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其翻译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移植过程.本文通过基本对应、部分对应和不对应或基本不对应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之间的对应问题,以解决翻译疑难,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汉语成语典故英译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典故有着自己的独立性和凝固性 ,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试图从多边文化交际的角度审视汉语成语典故的英译 ,分析异化的可行性 ,主张尽可能地采取异化的手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3.
孟洁 《黑河学刊》2014,(7):19-20
成语是社会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赋予了英汉成语的内在含义。与此同时,文化差异无形中增加了英语成语翻译的难度,可见,掌握有效的翻译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高立 《西部大开发》2010,(3):152-152
在汉译英的口译过程中,有大量富有民族传统特点、言简意赅的成语需要转换成英语。由于口译具有不可预测性、即席性、气氛压力性、个体性和包罗万象性等各种明显有别于笔译的特性,因此口译的标准应首先为准确和流利。在口译中成语的汉译英,可以采取直译、解释和学习记忆的方法,以得出通顺、准确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单亚萍 《黑河学刊》2008,(6):109-110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和信息,英语习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英语学习中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所在。要着重通过实例展现英语习语的非分解性,进而说明在教学中进行英语习语导入的必要性。实践证明,英语习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在跨文化交流中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较高语言水平和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蒋少琴 《魅力中国》2013,(22):259-259,261
汉俄民族都是在特定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产生了自己的文化,因而文化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但作为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的人类二者思堆又有其相同的一面,所以文化有其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在语言上时.汉语和俄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而二者语言的翻译也就有了一定的复杂性。本文就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的成语来说说汉俄语言中的成语翻译。  相似文献   

7.
魏志高 《魅力中国》2014,(9):269-269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情等,因此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词汇、成语、典故等“文化负载词”反映这些观念或事物。翻译时这些文化负栽词往往使译者捉襟见肘,陷入“旬月踟蹰”的困境,在译入语中找不到与之对等或对应的词语,不得不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表达其大概的语义,有的甚至只得“望词兴叹”略而不议。这种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词语的可议性限度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尤为突出,从而使作品的语言风格、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余明思 《魅力中国》2011,(14):284-284
中式英语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现象,广泛的存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之间,究其实质是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者不和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试图通过文化和思维差异角度对中式英语的原因作出归纳并提出一系列克服中式英语的建议,希望对英语教育能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陈良妍 《魅力中国》2010,(6):241-241
研究一门外语时,了解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非常重要。这个简短的论文,将介绍有关文化差异在某些成语翻译上的体现以及一些看法。在第一部分,将谈到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或典故的一些差异,以及在特定的成语翻译中的体现。第二部分,将介绍成语基本原则。最后,笔者建议在成语翻译中应该遵循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几十年的文言文教学中,我梳理总结出文言文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十大项。”即:①实词。②虚词。③通假字。④古音字。⑤古今词。⑥一词多义。⑦词类活用。⑧文言句式。⑨成语典故。⑩名言警句。如能熟练掌握运用,文言文学习将由难变易。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在语言的交往过程中,又以多种而复杂的方式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文化现象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文章通过中英语言(特别是词汇)对比了解其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方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多方面对语言的影响,使外语学习者在学习时更有意识地进行跨文化语言对比,冲破语言和文化障碍,更有效地、准确地掌握和使用外语.  相似文献   

12.
俄语成语作为俄罗斯语言中的精华,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映像,在其字面意义下还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意义。时下俄语人常遇到一些流行的俄语成语,研究一下它们的起源及使用对我们学习俄语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虎与文化     
虎,被人们称为“百兽之王”,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之一。自古以来,它就极具神秘色彩,是受人敬畏的动物。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成语典故、历史故事中.对于虎的描述是相当多的。  相似文献   

14.
黎权 《走向世界》2014,(25):12-15
悬梁刺股、凿壁愉光、囊萤映雪、书巢勤学、警枕励志、牛角挂书……中国关于发奋读书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数不胜数,怎么突然就说“不爱读书的中国人”了呢?这一武断的说法,将中国人读书的历史无情地割断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积淀。应该成为中国人“爱读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个民族的语言,就非研究其语言中的成语不可。而要搞好成语的研究,就必须把它们加以科学的分类,从而一方面有助于成语的整理,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成语总体的再发展。成语,按其所属语言的不同,首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种特点,是其它语言的成语所不具备的,因为不同的民族,其社会生活状况不同,习俗不同,文化不同,道德观念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历史背景也不同。例如:俄语的“”(牢狱生活),“(挺得笔直),”“(钉是钉,铆是铆)”“(倒邪霉了)等等,即是带有鲜明的俄罗斯特点的。其次,成语又有其地域性,即某些成语涵…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目标,学习者自主养成教育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要求。英语学习者自主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建构性、养成性、可持续性是其基本特征。更新英语教学理念,树立“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教育思想,教学任务从“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的转移,着眼于英语学习者自主的养成教育,最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以及独立吸纳新知识的能力,是实现英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董芳 《理论观察》2011,(6):130-131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和教育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作为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的英语日益呈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趋势。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应适应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突出强调英语教学自身的跨文化性和互动性,力求实现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结合英语教学发展趋势,在注重英美等“内圈国家”的文化学习的基础上。适当选择其他英语变体的语言材料和文化现实加以介绍。同时,正确地看待作为中国文化与英语语言相结合的产物的中国英语并将其以一定的比例纳入到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输入与输出理论.探索出不同英语变体文化与本土文化并重的英语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2013年网络新“成语”,阐释了其产生的来源和途径,并结合其一年多来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发展前景.认为,一来它们能否被称为成语尚无定论,二来网络出典能否作为典故仍值得探讨.我们要注意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防止过度滥用.  相似文献   

19.
赵宏 《理论观察》2009,(5):145-146
英语学习词典主要有三种类型:单语、双语和双解。虽然每种词典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但就其均以英美语言和文化为中心的编纂角度,都使这些词典阻碍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和文化的学习。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语言和文化策略力图展示一种新型的、试图克服这种障碍的词典,从而有望使应用这些策略的新型词典会帮助英语教学群体提高学生的语言及文化能力、帮助教师评定不同英语学习词典的有效力并促进更多有效的英语学习词典的编纂。  相似文献   

20.
付小容 《魅力中国》2013,(5):228-228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想保持英语的纯正,就得多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不要单纯的死记硬背,忽视了这门语言的文化性。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跨文化教学是语言学习本身的内在需要,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需要,还是对本族文化加深自我认识的需要,同时也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忽视跨文化教学的现象。这导致高中学生对英美文化知之甚少,以致造成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