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顾客能力的角度,研究了共创价值的形成机理。基于对380名中国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顾客能力与顾客参与显著相关;顾客参与对共创价值和顾客信任具有促进作用;顾客信任对共创价值具有促进作用;顾客偏好在顾客能力影响顾客参与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顾客信任在顾客参与影响共创价值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管理实践意义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顾客参与、顾客满意、感知风险和自我效能感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顾客参与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机制模型.首先从顾客角度研究顾客参与行为,其次验证感知风险在顾客参与和顾客满意之间的作用,最后验证了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顾客参与对顾客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信息提供和顾客满意的关系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对合作生产和顾客满意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顾客参与和感知风险的关系具有部分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引导顾客进行信息提供和合作生产,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同时应该认识到顾客参与可以降低顾客感知风险,充分了解顾客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零工工作者工作自主性受到了较多关注。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数字时代零工工作者工作自主性对持续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制,构建“工作自主性-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繁荣-持续价值共创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分析来自外卖平台骑手的200份有效问卷数据,结果表明:零工工作者工作自主性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繁荣与持续价值共创行为,同时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繁荣正向影响持续价值共创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繁荣在工作自主性和持续价值共创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零工平台应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密切关注零工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和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顾客接触点高度多变,企业能否有效创新以满足顾客需求,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服务主导逻辑下,顾客角色已经由价值接受者向价值共创者转变,如何依托顾客参与价值共创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与知识基础观,探讨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顾客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与促进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24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正向影响企业双元创新;顾客知识转移在顾客参与价值共创与双元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促进调节焦点正向调节顾客参与价值共创与顾客知识获取维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品牌识别要素共创,探究顾客感知支持、共创体验与品牌认同的关系以及共创体验与自主感、胜任感和快乐感三个因子的关联性,并检验性别变量对顾客感知支持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分析发现:共创体验是自主感、胜任感和快乐感三个因子的二阶因子;功能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正向影响共创体验;性别变量对顾客感知支持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共创体验正向影响品牌认同。  相似文献   

6.
郜蒙  赵晓煜  赵云云 《技术经济》2017,36(12):30-37
在价值共创的背景下,从沟通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两种企业沟通策略——价值提升策略和成本降低策略。以虚拟品牌社区为背景,采用实验法实证研究了两种沟通策略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以及顾客感知公平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企业实施沟通策略能显著增强顾客的共创意愿,其中价值提升沟通策略对顾客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顾客感知公平在价值提升沟通策略与顾客共创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成本降低沟通策略与顾客共创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企业应通过广泛拓展沟通渠道、精心设计沟通内容等激励顾客参与企业的研发、生产及营销等活动,实现价值的共同创造。  相似文献   

