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较早聚焦并证实了中国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低开高走”现象,与国际主要股票市场相比,这一现象在中国股市尤为突出,并显著影响着资产的预期收益。本文从交易制度和投资者行为视角对此进行了解释,并运用2006—2019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经分组检验和Fama-Macbeth回归等方法分析,研究发现:(1)“低开高走”是我国股市最为常见的价格行为,与股票的预期收益呈显著负相关;(2)T+1交易制度是“低开高走”现象长期存在的基础,“低开高走”对预期收益的负向影响无法完全由反转效应解释;(3)“低开高走”主要由异质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所驱动,投资者情绪的作用不甚明显。本研究拓展了资产定价的研究视角,并为完善中国股市交易制度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频交易——国内证券市场的明日之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国内股票市场T+1交易制度的限制,投资者目前最为关心的仍然是以日为单位的短线、中长线投资机会,对日内交易机会关注甚少。不过随着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股指期货等创新产品的推出,融资融券信用交易模式的实行,投资者已经可以直接或变相的实现T+0交易,攫取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8)
回顾了我国境内股票交易制度的演变历程,借鉴美国和我国台湾的日内回转交易制度,提出我国A股可考虑对信用账户和普通账户都实施"T+0交易、T+1货银对付"的交易结算制度,同时结合涨跌幅限制、交易频率限制等相关措施,不仅有利于促进多空制衡、体现市场公平性、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同时也加强市场风险控制,有利于抑制市场过度投机。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我国股票市场于1995年开始执行与国外主要市场有着显著差异的T+1交易制度。20多年以来,该制度的有效性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利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T+0和T+1制度的股票市场,并利用收集到的市场层面和个体行为层面的数据对这两种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T+0制度,T+1制度保护的并不是中小投资者,而是大投资者。而且,T+1制度显著减少了市场的成交量,不但不能明显地降低市场泡沫,还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研究还进一步发现,T+1制度还保护了具有较高风险偏好水平的投资者,避免了这类投资者的频繁交易。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期权定价模型对可交易性折扣进行了建模,提出了可交易性价值转移假说,对限售股解禁的价格效应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限售股解禁事件对股票价格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根据可交易性折扣模型,随着限售期的逐渐缩短,流通股的可交易性价值将减少,限售股解禁实质上是一个可交易性价值从流通股向限售股转移的过程;(2)限售股解禁事件导致的累计异常收益主要形成于解禁前,并且呈现出显著的、稳定的、持续的下降趋势,而在解禁后略有回升;(3)较高的新增流通股相对比例、股价套利风险以及限售股股东减持意愿将加大限售股解禁事件对股票价格的负向影响。文章为限售股解禁导致的股票定价异象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限售股解禁前的股票资产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研究结论对于投资者把握股价趋势、优化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有证据显示,交易者的异质性行为导致美国股市中不同特征的股票收益或者来源于日内收益或者来源于隔夜收益,表现出日内—隔夜争夺现象,利用这一现象的日内—隔夜交易策略能够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考虑到中国股市实行T+1交易制度限制了这种交易策略的适用性,本文用大连商品交易所六个有代表性的商品期货品种对这种日内—隔夜交易策略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商品期货价格变动存在日内—隔夜争夺现象。第二,针对该现象设计出的日内—隔夜交易策略可以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第三,考虑市场状态的增强型日内—隔夜交易策略可以获得非常显著的更高收益,能够完胜买入持有策略。第四,扣除交易成本后,增强型日内—隔夜交易策略仍然能够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沪市A股和B股指数日内振幅数据,实证研究了"T+1"交易方式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B股市场,实行"T+1"交易后振幅的均值都减小,表明"T+1"交易方式有助于减小股市的波动.在GAPCH模型中,虚拟变量dt的系数值为负,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显著,说明当实行"T+1"回转交易制度后,股市的波动性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市现行的T+1交易制度对于中小投资者以及整个股票市场来说都存在诸多限制和弊端。本文通过对T+1和T+0两种交易制度的比较,分析了一些对T+0交易制度造成误解的原因,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我国股市应当采用T+0交易制度的理由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2017,(5):189-202
金融市场归根到底是人的市场,金融市场异象与人性紧密相关。情绪反馈和交易诱导是金融市场中最为普遍的现象,既是人性的体现,也会对资产价格行为造成显著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投机者对具有反馈交易特征的非理性投资者进行信息推断和交易诱导的情绪反馈模型,对投机者的需求函数、资产价格的稳定性及时间序列特征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投机者同时具有套利需求和投机需求,当市场中"噪音"不足时,投机者会主动地制造"噪音",诱导非理性投资者;(2)投机者对非理性投资者的诱导行为可导致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3)基本面交易者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并决定了不同市场动量的强弱。本研究为理解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操纵行为和复杂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量化交易开始得到应用与发展.量化投资策略不仅使得投资者更合理地选择投资对象,而且通过量化投资模型及时了解市场波动,以获得超额收益.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量化投资交易策略的应用展开研究.本论介绍了实证研究涉及的相关模型,重点分析了期货交易中量化投资策略,运用系统中特定模型分析量化投资模型在股票交易中的应用,并分析如何构建投资出组合,以实现在赢利率、胜率和回撤幅度等方面均较为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研究——来自台湾股市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台湾股市数据,主要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参照Kaniel et al.(2008)构建了个人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以反映投资者股票交易的强度。采用这种交易不平衡性指标来构建投资组合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首先研究个人投资者交易和股票的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分析投资者的交易策略,然后研究个人投资者净交易的收益预测能力从而分析个人投资者交易的信息含量。本文研究发现:台湾股票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采用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表现出很强的处置效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的信息含量不足;个人投资者交易中的盈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过度反应和价格冲击。文章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税收监管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性关联交易规模及市场价值的影响。2009年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这意味着税收监管的加强,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发现:(1)《办法》颁布后,上市公司经营性关联交易水平显著下降;(2)《办法》颁布时,公司股票价格显著上升,而且经营性关联交易越多的公司股票价格上升的幅度越大。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税收监管,减少了上市公司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关联交易行为,改善了公司治理,提高了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济研究》2018,(3):110-125
