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农地所有制结构的产权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百年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始终立足于坚持公有制发展方向与满足广大农民地权需求有机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逻辑,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新时期我们在更高起点、更高目标上实现农地公有产权顶层设计和全面深入地权实践的有机统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研究应当以农地占有关系调整为逻辑主线,着力优化农地公有制结构的产权重配。  相似文献   

2.
通过"制度供给-产权管制放松-农地经营权变现"的分析范式,基于"三权分置"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供给在产权关系及产权规则两维度下的优化安排,回顾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及农地金融制度演进的历史进程,立足农地产权管制适度放松的现状,分析农地抵押融资制度供给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有效释放农地债权权益和推进农地抵押融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产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地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可分为农地所有权制度问题和农地使用权制度问题,农地所有权问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土地所有权问题客体界线不清,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农地所有权权能残缺;农地集体土地概括国有化中的制度缺陷。农地使用权存在的问题有: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频繁调整;土地使用权不能商品化。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制创新和使用权创新,所有权创新应当实行三元农地所有权结构的制度。使用权创新应当实现农地使用权由债权向物权的转化,把农地使用权尤其是剩余控制权(决策权)无限期交给农民,视土地使用权为商品,建立健全规范的农地使用权市场。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业投资的影响机制发现,明确和有保障的农地产权制度减少了不确定性,降低了逆向选择风险,增强了农业经营主体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也提高了投资主体获得稳定投资收益的预期,进而增加了农业资金投入的需求和供给。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每一次农地产权制度变迁都显著地促进了农业投资的增加。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确立对我国农业投资增长的影响更大。因此,我国今后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农地产权制度,通过制度保护农业投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权、决策权与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决定决策权的配置,决策权的配置影响产权的经济效率。现阶段我国公有性质且事实上不明晰的农地产权制度,造成了农村集体代理人和国家(政府)的公共决策权对农民私人决策权的严重侵害,进而也影响了农业的经济效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农民的充分的私人决策权,必须对公共决策权进行制度性约束,而约束的根本举措就是彻底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实行农地私有化。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合作社曾一度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所有权主体缺位、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其效率低下。2003年国务院"改革试点方案"实施以来,农信社产权模式有,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加快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应继续坚持明确产权主体、合理重置股权结构的指导思路,进一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改革模式,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应是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来支持"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政府—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参与主体.调查乡村振兴背景下两地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现状和摸式,识别出抵押物的瑕疵和缺乏高效专业的规摸农业经营是目前农地抵押贷款中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定量分析后明确了抵押物的处置风险、土地产权风险和传统运营摸式风险是三种总风险度最高即亟待缓释的风险.有针对性地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广现代化农业服务平台、完善农业保险等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农村经济发展中农地产权要素明显增多,城乡资源流动更加频繁,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显现,本文对南通地区"三农"业务发展现状开展调研,提出农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存在农地金融抑制,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融资,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为此,应借鉴农地金融当前实践模式,设计出农地金融发展模式,并在农地产权制度、政府支持引导、农地流转市场、"期货农业"发展、评估与风险机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构建起配套制度,大力促进农地金融发展,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汲取了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思维对农地可持续利用、经营模式和农地产权的内在关系及其创新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构建了一个有别于大多数研究者自上而下或者将政府、农地产权视作前提的全新理论框架,并对农地可持续利用、经营模式、农地产权及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尝试做出变量解释。  相似文献   

11.
对山东省滨州市圣东土地合作模式的考察研究表明,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分散的农地单产方式转换为集体所有、企业参与经营的新型农村土地合作制,耦合了政治、经济要素及社会多方诉求,可以提高土地的边际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土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具有三个特点:等级性、社区封闭性和政府控制。与产权残缺相比,土地的保障功能更可能是减少供给从而阻碍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土地承包权只有成为物权,才能表现为一种具有交换价值的独立资产。赋予农户以处分权的意义也在于使承包者能够将承包权当作独立的交换价值进行流转。只有存在完整意义上的承包经营权,才谈得上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3.
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青州市南小王村与中信信托公司合作,设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产品,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对土地和资金两种资源进行整合运作。从南小王村案例可以看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符合我国农村土地法律规定,更顺应了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导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实现了土地资源有效配置、信息有效利用和激励相容,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但融资机制设计尚有改进空间,需通过引入政府因素等方式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掀起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功不可没,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地制度改革,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体系;另一方面还应将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二者的改革与创新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发展农地金融业务,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地票交易、农地承包权证券化等多样化农地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变革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这种制度变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于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的思路:以现行产权制度为基础,通过修订和完善,不断发挥现行产权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承包经营权制度已表现出主体范围封闭、承包经营权权能不完整、不充分、弱保护性、弱稳定性等缺陷,并导致了承包经营权易受行政权力的支配与侵害,农民对土地的投入缺乏保证及细碎化的经营等,因此,承包经营权主体范围应有限封闭,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完备,充盈并强化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以实现承包经营权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持续跃进。  相似文献   

17.
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农村,随着国有金融机构的不断撤出,农民贷款难的状况不断加剧,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我国农村信用担保机制的缺位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需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和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实成为完全的物权,并理顺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关系,使农民能够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极其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土地市场是市场经济基本的要素市场之一,它与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等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础.建立健康、完善的市场体制,首先要打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就是要构建健康、完善的市场要素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新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由于土地市场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大大滞后于资本和劳动力等其他要素市场,成为制约我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瓶颈,只有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使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成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金融要素介入市场化运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龙头企业带动和村民自筹自建等四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比较分析,描述了金融介入的审慎性、差异性特征,并对其致因予以分层剖析,对约束信贷投入的土地制度等外部因素做了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四种建设模式所对应的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种土地利用模式的拓展性分析,为未来金融更大规模的介入支持理清了发展和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