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社会审计事业的发展,社会审计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而是扩展到了联营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这类企业最大的特点是经营规模小、经济活动繁杂、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人员变动频繁、帐务处理不够规范、经营环境较差等,因此在对其进行社会审计时,审计风险较大。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以寻求在对小规模企业社会审计中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一、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及其性质(一)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社会审计风险是指社会审计组织或人员在执业活动中由于诸因素影响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蔡洪涛 《中国经贸》2011,(14):199-200
绩效审计环境是指能够影响绩效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是绩效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审计主体必须要客观地认识绩效审计环境,并了解绩效审计与其环境的融合度与摩擦,从而进行改进和调整,使二者相互作用达到和谐状态,这是我国绩效审计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我国绩效审计所处的环境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也必须从国情出发,认识目前的经济状况、政治体制和法律环境等诸方面因素,才能使绩效审计与外部环境协调地运行,从而保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各有特点,内部审计不会因内审外部化而被外部审计取代,它们将长期共存。最为重要的是,两者应该突出各自的审计重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交叉部分的合作,使得审计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化,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审计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审计起始于周,建制于唐,定名于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里始终未恢复审计制度,改革开放后,1982年的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审计监督。所以从审计发展史看,它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是受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制约的,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决定了人们对审计有不同的需求,审计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不断完善审计方案,产生不同的审计类型。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这种政治,经济需要的结果,是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而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基建审计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萍 《南方经济》2005,(4):31-32
基建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内容之一,在规范管理、完善内控、节约投资资金、促进廉政建设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开展高校基建审计是高校内审工作深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对目前高校基建审计中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6.
戴翔  马皓巍 《南方经济》2023,(10):48-69
新发展格局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国家审计治理是国家八大治理体系之一,会通过改进政府行政影响市场环境,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分析表明:国家审计治理主要通过成本附加效应和竞争强化效应两个关键作用机制,对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产生积极作用,但其作用力会因地区法律制度环境和制度成本差异等而表现出异质性。基于企业层面的微观计量检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假说的正确性。此外,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国家审计治理与社会审计监督,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中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文章研究不仅从国家审计治理的特定维度,为深刻理解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了理论阐释和科学证据,而且具有重要政策含义:更好发挥国家审计治理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不仅需要进一步强化国家审计治理自身,还需要在优化地区法律制度环境、破除地方保护,以及加强与社会审计监督协同作用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邸淑芬 《天津经济》2005,(12):56-57
审计是一种经济活动,是由审计人员收集有关经济活动及事项的证据,并与既定标准相比较,将信息结果传递给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系统的过程。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而且同金融风险、技术风险一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愈来愈明显和突出。  相似文献   

8.
审计目的是促进被审计单位规范管理,促进社会经济秩序健康发展。过去,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总是被片面的理解为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了处理处罚,就算完事。然而,这种单纯的监督已不再适应社会对审计部门提出的更高要求。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每年的财政支出将会越来越高,这些资金是否真正投入到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显然需要监督。  相似文献   

9.
林燕 《中国经贸》2010,(12):184-185
一.会计与审计的区别 1.产生的基础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也即是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审计取证模式的发展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取证模式在近一个世纪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制度基础审计阶段及风险基础审计阶段.在此基础上,审计取证模式现已发展到第四个阶段——分析审计阶段。每一种审计取证模式的改进和提高,不仅仅是实施审计工作基本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审计职业界规避和控制审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审计,需要跟上这一发展潮流,尽快改进和完善审计方法,积极探索审计取证模式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吴晓红 《中国经贸》2010,(12):171-17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审计功能也得以不断拓展和创新,企业绩效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完善企业管理模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企业绩效审计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一个规范、成熟、可操作的统一模式,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这需要企业和相关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来改进企业的绩效审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行业得到了电子计算机对其本身发展的巨大推动,产生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即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给会计行业带来了诸多的先进和方便之处,但是,变化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变化对传统审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向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会计电算化审计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审计制度与受托责任存在紧密关系.审计制度因受托责任而生,随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变化。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逐步受到各国政府与企业的重视。公共部门与企业的受托责任衍生出受托环保责任.进而产生环境审计制度需求.以监督公共部门与企业受托环保责任的履行情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事业向前发展。因此,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质量的含义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内部审计的制度缺陷与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内部审计虽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但其实施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根源在于制度性缺陷。本文试图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制度缺陷,并认为要消除这些制度缺陷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以促使内部审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一、用新思维、新视角审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它是适应经济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又伴随着经济、科学技术、化及经济体制等环境变化而发展的,其职能作用的变化也以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为转移。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对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整个过程的审计,是对企业财政收支情况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效益情况进行监督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社会经济的良好、稳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雅贤 《中国经贸》2013,(24):284-285
社会审计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按照相关规定接受委托、独立执业、有偿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活动,其是在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两者的分离下而产生的一种概念,亦可称之为独立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本文首先对国内社会审计风险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有效控制社会审计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需要改革.重点改革各级审计机关隶属于同级政府的现状,增强审计机关的经济监督职能.改革的具体思路是:地方审计机关由其上一级的人大产生,并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经费由上一级财政统一划拨.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其有关的问题也需要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20.
管理审计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内部管理审计是由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开展的管理审计。内部管理审计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