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90后”是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流群体,“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尤峰 《江苏商论》2020,(3):20-2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9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消费主体。而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从物质相对贫乏的社会转向物质相对丰盛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转变正是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展现的后工业社会的美丽图景。而由时代所孕育出的花呗,让经济能力尚不成熟的“90”后有了更迫切的消费动机。因此,本文通过“90”后对于花呗消费方式的分析,来探究消费社会背景下,其消费观现状,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3.
他们聪明,善解人意,互相之间连接性极强。今天的"Y一代"(随着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大致可以归类为80年代出生的人),目前他们已经逐渐迈入工作岗位。由于他们是构成当地酒店内绝大多数的劳动力,这批年轻人对酒店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90后”的心理特点看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指代整个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他们有着自身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文章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适合"90后"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自信、踏实、有目标、有追求,这些词似乎和现在的90后沾不上边。然而,不可抗拒的是,企业招聘又不得不面对这一群体。现在大量的90后已经充斥了各行各业,甚至有的还处于行业、品牌主导地位。他们以年轻、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被大众定义为"玩得酷靠得住",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在叫个鸭子,我们就看见了这样一群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90后员工。叫个鸭子,这个刚成立的全新外卖品牌。员工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创办者曲博也仅是一名85后的年轻人,而就是这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1979年之后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成为中国年轻人的主力消费群体,他们被称作“Y时代群体”。发达的互联网和通讯科技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观。“具有前瞻性的企业视年轻人市场为未来发展的动力。”这在全球已经成为各大公司成功背后的营销法则。碳酸饮料、巧克力、汉堡包始终以年轻人为主攻对象,手表、化妆品也在不断吸入年轻人的文化元素,电脑与游戏、尤其在通讯领域更是借年轻人而迅速成长,顶级服饰开始拓展年轻人品牌娱乐传媒专门挖掘年轻人的口味,就连大牌汽车也开始在外观上扮酷。  相似文献   

7.
<正>一、前言"90后"一词已经是家喻户晓,它所代表的一代人也备受社会关注。他们成长在最前沿、最时尚的年代,接触着众多新鲜事物,无论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还是生活方式都体现出与以往任何一代人都不同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登上社会舞台,不断掀起焦点话题和消费浪潮,成为了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90后"青少年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从1973年开始的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走过了三十五年的历史。这项工作一开始目的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当时实行计划生育的另一个理由就是: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因此不仅经济发展要有计划,人口发展也要有计划。可以说从上个世纪的70到80年代中国计划生育的工作目标没有任何变化,其工作方式和方法则是直接针对控制出生人口数量而展开的。然而,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一方面生育率进入更替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9.
彭春燕 《商》2013,(16):73-73
社会资本是经济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它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提出,至90年代后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热点和研究领城。本文主要探析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社会资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80、90后这一拨年轻人是网络的主力军,我们产品的主要用户也集中在这个年龄段。但是这个群体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在推出Campaign活动之前在寻找的。在前期的市场调研中,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来看,用户对于浏览器产品的第一需求就是"快",而现在的年轻人追求"快",缺乏耐心,这似乎也是80、90后年轻人常常被诟病的地方。但是我们认为这只是表象,在这种"求快"、没耐心的心理背后,有一个时代的背景。80、90后这个群体,从出生到上学、就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机会转瞬即逝,稍一犹豫,就错失了机会。所  相似文献   

11.
聂淼 《商场现代化》2007,(20):167-168
<正>1985年3月18日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了题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独生代”(theOnly-Child Generation,简称为OCG)的概念,独生代特指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人口。中国政府为了控制人口总数,解决由于人口总量过大带来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从1979年开始在上海等大城市试行一个家庭只许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并于1980年在全国推行。这项人口政策的全面推广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消费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1984年以前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总人数已达到一亿,到2005年已26岁,而且随  相似文献   

12.
“90后”正逐渐成劳动力和消费市场的主力,这群在国内经济进入繁荣期之后出生的一代人,他们独特的成长环境形成了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3.
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人口约为两亿。他们被誉为新新人类,也被贬为啃老族。他们被指没有生存压力,拜金浮躁,急功近利,是垮掉的一代。如今,毁誉参半的80后一代已登上舞台,在社会各个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在自主创业领域,也不缺乏他们的身影。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及他们的父辈相比,80后一代还不是创业领域的绝对主角,尚显稚嫩的他们还缺少一份成熟和稳重,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他们毕竟已携诸多后发优势上路了,留意他们,关注他们,研究他们是我们的职责之所在,也是大势所趋。80后一代已经来了!  相似文献   

14.
刘川 《现代商业》2007,(26):174-174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中国崛起开始予以关注;国内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崛起的文章逐渐开始出现,本文围绕着"和平崛起"这一论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瑾 《市场研究》2005,(10):18-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从由婚姻中谋出路转向从事业中求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贤妻良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对现代社会仍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女性怎样进行自我定位?她们目前最看重、最珍惜和最骄傲的是什么?她们的择偶观、择友观、消费观等观念又如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的大学毕业生,主要以90年代后出生,这是一群在改革开放逐步取得成绩的大时代下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相对于80后比较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备受父母及家人呵护和关心的环境下长大,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这群孩子有着既独立又依赖的个性,特别是大学即将毕业,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心里矛盾凸显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世博一代“90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岳 《商务周刊》2010,(14):18-19
在上海世博会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主要是“80后”末尾与“90后”的,他们的特征更加接近。有媒体把北京奥运会标志着的“鸟巢一代”赋予了“80后”,而我则把“世博一代”的标志赋予“90后”,这样赋予的关键是因为中国一个全新转型时代的到来——新全球化迅猛、城市化加速、产业升级压力加大、社会多元化与社会公益时代到来、新消费主义现实逼近,而这个大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少年开始有了全新的代际意识。  相似文献   

18.
谢园 《成功营销》2011,(6):62-65
西门子家电从过去以互联网展示广告补充媒介组合的战略,转向专注于Web2.0的营销尝试,由"外围辅助"转向"核心阵地"。近年来,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了社会上的主流消费群体,更有甚者,他们的喜好和价值观正在对整个主流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们成家立业,他们对家电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19.
《成功营销》2008,(10):93-93
1990年出生的孩子今年18岁了。 在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消化掉“80后”独生子女带来的冲击时,他们还没有认真意识到“90后”也长大了;而就是“80后”还觉得自己是新生代的时候,他们发现新新生代的“90后”又走来了,也就是说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忽然发现有人把他们归为上一代了。“90后”有怎样的特征?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进行的《九零后文化监测零点报告》的说法,“90后”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出生的、伴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称为"Y世代"。Y世代的员工与上一代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他们逐步成为企业里的骨干力量,但他们有自己的工作特点。例如,由于Y世代员工的成长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