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尊国  顾金鑫  陈颖 《财经研究》2022,48(1):93-107
"倾斜性"政策对各区域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于这些区域政策,地方政府会更积极地介入经济活动,其对生产部门结构变迁的冲击具有时空异质性,这为讨论南北发展分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线索。因此,文章构建了"倾斜性"政策、两部门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均衡模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2003-2018年277座城市高维特征分阶段开展实证分析,并使用因果森林估计了"倾斜性"政策的异质性处理效果,经由省份聚类解决算法的"过拟合"问题以及用岭回归和社会网络分析等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1)旨在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政策在南方地区的效果优于北方,尤其在2012年以后,效果更明显。(2)"倾斜性"政策会提高欠发达地区不可贸易部门的份额,引致长期生产率提升速度比可贸易部门更缓慢,尽管这种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但北方城市相对更严重,这是南北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考虑到传统区域政策的异质性和不可持续特征,未来区域政策的重心应侧重于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企业的贸易参与度。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缩小“东西差距”的区域政策目标不是一个效率与公平的简单顺序选择问题。持续提升东部区域经济效率是中央区域政策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推动“三大泛经济区”建设及协调发展是通过经济区“内化”(缩小)“东西差距”的区划区域政策目标选择,政府推动公平实现的主要“平台”是规划和提供公共品。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增长极扩散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缩小区域差距,不少地方实施了产业转移政策,试图推动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效果不甚理想。该文从产业转移政策及其有效性入手,探讨了产业转移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目前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的意图是通过弱化要素流动壁垒、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从而提升居民获得感。本文从交通互联互通、行政壁垒弱化、经济合作和劳动力流动四个角度构建政策措施指数,从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和改善居民获得感两个层面研究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政策在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可对等地提升居民获得感,行政措施是提升居民获得感的主要政策措施。(2)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是居民获得感提升的客观基础,区域一体化政策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具有异质性。(3)区域一体化政策中的交通措施和行政措施通过引导资本形成扩散效应能显著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是提升居民获得感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000~2003年表征区域经济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高的贡献度,但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小于发达地区,由此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认为欠发达地区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就必须制定积极的技术创新赶超战略,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交通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创新性地采用卫星灯光数据构造了省内地区收入差距指标,依托2003-2017年中国266个地级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考察了高速铁路的运营对省内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铁的运营有利于缩小省域内外围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在进行了一系列识别性假设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其内在机理在于,高铁改善了外围城市的市场可达性,提高了外围城市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承接能力,从而有助于省内收入差距的收敛;高铁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还会随着城市所在城市群的发育水平而有所区别,随着城市群发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铁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会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规律。结论为高铁改善经济福利提供了相关证据,同时也为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政府作用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长期存在,并有逐渐拉大的趋势.区域经济理论认为,政府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国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通过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投资重点的倾斜等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收入差距引起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根据1990-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结果,以2004年为分界点,2004年之前的收入差距对粮食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粮食安全状况将全国各省分为四类区域,欠发达地区粮食增产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关系最明显。应重视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在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以促进当地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化的新趋势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杰  赵浩  郭锐 《经济地理》2022,42(1):1-11
区域发展差距是经济地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把握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和成因,是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沿海与内陆区域经济差距有所减缓,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呈现有所扩大的趋势;城市群之间、欠发达区域之间等南北方同类型区域间差距全面拉大;城乡差距普遍缓和,经济发展越落后地区的城乡差距依然越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边境省份和邻近国家之间,我方超前发展普遍加快。进而讨论了产生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的原因,针对我国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包括:近期,把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适应南北差距扩大的规律,激发南方发展的动能,使之为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按照打持久战的部署,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应将扶持相对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区域政策的重点;面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以解决新基建"嫌贫爱富"为抓手,扭转区域创新能力在我国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持续扩大的格局,激发创新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0 ̄2003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水平所存在的地区性差异。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高的贡献度,但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小于发达地区,由此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欠发达地区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就必须制定积极的技术创新赶超战略,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经济现象。各国的国情不同,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差距的程度和产生原因也有所不同,因此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选择和具体措施也有所不同。