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熊健一、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建模机理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分析灰色系统中系统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其主要内容。以关联度作为其关...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迁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巨大。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主要粮食产区,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湖北省粮食产量的多个因素,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粮食生产影响因素进行了趋势预测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动态地反映了湖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趋势,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相关理论,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气候旱区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数、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受灾面积、财政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额、年均降水量等。通过选取2000~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这些因素与气候旱区粮食总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财政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额、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及受灾面积与粮食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较大;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年均降水量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较小。因此应继续推行政府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增加政府对粮食直补资金,同时,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善农业灌溉条件、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减少受灾面积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粮食生产系统的动态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灰色关联理论和模型,分析了山东省粮食总产量与各影响因子的动态关联程度;认为影响山东省粮食生产的首要制约因素是粮食单产,其次是农业自然灾害和复种指数,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小;提出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技术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省2001—2015年县域和省域粮食生产数据为基础,运用粮食产量重心模型揭示了湖北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粮食生产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模型,并对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5年湖北省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动态变化趋势一致,总体上呈上升态势,2001—2003年快速下降,2003—2015年连续增长,粮食产量变化最直接的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2001—2015年粮食产量重心一直在京山县境内移动,但整体上向北偏东52.31°方向移动了11.82km。粮食产量与7个因素显著相关,其中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农药使用量是湖北省粮食生产的四大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动态关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粮食生产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肃省1985~2005年的相关调查与统计资料,选取影响粮食产量的10个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甘肃省粮食总产与单产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农业现代化水平、自然灾害和农业土地利用状况3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用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对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一些指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粮食生产的发展现状,研究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寻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对策。这对浙江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湖南近50多年来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对影响湖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各项因子作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粮食单产是影响湖南省粮食总产量的首要因子,它的制约作用呈上升趋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有重要影响;自然因素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不断下降;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不断上升,农业用电量和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对粮食总产量影响较小;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出湖南省2010年的粮食总产量达3023.48万t。  相似文献   

10.
11.
Multiple cropping is one of the simplest ways to increase grain production, and 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od security of China.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multiple cropping systems of China, and identifies the regional obstacles that limit the use of multiple cropping with the aim to give some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grain production policy. A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coupled with an econometrics model—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 was used to derive the multiple cropping index (MCI), potential multiple cropping index (PMCI), multiple cropping efficiency (MCE), and potential increment of multiple cropping index (PIMCI) to evaluate the multiple cropping systems. Regional obstacles to the use of multiple cropping were identified by zoning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impact its application. The MCE of China in 2005 was 87.5%, with a gap of 22% between the MCI and the PMCI. The Bohai Rim, the rim of Tianshan Mounta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are the main regions that larger PIMCI could be anticipated. The whole country (excluding areas that lacked data) was divided into seven distinct regions in terms of the impact factors and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low-efficiency high-potential regions (LHRs), high-efficiency low-potential regions (HLRs), high-efficiency medium-potential regions (HMRs), and medium-efficiency high-potential regions (MHRs) according to regional multiple cropping performance. Considering about the obstacles and benefits to each region, different strategi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different regions for regional grain production increase.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mprovement of MCE in north and southwest China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increase grain production of China. The results would help implement “The plan to increas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by 50 million tons nationwide” launch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农用土地增产潜力研究--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技术和遥感技术,按照“机制法”原理计算济南市长清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重点是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并计算土壤有效系数和社会有效系数,从而得到土地生产潜力和社会生产潜力的像元分布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粮食增产潜力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反映粮食供给水平的重要指标;分析了湖南省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几个阶段及其原因;探讨了湖南人均粮食变化的地域差异与空间格局以及人均粮食增量占粮食增量的份额;提出了保障湖南省粮食安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粮食产量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8—2007年粮食生产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借助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陕西省粮食生产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劳动力,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等8项指标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的定量分析,总结出不同时间段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关联度的大小排序,,结合该省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中关联度比较高的指标作为神将网络的输入层单元,借助基于动量法的BP神经网络的MOBP模型预测出未来2015年和2020年的粮食产量,经检验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达到2.5%,为陕西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非参数的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1个地区的渔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地区渔业生产效率走在全国前列,大部分地区表现为粗放型的技术进步特征,生产效率始终在较低水平徘徊,综合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省在渔业生产要素投入上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搭配避免投入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19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经济和粮食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机遇,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却给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了一些挑战;受布朗先生对中国粮食问题研究的启发,运用我国1978~2000年的相关数据以及常用的双对数线性模型,考察我国工业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化与粮食生产负相关,工业化对粮食生产的正效应小于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
挠力河流域是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重要节点,该流域湿地是三江平原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无法替代的生态价值和资源意义;分析了景观格局空间粒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计算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各类粮食生产潜力,采用Helmun lieth估算式计算了全区粮食气候生产潜力。提出了粮食持续的战略对策。为正确指导粮食的区域平衡政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