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强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3):172-173
业务招待费是指纳税人为经营业务的需要而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必需的费用支出,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需的一项成本费用,但由于其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故《企业所得税法》对其税前扣除进行限额控制,所以企业应加强对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的合理筹划。  相似文献   

2.
李娟 《中国市场》2014,(26):42-43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事业单位为业务活动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接待费用。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支付的招待费用,可以列入管理费用。但是不少企业利用业务招待费政策上的盲区,进行个人消费,增加了企业成本负担。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业务招待费的管理方法,目的是降低企业资源消耗,并降低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3.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业务招待费按营业收入的规定比例据实开支。商业储运企业属于商品流通企业,但不是直接经营商品,而是靠租赁劳务服务获得收入,如按一般商品流通企业一样的标准提取业务招待费,显然不尽合理。  商业储运企业的劳务收入仅含各项费用支出,实际上相当于商业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毛利。而《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业务招待费按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储运企业按取得的劳务收入为基数提取业务招待费,商业企业以销售额为基数提取,两者基数相差约十倍左右,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也必然…  相似文献   

4.
基于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的节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务招待费是商业活动中,为了经营业务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由于长期以来企业滥用业务招待费的情况时有发生,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业务招待费在税前扣除的限额进行了调整,由此带来了企业实际税负的增长.本文主要从业务招待费的列支范围、扣除基数和扣除比例等方面展开分析,由此对企业节税的可行性及其措施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5.
《商界》2013,(6):26-27
业务招待费指的是企业为生产、经营的合理需要而发生支付的应酬费用,如企业经营产生的宴请、工作餐、赠送纪念品、参观开支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费等都算在内。中国人寿业务招待费居上市国企之首据2012年公司年报显示,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排名前十的均为国企,费用共计42.24亿元。中国人寿为14.18亿元,居上市国企首位。  相似文献   

6.
李丽新 《商》2013,(11):127-127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经常发生的费用,该费用在日常核算中会影响到当期的所得税,并受到扣除限额的限制,如何利用税法相关规定,找出平衡点,利于企业减少费用支出,达到节约资金、合理避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了联系业务或促销、处理社会关系等目的经常发生的业务费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改变了以前的扣除比例,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税法规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可在所得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所得税法发布以后,业务招待费的变化较大,对比新旧税法,该费用主要在扣除标准上发生变化。原税法采取限额扣除的规定不尽合理以及税务机关的监管难度大,是新税法扣除标准变动的原因。加强业务招待费的管理,应切实把握好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把握好业务招待费列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应酬费用。它是必要的,是企业正常运营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实在的支出,也是企业经费管理中可以扩大或缩减的一项。企业是国家经济构成中有强大生命力的一种经济形式,其对国家税收的作用不容小觑。所以,国家税法对其税前扣除有限定-按照当期业务招待费的60%扣除,但不超过年营业收入的5‰。本文结合中国电建具有代表性的2012年和2013年的营业收入和业务招待费展开分析,就中国电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难以划分个人消费和商业招待,招待费用超支严重和管理的劣势,如相关政策法规滞后等提出合理的内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这是《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最具影响的条款之一。很多大型企业的销售收入很高,按照原规定,一般不会出现业务招待费超支.需要纳税调整的情形。但是,根据新规定,企业发生业务招待费支出就需要作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1.
《商业会计》2002,(10):23-24
目前,许多企业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借款利息等项目经常发生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现象,导致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加重了企业税负。如何通过筹划,尽可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很多企业需要面对的课题。要进行这方面的筹划,必须准确掌握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对若干扣除项目,例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宣传费、利息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对限额扣除项目的筹划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应注意节约开支企业每年发生的各项费用应事先作好预算,除了考虑生产、经营的需…  相似文献   

12.
张子学 《商业会计》2012,(17):24-25
企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对其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各项活动进行合理谋划,可以达到减轻纳税人税负或者延缓缴纳税金的效果。本文从合理选择资金筹集、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业务招待费和长期投资等几方面,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关联企业计税依据调整方法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  相似文献   

14.
国家监察部、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最近发布一项规定,要求企业的厂长、经理每年向职代会据实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并向职工传达。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的各种费用。每年向职代会报告的内容包括:业务招  相似文献   

15.
徐蔚 《商》2012,(21):45-45
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改变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倡导厉行勤俭节约,这为企业进一步控制业务招待费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本文针对企业业务招待费超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业务招待费管理上存在问题的策略进行了浅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区分业务宣传费与广告费内容 (一)业务宣传费:是企业开展业务宣传活动所支付的费用,主要是指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支出,包括企业发放的印有企业标志的礼品、纪念品等。 (二)广告费:是指企业通过媒体向公众介绍商品、劳务和企业信息等发生的相关费用。二、注意业务宣传费与广告费税前列支标准 (一)业务宣传费列支标准:税法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包括未通过媒  相似文献   

17.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支付国内运费,在财务处理上全额列入当期“经营费用”。而税法规定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在外贸企业实际核算中未能体现。  相似文献   

18.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准予从收入中扣除的项目,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其中费用主要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即期间费用。费用可直接减少利润总额.费用的业务发生方式和过程不同对纳税会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所谓虚开发票,新的发票管理办法规定了几种情形:为自己或他人开具的与实际业务经营情况不相符的发票;介绍他人开具的与其实际业务经营情况不相符的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的二语实际业务经营情况不相符的发票。关于取得虚开发票问题,税企争议较为突出,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纳税人取得虚开发票可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二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取得虚开发票如何处理和处罚?三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取得虚开发票的处理、处罚是否应区分善意取得和恶意取得?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企业所得税法立法精神、相关条文和陆续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出发,结合新的发票管理办法、刑法的规定,分析取得虚开发票所得税前扣除、违法处罚和追究法律责任等问题,剖析取得虚开发票的罪与罚。  相似文献   

20.
<正>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支付国内运费,在财务处理上全额列入当期“经营费用”。而税法规定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在外贸企业实际核算中未能体现。如果外贸企业将国内环节发生的运费转移由供应商直接支付,并要求厂商将运费摊入商品货价开具增值税发票结算。那么供应商在结算时,将会由于开票而需多缴纳运费部分的增值税。假设供应商应缴增值税为X,运费为Y,推导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