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玉林 《经济问题》1993,(12):12-13,25
西方经济学界往往把经济学描写成环境论的对立面,这样一来,经济活动就被看做污染和毁坏自然环境、日益导致全球资源耗竭问题的根本原因。而《资源经济学》一书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罗顿(G·A·Norton)则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明确提出经济学在消除环境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如果不是决定性的作用的话)。现将该书基本理论观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生产的视角勾画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结构框架.通过对生产过程、生产要素的分析,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中分析了人口生产系统、资源环境生产系统和经济生产系统的生产目的及其相互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该实现对来自人口的人力资源、来自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来自经济系统的人造资源三种生产性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办,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委员会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协办的“资源与环境经济论坛”于2003年11月1~2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50多篇论文,并就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办,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动态》杂志社、《江汉论坛》杂志社协办的全国第三次“资源环境经济论坛”研讨会于2002年10月19-21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来自国内3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灾害经济等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现有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着经济学学科性质不突出、学科一体化不够、学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创立中国特色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的难点与特点,提出研究对象与主线、目的与任务、指导思想与方法,设计该学科的框架结构与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资源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资源环境经济学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问题,生态经济学则通过多学科相关理论以及多元化方法取得研究进展。二者对于可持续发展也有不同的视角和追求,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经济增长,注重规模和效率,追求弱可持续性;而生态经济学强调发展,更重视分配和公平,追求强可持续性。深刻理解这些差异,对于经济学本身的完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内容、性质,学术界有诸多不同的观点,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中国环境经济学界经过多年的探索获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提出环境资源论、环境价值论、环境生态论等五种理论,并对制订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保护所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探讨了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二者协调发展的机制、内涵,并提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方法,以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很不平衡。中国工业化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与生产力,真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保护、治理的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针对我国中国工业化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横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战略学和法学的新兴学科。构建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及其经济运行过程是否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至今还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提出由物质本源论构建起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广义物质变换理论基础;由社会发展构成要素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基础;由广义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转换、循环、代谢与平衡理论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理论思路。试图揭示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滕有正、刘钟龄等编著的《环境经济探索:机制与政策》(以下简称《探索》)一书,可以说是从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视角对环境保护问题给予了新的考虑。该书是一项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得到“李继侗生态与环境科学论丛”和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基金的资助,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探索》一书从阐述环境、资源、外部性、公共物品等环境经济学范畴的相互关系入手,说明环境资源配置理论的历史发展,重点分析政府调控、市场机制、社会制衡等调节机制作用于环境资源配置的优劣及其原因,分析法律、行政、经…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孝胜 《经济论坛》2004,(19):21-22
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1994年3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l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国将实施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对于占全国陆地面积71.7%、总人口为3.5亿的我国西部来说,在人口素质低下、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落后的条件下,探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盛行而逐渐形成的理论热点-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理论框架的意义根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含义,探讨并提出了农业可待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实验方法在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研究中日渐兴盛。在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中,经济学实验主要研究社会困境和合作行为,包括体现社会困境的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以及测试那些用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制度安排和研究资源环境问题中的个人评估等等。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资源环境问题的实验经济学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还需要拓宽研究范围,并加强对政策评价和交叠地带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环境产权界定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三大难题之一,如何使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必须对环境产权进行科学界定。环境产权是最广泛意义的公有产权,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产权与环境资源的侵蚀已经成为十分触目的现实。为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跨世纪的全民行动,必须对环境产权界定和环境资源保护作出理性思考,通过建立环境产权界定与环境资源监测的社会机制、网络化、国际化的环境管理体系,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为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交融提供了基本框架。本文拟对主要学科的理论演进进行初步归纳,并对其融合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资源、环境、生态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可持续发展观出发,讨论了它们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指出生态是生物资源(或称生命资源)与其环境的复合的系统的基本结构、形态、功能特征的总合。阐明在强自然主义或强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坚持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主义,才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人类与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资源环境问题与国内经济发展的态势,采取有效对策应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功能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对整个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的作用,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内在的并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内在属性相联系,适当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可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内在功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功能主要包括:有效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可以促进环境资源合理定价和有效配置、激励环境治理技术创新、促进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和收入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曾经默默无闻的中国,如今在世界上已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然而在这发展和前进的背后,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以及环境的严重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其融入经济建设等各方面建设之中。基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视角,在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现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对外贸易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