我国幅员辽阔,欠发达地区的情况迥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差距。总结国外采取的一些有效的经验和措施,对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会导致显著的收敛效果,但国外的经验研究表明,有些国家的区域间劳动力迁移缩小了地区差距,而有些国家劳动力迁移反而扩大了地区差距,对这一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的矛盾(“迁移谜题”)目前还缺乏很好的解释。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通过引入资本的外部性、劳动力的不完全流动性以及城市经济学中的拥挤效应,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证明了由于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区域间的劳动力迁移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这主要取决于资本的外部性和拥挤效应的相对大小,以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技能差异,从而为“迁移谜题”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说明劳动力流动并不一定能自动缩小地区差距,因此政府必须采取进一步的积极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而设立的综合功能平台,其设立的政策效果有待检验。基于2002—2018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新区政策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识别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其推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减弱。(2)在东北和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内陆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沿海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3)无论国家级新区设立在“省会及以上城市”还是“其他城市”,对周边城市均存在“虹吸效应”,其中又以设立在“其他城市”的国家级新区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更显著。(4)跨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要优于单一行政主体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为国家级新区未来布局和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广东区域差异变动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2000年以来广东的区域差异变动趋势与特点,并对广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异方面所实施的区域政策进行初步评估。研究表明,广东省总体上仍呈现非均衡发展的特点,但省内区域均衡发展的力量正在逐步累积和壮大,尤其是2003年之后,这种力量已逐渐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力量势均力敌。省内各区之间的差距仍主要表现为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之间。欠发达各区的发展速度以及区域差异变动模式则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东欠发达区、市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不同造成的。而上述变动过程又与广东这一时期的区域政策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投入明显偏向城市的政策使城乡基本公共福利存在着巨大差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公共福利供给有所改善,但城乡在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基础公共设施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在我国公共福利分配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财力大小的不同等因素是导致我国城乡公共福利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在理论层面无论是将外流劳动力归入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单纯的劳动力流动都未熨平收入差距,反倒拉大了差距。这与国内现有研究以及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形成了典型的悖论。本文认为发达地区在劳动力流入后的技术扩张、欠发达地区在劳动力外流后的技术存量因子、外流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回的劳动报酬比等因素构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变量。实证研究也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收入差距的理论推导,并发现库兹涅茨效应目前在我国并不显著。因此,需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宏观政策,尤其偏向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加大对农村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推进公共福利均等化等多重渠道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企业跨地区投资、兼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发达地区企业跨地区投资、兼并既能通过追求微观经济利益实现效率目标 ;又能通过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公平目标。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重点分析了发达地区企业进入欠发达地区投资、兼并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 :增加欠发达地区有效投资、提高存量资本利用效率、催化其制度变迁、实现各区域乃至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提出了中央政府为促使发达地区企业在欠发达地区投资、兼并应采取的主要政策  相似文献   

18.
欧盟基金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配合欧盟区域政策实施过程中,欧盟基金作为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对于支持欧盟内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结构调整、就业增加和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差距、加强经济体的竞争力和凝聚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欧盟利用基金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给我国以很多启示,如集中明确基金投向、整合资金重新设置基金项目、把单纯援助转为促进受援地区的自主可持续发展、通畅基金申请及使用渠道、建立科学规范的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发挥基金工具与贷款工具的配合作用以及加大基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已经成为经济强省,全省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举世瞩目。但是,由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人民生活差距较大。地处粤东西两翼的七城市同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他们的城市特征和发展水平相近,常被作为两个经济整体来进行比较。利用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粤东西两翼七城市之间的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进行比较,进一步了解东西两翼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为促进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小区域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碳排放约束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2021,41(6):57-67
基于EBM超效率模型、核密度估计及GML指数分析方法,在考虑区域碳排放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研究2008—2017年长三角地区27座中心区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并对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整体效率严重偏低,且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效率普遍低于经济次发达地区;(2)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效率出现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且城市间差距逐渐拉大;(3)各项投入指标的整体冗余率偏高,碳排放的冗余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效率损失也存在较大影响;(4)城乡融合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变动趋势有所改善,且主要得益于驱动城乡区域技术进步因素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高效、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