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融资结构宏观经济效应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琼 《财经论丛》2002,(4):47-52
我国银行私营部门信贷和股票市场规模对经济增长均有显的负效应,但能显促进储蓄率的提高。股票市场流动性能促进广义技术进步率提高,但对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储蓄没有明显作用。我国应该控制股票市场规模扩张,而加强股票市场流动性。银行部门应该加强公司监督和风险管理,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导致股票流动性下降,分析师跟踪会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股票流动性产生影响,能有效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股票流动性的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企业分析师跟踪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流动性的正向调节作用更显著。研究一方面丰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股票流动性的研究文献;另一方面为如何提高股票流动性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美元潮涌”以及内部货币存量急剧放大的双重压力下,泛滥的流动性正使中国成为全球流动性的泄洪区。周小川行长的“引流入池说”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各类解读,也把中国流动性管理的重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如何疏导流动性不仅关乎中国经济稳定,更关乎中国经济长远。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过剩不是股市上涨主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徐放 《新财富》2007,(4):18-21
促成2006年中国股市牛市的主因并不是所谓流动性过剩。相反,与中国股市处于熊市的前几年比较,2006年的流动性实际处于收缩状态,而不是扩张。认清了这一点,对于我们判断未来股市发展趋势至关重要。央行如果在未来继续采取如小幅加息等货币政策来收缩流动性,并不会改变国内居民出于资产配置的目的而继续持有或者增持股票,而未来中国外贸顺差的变化也不会改变中国股市的趋势。左右中国股市下一步走势的仍然是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盈利。如果企业盈利继续超过预期,那么无论是放松还是适当收紧流动性,牛市还将会继续。如果企业盈利低于预期,那么不论流动性如何泛滥,股市一定会掉头向下。流动性不是推动中国资产价格重估的力量,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业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财经界(学术)》2007,(7):108-109
今年第一季度以来经济高增长让人们担心中国是否会出现通胀率攀升和经济过热的局势。来自价格和货币供应方面的证据表明,中国经济并未过热。当前,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此消彼长,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开始转变。而通过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未来两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逐步得到控制。中国经济正在转向,但是外贸盈余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仍是当前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是指一个过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这个阶段,经济的发展要求冲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进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流动,从而形成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状态。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趋势一、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设施、信息网络被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信息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是具有共享性和流动性的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共享性和流动性在全球范围内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光纤通信网络和卫星远程通信等技术创…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过剩指经济体系中资金充裕,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一、流动性过剩的表现首先表现为货币供应量过多。2000-2007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7%、15.9%、17.1%,货币资本非常充沛。同时,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快于实体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不同性别的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进行分析,文章使用了2006年和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通过构建收入转换矩阵,比较了不同性别收入流动性水平及收入流动性结构。发现从全国来看,收入向上流动低于向下流动;从性别来看,女性收入流动性高于男性,而男性的收入向上/向下流动比率高于女性。得出全国范围内的收入流动不利于多数人经济地位的改善,且考虑了收入流动性之后,静态性别收入差距会变大的结论,最后从收入流动性的角度,就如何改善性别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财富》2009,(3):24-24
从经济形势来看,欧美依然严峻,中国相对乐观,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情况更远强于欧美。但是,影响中国未来的因素仍然很多,经济复苏和转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由于信贷“大跃进”,经济基本面出现改善预期,也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但经济基本面能否由此出现明显改观,各大投行有不同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流动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流动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经济没有了通货紧缩压力,而是在金融资产、房地产价格持续高涨的状况下,迅速进入了通货膨胀阶段.从本质来看,中国的通货膨胀和资产膨胀压力是根源于人民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导致流动性膨胀的后果.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角度,对于此类货币冲击问题存在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价格改革是构建更加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届年会围绕“价格理论创新与重点领域价格改革”这一主题设立了三个平行论坛,围绕“数字化转型与价格形成机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广义价格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价格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届年会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需更加重视数字经济为市场定价增添的新要素和新特点,着力推进重点领域价格监管和价格调控。价格改革要在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配置效率,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畅通经济循环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进步,国际市场各项规则体制的建立完备和要素流动的壁垒降低,要素中尤其是资本和技术要素的流动性增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要素分工的趋势显现。要素流动、重组、分工与合作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的融合方式和运行机制,在要素扭曲与要素集聚的推动下,演化成全球经济失衡格局。  相似文献   

13.
高涤陈 《财贸经济》2007,(3):126-126
经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的洗礼,中国呈现给世界的是一幅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崭新图画。贸易流动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缩影,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模式研究的全息载体。中国人民大学谷克鉴教授所著《中国的经济转型与贸易流动——基于制度和技术因素的理论考察和计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一书,从制度和技术的双重视角全方位地透视经济转型期中国贸易流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在对全球55个主要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人力资产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综合指数排名第38位,位于第三梯队;人力资本存量(包括教育性人力资本、健康性人力资本和流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健康性人力资本与流动性人力资本存量之间,以及教育性人力资本存量与健康性人力资本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育性人力资本与流动性人力资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应通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理念、加大对医疗保健的投入、形成良好的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研究和知识共享机制、重视劳动者的健康质量、构建顺畅的劳动力流动市场等途径来提升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水平,从而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人力资本支持。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学术)》2011,(23):63-63
目前中国经济,除了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化之外,存在着两大症结——银行去中介化和经济去实业化。这两大症结不除,经济很难回到双位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目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其原因是由于资源配置不当 ,要素内部流动受阻 ,要素组合的空间连续性和时间持续性中断 ,使自觉创新不足。引进客户经理制将改变中国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的作用机制 ,可以改善商业银行要素内部流动性的服务观念、服务方式 ,降低资源组合成本 ,使要素组合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经营环境逐渐恶化,紧缩性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应凸显,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国际油价高开,劳动力成本上升,信贷成本提高等因素,实体经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前两年为刺激经济累积了过多的流动性,现在大规模收紧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
何平 《北方经贸》2009,(7):82-83
资金的逐利性和流动性,决定了它必然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流动。在全球经济危机蔓延、未来经济走势扑朔迷离的情况下,更应当关注异常资金的跨境流动的渠道,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并加强防范,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经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9.
高善文 《新财富》2009,(2):26-27
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经历最寒冷的严冬,资本市场所承受的变数之多、考验之重史所罕见。乐观的原因包括强大的政策推力、宽松的流动性,悲观的理由源自企业利润在GDP的占比、存货出清的反复……无论如何,预见中国经济将以何种方式复苏和转型,是研究者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税收竞争理论来源于政府间流动资本的效率问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税收关系的发展具有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对区域经济下的国际贸易税收竞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