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河南省的农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作物产量明显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本文将立足大豆种植,探讨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大豆品种——抗除草剂大豆。抗除草剂大豆是一种转基因品种但在我国还没有开放种植。结合我国抗除草剂大豆的现状,影响我国抗除草剂大豆的种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大豆市场的分类、消费者购买意愿、国内自行生产与进口之间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生产者的意愿。我国目前大豆产业面临困境,假如我们能科学检测抗除草剂大豆,并将其推广,那么我国大豆产业能很快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3.
大豆在我国较为常见,属于经济型农作物,常见于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使大豆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提升了大豆在农业产业中的地位。但部分农民群众在进行种植过程中未能掌握先进的技术,造成大豆病虫害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本文从现阶段大豆栽培技术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探索大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与水肥管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是我国优质大豆三大主产区之一,在我国大豆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耕种面积广阔、气候适宜、降水丰沛等自然条件为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文章基于当前吉林省大豆产业整体效益不高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严重依赖进口、价格不可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豆种植比较收益低、机械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相应地提出了促省内大豆立足国内顺应国际市场发展的对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大补贴种植力度,同时将新研发培育的大豆良种以及农机具的购置均纳入补贴范围之内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贸易物流方面,聚合省内大豆产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型人才,与阿根廷、巴西等友好大豆贸易国加强交流互助,参股当地大型加工企业,在当地租赁土地兴建工厂形成一套能在国外种植或者指导大豆生产的支持系统体系;技术改进方面,提高大豆种植机械化水平、发展智慧农业实现精准化种植、精细化监控与管理各项生产指标体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振兴吉林省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大豆振兴计划是我国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的一个重要举措,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要稳定恢复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主要是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引导农民扩大大豆种植。第二,在科研上加快优质、高产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大豆需求量更多更高.文章认为,提升大豆种植质量与产量,需要对大豆种植栽培技术与管理技术进行探析,强化种植管理.  相似文献   

7.
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相关实践,当下我国种植的整体水平并不是很高,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农业部门应当投入大量的精力对种植技术进行开发,并且合理有效地解决农业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实践,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锐减,进口急剧增加,大豆生产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为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倡导和支农作用,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落实进一步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的精神,农发行下发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种用大豆收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从2003年9月起在部分地区新开办种用大豆收购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9.
2019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大豆振兴计划,在大豆种植、研发端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使得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所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有所增加,国产大豆供给水平有所提升。但只在种植端发力显然还不够,还需要充分发挥加工环节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解决种植环节大豆振兴后"出口"问题,促进大豆全产业链的振兴才是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在对加工主体的重要性进行剖析的同时,也在促进大豆产业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阿荣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旗县,全旗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农业,而农业的收入主要靠种植大豆,因此有人形象地说全旗的经济就是“大豆经济”。每年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全旗耕地面积的80%,一般为240万亩左右。这些年由于连年种植,不可避免地造成很大面积的重茬大豆和迎茬大豆。随之而来的大豆病害和虫害较为严重,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制约着全旗经济的发展。为缓解这一问题.保护和发展大豆生产,1994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大豆生产基地工作组引进了北京农业大学的大豆种衣剂拌种新技术.经过试验和小面…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作物,其产量最大、用途最广,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齐齐哈尔地区地理位置优沃,适合玉米种植生长.近几年,玉米种植成本越来越高,收益不容乐观.因此,本文以齐齐哈尔地区180个种植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该地区玉米种植现状、成本收益构成变化等,以探寻控制成本、提高收益的有效途径,为农户科学...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升值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以大豆为例的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研究以大豆为例估算了人民币升值所致的大豆宏观经济损失及种植大豆的农民福利影响 ,探讨了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农业经济方面的农产品进出口、国内农产品供需关系、农产品价格、农产品生产规模和农民福利方面的农产品收入和农业就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冲击。