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极端天气背景下对城市脆弱性的影响,可以丰富城市脆弱性的研究内容,对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提高城市韧性,实现人居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从极端天气、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四个方面构建辽宁省城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得出各城市四个子系统下的脆弱性和综合脆弱性,采用ArcGIS自然断裂点法得出辽宁省脆弱度空间分布图,在时空序列上对辽宁省各市脆弱性进行分析,并得出一系列结论:①极端天气对城市脆弱性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城市抵抗极端天气的能力和极端天气过后的恢复能力均有所提高。②空间序列上,辽宁省所受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越大,脆弱性分布越分散;所受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越小,脆弱性分布越密集。城市脆弱性多呈"集群式"和"包围式"分布,且沿海地区脆弱性要小于内陆地区,且内陆地区城市脆弱性空间分布与经济空间分布基本吻合。③城市发展进程快并不意味着城市脆弱性小。④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应增加从事科研、环境方面的在岗人数。  相似文献   

2.
孙虹  于杰  赵又霖 《水利经济》2021,39(5):24-29
水资源、能源、粮食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探索"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演化和趋势,对Web of Science上1985—2021年1188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最早集中于水资源-能源、水资源-粮食以及水生态方面的研究,2018—2021年,重点集中于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循环经济等复合环境下探索三者命运共同体式的纽带关系。随着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在三者中选择适当的系统边界,提高资源利用率,探索水资源、能源、粮食的协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长征  芮晦敏 《水利经济》2022,40(6):1-7, 32
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视角,运用SBM-网络DEA方法,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分析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水资源系统是整个纽带系统中的“短板”;山东、四川、河南系统效率值较高,而甘肃、内蒙古、宁夏和青海始终处于低效率水平。人口增长以及气候灾害会对系统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而水资源丰度、治理效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均能促进系统效率增长;人口增长及城市化水平、气候灾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低效率地区影响较大;而水资源丰度、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科技创新水平对中高效率地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需求量激增,全球面临实现以粮食安全为核心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子系统指标赋权,对2002-2018年协调发展水平和时序演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20...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有利于制定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解决措施,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从国家合作、核心作者、重要期刊、文献共被引、关键词以及突变词分析等方面,对1990—2019年“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自2011年波恩会议以来文献数量不断增长,以美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研究较多,美国、英国、中国为位居前三的国家; Hoff H、Bazilian M和Fao等3位作者是该领域的奠基者,发表文献最多的期刊是Energy Policy,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和Science,期刊分布较为均匀; 文献的突变点主要是Hellegers P(2008)、Rockstrom J(2009)、Waughray D(2011)、Scott CA(2011)、Hussey K(2012)、Bath H(2012)、Bizikova L(2013)和Rasul G(2014)。最近引用较多的主题是各部门协作的跨学科整合研究与提高应对全球复杂变化适应力; 研究前沿有城市地区、发展解释结构模型、因子分析、政策角度、整合角度、东南亚、南亚、可持续发展目标、作物生产、环境正义、流域、山脉研究、食物安全、能源安全,新兴前沿为可持续性; 能源与食物消耗、多元模型分离、全球变化、跨流域、东南亚、新水文视角是近几年学者们最关注的问题。[结论]应进一步构建共同支持性的概念框架和定义共识,探讨有效的量化方法和多元化的风险表征指标,加强纽带内部关系及其与气候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研究势态,基于价值空间分类框架梳理了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脉络。应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文献特征,并采用Apriori算法对文献中应用的指标与方法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概念框架研究不断完善,在深入探究纽带系统定义的同时补充新要素构建新概念框架,并通过构建关系模型或定量模拟模型等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了水、能源、粮食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2015—2020年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发文量迅速增长,研究出现热潮;美国、英国和中国等国家起主导作用,发文量前五的机构中,来自中国的机构有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且与全球其他机构合作较多。概念框架、纽带关系、土地利用、资源消耗、生命周期评估、可持续发展、安全、管理、气候变化和政策整合等分别是不同时期的主要研究焦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由韧性的一般理论切入,从韧性城市内涵的不同维度构建城市国土空间安全体检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研究结果:(1)基于城市安全角度,从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城市交通、社会治理五个维度构建了表征城市安全情况的体检评估指标库;(2)在指标筛选和专家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指标库中各项指标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进行了量化评估,最终筛选的关键核心指标能在实践中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安全和韧性城市建设的真实情况;(3)通过核心指标体系的指标内涵和在城市国土安全建设过程中的推广应用水平,评价指标被分为引导性指标、强制性指标和倡导性指标三大类。研究结论:随着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可在强制性指标评估工作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特点选用倡导性指标,逐步纳入引导性指标,强化实施国土空间安全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全面推进改革和新发展理念为思想灵魂,对发展中的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客观评析了我国粮食产业之喜,即开创的独特的解决粮食安全之道;同时着重分析了我国作为粮食大国之忧,即粮食可持续安全存在的隐忧和风险。在对粮业喜与忧评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我国对粮食行业进行现代化治理、加强大国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安全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农转非"现象严重,虽然从总体上提高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但是水权转换过程中行政"平调"所引发的低效率和"寻租"问题也日益突出。该文设想引入市场机制调节水资源"农转非"关系,提出了农用水权有偿转让、让价格起主导调节作用,政府对水权转换的主体、客体、价格及程序进行监督管理等运作要点。  相似文献   

10.