7.
谭国威  马钦海   《技术经济》2017,36(8):55-60
利用对420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共创价值是如何影响顾客满意和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而如何作用于顾客忠诚和员工工作绩效水平的。结果表明:共创价值与顾客满意显著相关,并对顾客满意具有促进作用;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具有促进作用;共创价值与员工工作满意度显著相关,并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具有促进作用;员工工作满意度对其工作绩效具有促进作用;顾客满意与员工工作绩效显著相关,并对员工工作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员工工作满意度与顾客忠诚显著相关,并对顾客忠诚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迟铭  毕新华  徐永顺 《经济管理》2020,42(2):144-159
虚拟品牌社区是企业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的重要平台,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多是基于不同的理论从顾客视角出发探索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受到的心理动机和个人特征等因素的影响,鲜有从企业视角出发,探索治理机制对虚拟品牌社区中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本文立足交易成本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从企业视角切入,引入关系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关系质量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整合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1)契约治理机制只对知识贡献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而关系治理机制对知识贡献行为与顾客公民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关系质量在契约治理机制与顾客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契约治理机制与知识贡献行为、关系治理机制与知识贡献行为以及关系治理机制与顾客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研究结论可知,虚拟品牌社区一方面应综合运用契约治理机制与关系治理机制来有效地促进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以弥补单独运用某一种治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关系质量在虚拟品牌社区中促进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发现为促进虚拟品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商业模式创新是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的逻辑重构。以往研究将企业作为价值创造的核心,顾客作为价值消耗者,以收入成本差实现企业价值。该思路对创新目标与机制的选择具有局限性。通过分析价值共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提出在商业模式创新中应更加强调顾客的角色和作用。详细阐述了基于价值共创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以期为我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地位在实现个体价值和团队目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团队中地位威胁的影响对激发个体创造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210份企事业单位的有效样本数据,探讨地位威胁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内在动机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地位威胁负向影响个体创造力;创新自我效能感能够完全中介地位威胁与个体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内在动机调节地位威胁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客户价值的营销资源分配和关系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川 《经济与管理》2008,22(4):40-44
以客户价值和客户关系阶段二项指标为客户营销资源分配基准,结合客户关系管理的三项主要任务:新客户获取、高价值客户保持和危险客户赢回,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资源分配整体框架,以及基于客户关系管理三项主要任务的资源投入最优比例模型。根据对不同客户关系阶段特点的分析,应该采取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关系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晖 《技术经济》2017,36(11):101-105
总结了满足客户预期的4种基本机制,构建了基于客户预期满足的消费/采购决策模型。通过分析客户预期满足程度的跃迁、客户一票否决机制以及客户消费/采购综合决策机制,建立了三者间的关系模型,揭示超越客户预期策略优于简单满足客户预期策略,指出企业可从6个维度超越客户预期,且可结合行业和客户需求的特点细化各个维度,以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效用,提高客户的价值感知水平,使企业走出单个维度持续超越客户预期的客户价值感知边际递减、企业单个维度投入边际递增的怪圈。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视角,剖析虚拟组织知识资源获取、知识集成、学习能力、信任与持续创新能力的关系机制,构建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51家创新企业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知识资源获取分别对持续创新能力、知识集成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知识集成对持续创新能力影响显著,知识集成在显性知识资源获取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学习能力和信任显著调节知识资源获取对知识集成的正向作用,且显性知识资源获取与隐性知识资源获取随着企业间学习能力与信任度的提升,通过知识集成中介对持续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CRM环境下面向产品创新的关键客户知识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企业和客户的交互视角,本文分析了客户知识的内涵和关键维度,提出从客户知识价值、客户的知识交流意愿和企业的客户知识吸收能力三个维度识别关键客户知识源:客户知识价值反映了客户的知识所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客户的知识交流意愿反映了客户与企业沟通、交流信息和知识的愿望的强弱;企业的客户知识吸收能力就是企业获取、消化、转化和开发客户知识,并把客户知识运用于企业决策的能力。本文所建立的关键客户知识源识别体系兼顾了企业和客户双方视角,体现了客户知识共享的自愿、公平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万文海  王新新 《技术经济》2011,30(12):101-110
首先介绍了在价值创造中顾客作用理论的演化过程;然后归纳、分析了共同创造价值理论研究的两种范式及其内容,并做了简要评析;最后阐述了共同创造价值理论尤其是消费创造价值观点对传统价值理论以及管理实践的冲击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金淳  殷广杨  李瀛 《技术经济》2020,39(2):15-20
服务质量和顾客忠诚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法宝,而私人关系作为中国企业管理中独特的要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提升服务企业绩效及丰富相关管理理论十分重要。本文以服务行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服务质量、私人关系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服务质量和顾客与服务人员私人关系都正向影响顾客对企业的忠诚,企业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顾客与服务人员的私人关系,在企业一致性高的情况下,顾客与服务人员私人关系对顾客对企业忠诚有更大的影响。这些发现对于提升顾客忠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有助于丰富中国情境下的本土化理论。  相似文献   

17.
孙新波  孙浩博 《技术经济》2022,41(11):152-164
本研究以“探索数字时代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为研究问题,以海尔智家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动态能力、资产编排与资源协奏组合视角,使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解析了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实现机理。研究结果:①在动态视角下剖析了商业生态系统发展扩张、不断利用资源建立领先优势的过程路径,明确了个体、组织、系统层面的价值共创类型细分,构建了数字时代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理模型。②探索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存在的协同演化关系:资产编排补充了资源协奏对资源的感知过程,动态能力填补了资源协奏对环境的感知过程,三种视角嵌套耦合共同完成了商业生态系统资源-能力-价值的动态创造过程解释。③数字技术与数据资产重新定义了资源与能力,拓展了资源协奏在数字时代的适用范围。本研究为数字时代商业生态系统管理资源以实现价值共创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