如果人民币汇率降低 1 % ,以 2 0 0 2年数据为基础估算大豆净进口量理论上增加 1 2 0 8.48万吨 ,理论上会导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压缩 95 75 .93万亩 ,所致宏观层面大豆净产值损失理论估计达1 .95亿美元 ;农民福利方面 ,会使 31 1 5万种植大豆的农民面临改变生计的风险 ,理论上每个种植大豆的农民大豆收入将减少 38.0 0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我国大豆种植锐减、进口攀升和自然灾害加重的背景下,摸清我国大豆种植时空分布特征、风险费率对制定大豆种植和保险政策,保障大豆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依据1978—2016年全国省级大豆播种面积、产量、单产及进口等数据,基于风险损失和产量分布模型,运用数理统计、直线滑动平均模拟法和单产分布模型模拟推导法,分析全国大豆种植的时空分布变化,评估相应的生产风险并厘定各地大豆农业保险费率。[结果] 1978—2016年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大豆种植,1998年后,仅青海未种植大豆,东北和黄淮海地区一直是我国大豆主产区。2005年全国大豆达到最大播种面积959万hm~2,随后锐减,2015年仅为2005年的67.8%;产量变化趋势和面积变化趋势一致;平均单产为1 153 kg/hm~2,呈现出上升趋势。大豆进口逐年增加,2016年大豆进口总量8 391万t,创历史新高。全国大豆发生灾害风险的平均频率为27.24%,西藏、宁夏、陕西发生灾害风险的频率较高,各地呈现出轻灾(18.24%)中灾(5.74%)重灾(1.95%)巨灾(1.30%)的特征。全国大豆种植的平均费率为4.40%,陕西、河南、安徽、辽宁、吉林和内蒙古大豆种植大省的费率较高,而黑龙江大豆种植的费率则较低,为3.72%。[结论]我国大豆种植结构需要调整,在大豆种植大省,如陕西、河南、安徽等,降低种植面积;在保持黑龙江大豆种植优势的同时,发展河北、山东等低风险地区的大豆种植;在开展大豆农业保险时,实行地区差异化费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而美国是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研究美国大豆种植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其变化趋势,为我国大豆生产提供重要参考,降低我国对美国转基因大豆的依赖程度,有利于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美国农业部提供的NASS-CDL计划数据和美国大豆生产的农业基础数据,利用ArcGIS ...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与消费的持续发展,优质粮食需求不断加大,通过专业栽培技术开展马铃薯有效种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对发展地区农业经济和缓解粮食需求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确保马铃薯正常生长,提升现代农业科技的生产力,科学种子、科学施肥才能为丰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马铃薯的种植情况进行相应的介绍,并分析了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改善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的种植水平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应该加强对玉米种植进行的研究,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种植之中,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而提升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本文先对高产玉米的种植技术要点展开分析,并针对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提出解决措施,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锐减,进口急剧增加,大豆生产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为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倡导和支农作用,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落实进一步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的精神,农发行下发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种用大豆收购贷款管理暂行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粮食作物,在我国主要用于粮食供给和工业原料。随着我国种植业的不断发展,玉米种植技术也越发成熟,诸多玉米种植新技术的应用,让我国玉米种植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进程。本文简单阐述了当下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技术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作用,促使玉米种植效益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对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隋唐时期(581—907 AD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关键时期,江苏淮北地区又地处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碰撞的关键地带,研究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可以透视隋唐社会的发展演化状况。本文基于连云港孔望山墓地的农业考古研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探究了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的农业经济状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延续了自大汶口早期(6300—5600 BP)就形成的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形成了“稻、粟、黍、小麦、大麦、大豆”六种作物共同种植的农业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水稻、小麦和粟的种植在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中位居主要位置,而大麦、黍和大豆作物的种植仅位居次要位置。隋唐时期的气候变暖、均田制度的实施、田制与赋役制度的调整是促使江苏淮北地区农业经济繁荣发展并延续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的主要因素。而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作物产量本身的差异是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先民选择以水稻、小麦和粟为主要作物进行种植的原因。本文为探究历史时期社会演变、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时期中国大豆增产潜力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中国大豆生产成本高、单产低,自给率堪忧,但是大豆在中国农业与食物系统中一直具有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大豆生产发展和产业兴旺对中国粮食安全、油脂油料安全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从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的演进与现实困境出发,分析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大豆增产前景,并提出了大豆增产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考虑到玉米等竞争性农作物种植对大豆生产的挤压,大豆种植面积在1.4亿亩的基础上再扩大的空间有限,但单产水平提升的潜力很大,因此,"十四五"时期,大豆增产的关键在于稳定面积、提升单产、提高大豆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此,应该完善大豆生产支持政策,提高大豆品种培育的科技投入,加快品种更新,推广粮豆轮作绿色种植制度,增强大豆供给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