有关卖空约束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已有文献尚未解决卖空交易与股价变动之间互为内生的问题。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独特的转融券制度为纯外生变量构造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计量方法研究卖空资产供给增加对收益率变动、股价高估程度和收益率风险特征非对称性的影响,发现卖空约束减少后,股价波动性和极端负收益的发生频率均上升,同时,转融券股的日均异常收益和累计异常收益均显著低于非转融券股,而且投资者信念的异质性程度越高,转融券股累计异常收益低于非转融券股的幅度就越大,另外,市场下跌时转融券股的β系数上升而上涨时β系数则下降。结果表明,卖空交易既可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减小市场风险的非对称性、完善价格发现功能并增强市场稳定性,也可扩大股价波幅、加剧市场暴跌并诱发市场危机,因此监管部门只有不断完善卖空机制等交易制度并严格执法,才能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奠定坚实的资本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EKOP模型,从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向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在信息公告前后知情交易行为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知情交易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公告期间普遍存在,在信息公告前期最为严重.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向的变化对知情交易概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超额收益与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向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向对知情交易概率和超额收益都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揭示了机构投资者是知情交易行为主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跨国并购交易成败的影响,以及异质国际经验对制度距离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1992—2012年我国505个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样本,实证检验了本文的假设,结果表明:第一,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距离能显著提升跨国并购交易的成功率。第二,一般国际经验对正式制度距离和交易成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第三,跨国并购经验对正式、非正式制度距离和交易成败存在显著负向、正向影响关系。研究认为:第一,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距离越大,收购方获取异质性的技术、资产等也越多,从而越可能达成交易。第二,一般国际经验能缓解正式制度距离产生的交易成本,并发挥正式制度差异的优势。第三,跨国并购经验不利于收购方应对正式制度差异的挑战,但有利于收购方处理非正式制度差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岑维  童娜琼  岳琳川 《金融评论》2015,(2):28-42,124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本文对我国市场内部人交易获取超额收益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监管政策下,信息优势导致内部人买入本公司股票可以获取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而披露研发费用的企业,由于更严重的内部人信息优势,导致内部人交易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但投资者关注可以有效降低内部人信息优势,减少内部人交易的异常收益水平。并且,投资者关注可以减弱内部人由于研发行为的信息优势带来的内部人交易超额收益。本文的发现,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加强内幕信息管理,建立防控打击内部交易综合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主流的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为基础,逐渐发展了一个以交易费用、交易收益、交易利润或交易效率为核心变量,以制度变迁主体追求潜在利润最大化为动力,通过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过程的动态分析从而研究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当假设制度变迁主体都同质时,可以从这个制度变迁框架中抽象出主体理性、利益结构、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制度约束等关于分析制度变迁的关键变量,以这些变量为基础可以构建一个以同质个体决策为基础的制度变迁模型。这个模型将为制度变迁的理性选择分析、演化变迁分析和博弈演化分析的统一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不确定性与股票流动性有何联系?该联系受哪些因素影响?本文充分考虑内幕交易者的特征,为两者构建了理论模型,并结合沪深A股的数据证实:(1)市场不确定性越大,持股的风险越高,这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意愿,对流动性造成负面影响;(2)大宗交易制度将常规交易与大宗交易分离,减小了市场不确定性对个股的冲击,使"不确定性—流动性"关系减弱;(3)融资融券为资金或头寸短缺者提供了交易的可能,因此个股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更大,"不确定性—流动性"关系更强。文章为"当局积极干预证券市场、维持市场稳定"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区别于国内以股票价格为对象揭示IPO股票特征的研究,文章以投资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IPO股票上市初期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差异。IPO交易研究是目前IPO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文章利用沪深股市2002年IPO股票的账户交易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中国IPO股票上市首日的高成交量与高换手率由投资者逐利行为造成;在上市后3日的交易中,个人投资者由于资金限制和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等原因,对股票收益的判断能力明显弱于机构投资者,在交易中被机构投资者所利用。  相似文献   

20.
交易机制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检验了交易机制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在开盘交易采用集合竞价 ,收盘交易采用连续竞价的条件下 ,比较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1 0只股票开盘收益与收盘收益的行为。结果发现 ,开盘收益比收盘收益具有较大的离差 ,更偏离于正态分布 ;在序列自相关上 ,开盘收益表现为负 ,而收盘收益表现为正。从而本文得出结论 :交易机制对股价行为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