“港口-产业-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港口-产业-城市"复合系统(port-industry-citycomposite system,以下简称PICCS)的特性,认为PICCS是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开放系统。依据协同原理,构建了PICCS协调度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连云港市PICCS的协调度。结果表明,PICCS协调度模型能够定量化地显示PICCS的协调发展状况,并找出PICCS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港口地区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机制的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宏观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权的社会视角,本文分析了水权的社区实践及其运作机制,提出了"关系水权"概念。"关系水权"嵌入地方社会的制度背景和村民的灌溉管理实践中,是以村庄社区为中心演绎出的一种非正式的水权运作方式。"关系水权"中的"关系"包括村民个体间的合作、交换关系以及村干部对村民的庇护关系。作为一种非正式的产权制度安排,"关系水权"与正式水权制度是一种共生关系,是村庄共同体对制度环境的适应机制。同时,"关系水权"也是一种自主治理机制,是村民借助村干部的庇护,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社会资本重新界定水权,实现水资源社区自主治理的实践。"关系水权"的运作是一把"双刃剑",存在均衡性与非均衡性两种结果:一方面,可以帮助村民获得制度外的额外水资源,满足其自身的用水需求;另一方面,也存在由不均衡利用带来的水权纠纷及灌溉用水危机。农村水权制度改革应凸显村庄社区和村民的主体能动性,依托农民用水户协会,将"关系水权"中的积极因素制度化,最终在"社区水权"层面实现农村灌溉水资源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国际国内社会引发强烈关注,这也对粮食仓储业特别是粮仓的建设和改造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于传统储粮方式,低温储粮更有利于“双碳”目标实现,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解决。“零碳5S(准)低温粮仓”系统有利于解决目前低温粮仓存在的问题,为“双碳”目标下粮仓建设和改造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建造成功并投入运用,将为社会低碳转型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粮食收购政策市场化不断推进的新时期,如何建立与粮食市场化收购配套的多元流通渠道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粮食银行"是粮食流通环节的重要组织创新,文章以"粮食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试图找出确保"粮食银行"可持续运转的优化路径及方向。[方法]文章基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苏、安徽、河南等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多类"粮食银行"的调研成果,分别从组织形式、承载主体、业务构成和计价方式等多个维度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其成功及不足之处。[结果]研究发现"粮食银行"主要有政府主导和自组织两种组织形式,承载主体包含中央国有粮食企业、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供销合作社、民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5种类型,并且业务范围不断延伸,计价方式呈现多样化。此外,根据"粮食银行"的运作特征,该文认为"粮食银行"主要面临着道德风险、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3项风险。[结论]研究建议由国有企业或合作社内部运转粮食银行、设置最低保有量、借助"保险+期货"模式是"粮食银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实现健康持续运转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InVEST和CA-Markov模型分析了不同时期瓯江流域生境质量,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生态”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瓯江流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20年瓯江流域内以高生境质量区为主,但生境质量水平呈下降趋势,2030年下降幅度将进一步增加;流域内高生境质量区集中于西南侧,低生境质量区主要在温州龙湾区以及丽水市市中心附近;“水资源-社会-生态”系统建设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向好发展,水资源子系统的建设状况是影响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科学引导土地利用、合理规划水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三方面改进措施,以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79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学家通常用“社会转型”的概念加以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容众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也是极为深刻的,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计划体制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工作通讯》2011,(8):64-64
近日,湖北省召开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地要切实增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粮食增产目标,实现粮食总产“八连增”,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保持全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突出抓好春管春播、优质高产创建、“菜篮子工程”、防灾减灾、春耕备耕服务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给各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煤炭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且煤炭利用技术较为落后,因此在“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需要低碳化转型。然而,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财务风险,基于“双碳”视角对煤炭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研究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双碳”战略目标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基于“双碳”背景对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对当前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产业全新发展环境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了农业科研力量与先进技术、绿色粮食生产和营销的全面融合,为绿色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绿色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绿色粮食产业发展的意义,并从完善产业理念、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产销模式等角度,探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绿色粮食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促使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连接,为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带来机遇。作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重要节点的宁夏,要综合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自身区位适宜粮食储存的禀赋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连接.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中国粮食的供给正处于从分散化的小农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产业化提升加速演化的拐点阶段。通过考察美国、加拿大、欧盟和日本粮食经营模式,结合湖北粮农谷农联社的生产粮食的成功实践,提出构建一种新型"放心粮"经营模式,促进粮食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供给的质量和有效供给,建立健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