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家户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组织的一种形式,人们在研究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时,往往将家庭农业视为低效率的单位。但世界农业发展史却表明,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家庭经营这种形式并没有消失,即使象美国和日本这样发达的经济强国,其农业的家庭经营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4.
论新世纪我国农民家庭经营组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世纪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微观组织体系为依托和支撑,而在农业的微观组织体系中,农民家庭经营组织则是居于主体地位,起基础作用的组织细胞,它对农业的发展既可能起基础性的保证作用,也可能起基础性的障碍作用。因此,在研究新世纪农业发展的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农民家庭经营组织的问题,以适应新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认为对农民家庭经营组织应采取的基本方针是两条:即一是长期稳定,二是积极创新。稳定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稳定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而创新则是稳定的客观要求,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对新世…  相似文献   

5.
剖析以农民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内部经济运行状况,判断和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农民家庭经营这一组织形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这是制定完善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新型合作制指导策略的客观依据。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家庭经营发展状况的分析,结合  相似文献   

6.
7.
农业家庭经营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家庭经营已成为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估计家庭经营能力,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有助于落实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措施,本文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经营和理顺分配机制的症结和成因,提出了调整社会物质利益分配关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户分化趋势,特点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经济》1996,(6):33-37
该文论述了山西农户家庭经营在农户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了农户经营分化的趋势、特点及原因,指出了农户分化是产业分化的基础,兼业农户是农户分化的主体,盲目的非农化会引起农户收入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现代家庭经营,是近几年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当今条件下,是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层经营单位.由于受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的影响,在论及现代家庭经营的社会经济性质时,理论界出现了较大的分异.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家庭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无疑是属于集体经济性质的.一种观点认为家庭经营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具备集体经济属性,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私人经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家庭经营中一部分是属于集体经济性质的,一部分是属于私人经济性质的.上述各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剖析,上述诸观点都有一定片面性.本人认为,农村现代家庭经营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融合经济.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未来农户饲养演变趋势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畜产品需求增长是决定我国未来农户饲养演变的重要因素。在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进入合理增长阶段、农户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阶段暂不会到来的背景下,未来我国农户饲养演变将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小规模分散饲养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未来农户饲养继续呈现区域性不平衡;经济实用型新技术是未来农户饲养演进的主要技术路线;农户饲养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同环境保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Trade Reform, Household Effects,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群体分化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形成了许多亚层次,不同农民群体有着不同的养老保障需求,因此在构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时必然要考虑到这种差异化需求。而我国目前已经存在的多种类型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由于它们之间的制度割裂又带来了管理混乱和账户无法衔接等问题。因此,目前应该针对农民群体分化的特点,整合现有的各种制度,建立一个既具有统一制度框架又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既能保障所有成员的基本养老又能满足不同农民群体需求差异性的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深入分析食物安全、家庭食物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利用12个国家挟贫重点县的农户调查资料,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贫困农村的家庭食物安全水平和程度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家庭食物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食物安全广度不断扩大,但是食物安全深度却出现下降;食物获得能力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粮食自给能力有助于降低家庭的食物不安全发生概率;食物可获得性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影响,市场方便度越高,实现家庭食物安全的概率越高;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复杂程度和家庭温饱负担程度的提高,农户面临的食物不安全风险的概率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5.
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   总被引:122,自引:0,他引:122  
本文从信贷资金在农村的配置状况入手 ,分析了中国农村经济中存在的资源配置错位的现象 ,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长期以来存在的、至今仍在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这种农村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此 ,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在农村投融资政策、信贷政策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运用农户数据的回归分解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关于中国收入不平等及其增长趋势,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对促使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的定量分析却很少。传统分析是通过对组成因素或小部分居民的研究来提供很有限的关于收入不平等的决定因素。本文构建了运用农户数据的回归分解框架来研究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研究发现:地理位置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突出因素,但对于解释收入不平等总量并不是很重要;资本在收入不平等中显出很重要的作用。农业结构比劳动力和其他投入更能解释导致整个农村出现收入不平等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户科技水平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户作为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其科技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发展。本文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中国农户科技水平的影响因素作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前斌 《南方农村》2010,26(1):39-42
根据对江门市农村住户经营现状的分析,从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生产要素等五个方面分析其发展方向和特点,从经营权、经营主体、农业管理、农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改善现状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与发展模式再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考察、分析以及对其定位的重新探讨 ,本文认为 ,我国农村信用社股金不具有完整的产权意义。目前 ,农村信用社仍是集体所有制 ,共有产权占主体 ,属于股份合作制这样一种过渡形态 ,其发展方向只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其经营目标是盈利最大化。在此基点上 ,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 ,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一、农村信用社的性质与其发展模式的选择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选择应当有利于其目标定位的实现。那么 ,它的目标定位是什么呢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改革伊始农村信用社就被要求“恢复合作金融性质” ,1 9…  相似文献   

20.
As China continues to experience rapid urban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ural household consumption presents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We take a sample of 15,606 households from the National Rural Fixed Observation Point Survey conducted by China'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n 2010. A consistent two‐step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quadratic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model is used to assess the distribution of living expenses across eight categori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food, clothing, and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s relatively low, whereas that of durable goods, fuel, health and medicine,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others is high. Demographic and regional variables also considerably affect living expenses. Our conclusions can serve as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changes in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farmers’ welfare during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is type of analysis may also be conducted in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general. En raison de la forte accélération de l'urbanisation en Chine, une meilleure compréhension de la distribution des dépenses de consommation des ménages ruraux permettra d’élaborer de meilleures politiques. Dans la présente étude, nous avons constitué un échantillon de 15 606 ménages à partir de l'enquête National rural Fixed Observation Point réalisée par le ministère de l'Agriculture de la Chine en 2010. Nous avons appliqué une méthode d'estimation en deux étapes, fondée sur le modèle QUAIDS (système de demande presque parfait quadratique), pour évaluer la distribution des frais de subsistance dans huit catégories de biens et services. Les résultats de notre étude ont montré que l’élasticité‐prix des aliments, de l'habillement, du transport et des communications est relativement faible, tandis que celle des biens durables, du carburant, des soins de santé et des médicaments, de la culture et de l’éducation, entre autres, est élevée. Les variables démographiques et régionales ont également un impact considérable sur le niveau des dépenses. Les conclusions de notre étude peuvent servir de référence pour évaluer les changements qui touchent la structure de la consommation et le bien‐être des agriculteurs durant la modernisation de la Chine. Ce genre d'analyse peut également être appliqué à d'autres pays en développ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