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朝阳 《财会月刊》2004,(10):59-60
建国以来,我国企业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新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时期(1949~1957年);会计工作的挫折和改革时期(1958~1978年);企业会计制度重建与发展的新时期(1979~199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时期(1992年至今).在新时期企业会计制度的重建与发展过程中,财政部为了适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发展需要,于1985年3月4日正式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简称<外资会计制度>),首次提出"无形资产"概念,至2001年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简称<无形资产准则>),至此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日趋完善的过程.本文专此简要回顾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的浅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重新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对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加速中国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是在原准则基础上进行了再一次修订,无形资产准则变动较大,并对企业财务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发布的&lt;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gt;,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许多方面的新规定.本文主要从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以及无形资产的减值处理等方面,谈谈新准则作出的新的会计规范.……  相似文献   

4.
新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新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隹则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许多方面的新规定。本文主要从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以及无形资产的减值处理等方面,谈谈新准则作出的新的会计规范。  相似文献   

5.
<正>一、现行无形资产会计存在的问题1.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狭窄。我国纳入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的无形资产仅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和商誉,而商誉只承认产权变动的商誉,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核算内容局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许多方面的新规定。本文主要从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以及无形资产的减值处理等方面,谈谈新准则作出的新的会计规范。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许多方面的新规定。文章主要从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以及无形资产的减值处理等方面,讨论新准则作出的新的会计规范。  相似文献   

8.
关于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计量、披露等作了明确规定,对纠正无形资产核算中的偏差,体现新经济形势下无形资产的变化和发展,维护正常的会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我国将土地使用权划归入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近年来,全球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迅速增加,截至2013年年底,已有超过100个国家的企业采用或允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信息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使得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对于土地使用权的核算方法有可能会减弱与国外企业无形资产信息的可比性。因此,对土地使用权如何进行核算是值得分析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对此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关于无形资产核算的10个方面内容,发现它们除在无形资产摊销方面相同之外,其他有关无形资产范围、定义、计量、重估、减值等方面都不相同。相对来说,中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较为相近,与美国相差较远。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现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相关的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但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仍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并对此前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进行调整。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第七条  相似文献   

12.
在以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规定的会计规范为基础,借鉴并吸收相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做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新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及其会计处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现,其必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财务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以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规定的会计规范为基础,在借鉴并吸收相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较大的调整。除了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新的科学的定义外,新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本文拟根据无形资产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较大的调整.除了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新的科学的定义外,新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本文拟根据无形资产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变。知识经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劳动对象、生产基础和操作工具等,也给传统会计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会计核算管理的焦点,由原来的以有形资产为重点转变到以无形资产为重点。1989年中国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中有了“无形资产”的一席之地。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做出了规定。1993年颁布执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一、无形资产核算范围。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中无形资产核算范围只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作权、土地使用权,以及购入的商誉等,而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无形资产核算范围过窄,许多具有无形资产特征的项目没有列入无形资产的范围。相比之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通过一系列公告界定的无形资产范围就比较宽,包括专利权、商标权、  相似文献   

17.
陈长缨 《新远见》2012,(2):70-73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计量、披露等作了明确规定,对纠正无形资产核算中的偏差.体现新经济形势下无形资产的变化和发展,维护正常的会计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现行的无形资产核算范围、计量和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拟就如何完善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披露制度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性地引入了《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理念,弥补了原制度无形资产核算的不足,丰富了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文章深入分析了新旧制度无形资产核算的不同,并提出了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无形资产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形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显著增加,而我国传统会计对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则侧重于有形资产,对无形资产尤其是自创无形资产在确认原则、确认范围和计量模式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以供探讨。一、现行无形资产会计存在的问题1、无形资产核算范围过窄。根据现行准则和制度的规定,我国纳入现行无形资产核算体系的无形资产仅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商誉;而对于自创商誉和非专利技术等由…  相似文献   

20.
李慧 《广西会计》2003,(9):29-30
对于土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都涉及到有关这方面的会计处理。但实务中对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土地和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上地使用权往往分辨不清。本文拟就两者的区别作简单的界定,以供实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