场营销模式,并对国企营销方式进行创新是国企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企产权改革无疑是这些年最热门话题之一,然而多年来尽管由于国企革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白热化,但人听到的却大都是赞扬声。去年由我国港一个教授引发的“产权改革大争”把国企改革是否已走向权贵私有化问题摆到了桌面上。围绕这个问题,经学家站队列阵,开始论战。“倒郎派”多参与了20年来国企改革的政策研,也就是俗称的“主流经济学家”。他的主要论点是:国企改革的成效不容杀,产权改革方向不会变更。而站在郎平一边,痛斥国企改制是堕落向权贵有化深渊的,多为“非主流学者”。值注意的是,通常代表民意指向的网络论,几乎都一边倒地支持郎咸…  相似文献   

15.
“国企改革”在全国各地逐步深化,不少陷入困境的国企通过体制改革盘活了企业。如今,科研院所也开始走上自收自支的路子。济宁市机械设计院正是济宁市“断奶工程”第一批单位中的一员,二十年风云变幻,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如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浙江经济》2004,(22):5-5
浙江新一轮省属国企改革拉开帷幕,浙江首家省属国企集团整体产权成功挂牌转让,“异地金融”在浙江兴起,浙江出台政府工作规则。  相似文献   

17.
《上海集体经济》2005,(3):47-47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在国企改革这个问题上,过去20多年来,中国已经把根据主流经济学理论所能设想的可能改革方式全部试过了,只有一项还没有,“就是大规模私有化”。但“大规模私有化”显然也不能解决国企的问题。他认为,尽管国企还没有试过大规模私有化的改革,但从已经发生的事件看,国企改革已经出现私有化的现象。认为私有化就能解决国企的弊病,这显然又是一个误区。根据世界银行和许多其他学的研究发现,苏联解体后,有的国家推行大规模私有化以后,政府给许多原大型企业的补贴比大规模私有化以前更多,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不可能由全民来经营,解决好国企经营者的委托问题(即如何选择)尤为重要。以往国企选择经营者大多缺乏硬约束,出现了不少弊端。在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国企选择经营者应有何新思路,“企业改革”栏目中的《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经营者》一文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企改革生死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企改革:从“利益均沾”到“不死不活”   中国的改革启动于农村改革,承包制从农村包围城市。国企改革的初级阶段围着利益分配打转,引导改革靠三个“甜枣”;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利益均沾”的刺激在当时短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立刻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然而药方是不能完全拷贝的,急功近利的国企承包制短期行为甩下了烂摊子,暴露了经济体制深层次的问题,于是国企的改革向纵深领域展开,进入到制度创新阶段,破产伴随着产权改革理论的深化而进入“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摸石头的目的是涉水过河,然而如果怕被水淹就会…  相似文献   

20.
观点     
《宁波经济》2000,(7):78-79
国企改革需要规范资本市场,西部开发要避免重复建设,审批制应当改为注册制,清理传统体制留给国企的政策性负担,西部开发宜采取“超特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