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各种"掏空行为"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侵占的现象十分普遍,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文章主要是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来分析控股股东在实施利益侵占行为时会面临来自与其利益不一致的组织或个人的博弈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控股股东的制衡机制,提出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举措。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9,(18)
前人在研究股利政策的博弈问题时往往是通过构建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二人博弈模型或者控股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二人博弈模型来研究的。事实上,股利政策的形成是由多方博弈的结果。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构建控股股东、管理者和小股东之间的三人博弈模型来研究股利政策的均衡问题。但是,在目前的许多企业中通过多种手段减轻或者消除了控股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和管理者的目标一致,三人博弈就可以转化为二人博弈。本文采用博弈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股利政策的形成问题,围绕日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过程中存在的利益问题做出了分析,并从控股股东、小股东以及国家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就参与利益主体分为供给者,监管者和消费者,监管者分为上级监管者与下级监管者,并建立供给者与消费者博弈模型与上级监管者与基层监管者、消费者博弈模型。最后对结论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掏空"(Tunneling)是Johnson等(2000)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含义是指能够控制公司的股东为了自身利益将公司的财产和利润转移出去的行为。我国也出台了相应法律抑制控股股东掏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但掏空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依然猖獗,本文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现状,并与西方国家进行对比分析,从内部治理、法律原则、监管现状、制度环境等方面分析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报表性资产重组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这种财务报表的改善来"摘帽"、保配、哄抬股价或者保住上市资格,而不是为了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报表性资产重组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本文建立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行为与监管部门的行为存在相互依赖性,指出在存在寻租空间的情况下,应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再监管.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已经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中小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持股比例小,在与大股东的利益博弈中极易受到侵害。本文试从上市公司结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雷婕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163-164
在我国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在博弈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现状,即:小股东"搭便车"从中获利和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基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在博弈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现状,即:小股东“搭便车”从中获利和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基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可以看成由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和众多分散的中小股东构成.在股权融资中,大股东可以凭借其控股权剥夺中小股东利益,获得控制权收益.本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行为,给出大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条件,并就如何防止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振军 《商场现代化》2007,(26):336-337
本文通过建立会计信息失真博弈模型,从理论层面揭示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政府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动机及博弈均衡结果。并借助博弈分析的结论,给出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几点启示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会计政策变更、信号传递与代理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中,存在着全体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单层委托代理关系,而在股权集中的上市公司中,存在着大股东与经营者、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将会计政策变更作为一个可观测变量,针对股权分散和股权集中的两类上市公司,分别建立单委托、双重委托代理模型,分析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类上市公司中,将会计政策变更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机制写入激励合同,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肖海莲  胡挺 《财贸研究》2007,18(6):108-114
外部大股东一方面具有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利用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绩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诸多约束大股东侵占的机制中,公司声誉机制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机制。本文采用2004年12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侵占度和公司声誉制约机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公司声誉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此外,我们还发现法律环境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林海 《商业研究》2005,58(10):131-134
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遭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制度缺陷。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中不利于小股东保护。有四大缺陷使其通过各种途径小股东遭受侵害。为完善我国小股东保护制度提出五项建议:稳步推进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建立小股东对控股股东的权力制衡机制;加快董事会制度建设;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独立高效的证券司法体系,完善法律救济与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股市逐渐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股民入股,但随着股市结构及政策的变化,我国的中小股民投资收益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本文通过对中小股民投资收益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我国股民的收益分类以及股民具体的构成,从而对我国的股民结构和公司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对于培养高水平且持续稳定的分红上市公司也有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存在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大股东的利益输送通常会造成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进而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本文认为现金股利发放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是作为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此的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多少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不能对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转移现金进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的博弈分析及工作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翠华 《商业研究》2006,(11):97-101
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具体表现,是资本市场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规范投资者关系管理,从经济博弈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情况,证实了上市公司不完全公布信息的本质,并指出沟通是IRM的工作核心,介绍了沟通的最佳实施方法和IRM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7.
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性质的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显著高于民营企业性质的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进一步区分不同身份的国有控股股东进行分析发现:政府身份的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层级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国有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层级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呈显著正"U"型关系;民营企业性质的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层级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溢价为自己谋求私利,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运用2002-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利益水平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转让溢价与转让比例呈正相关,与转让溢价水平与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流通股数和公司规模均呈负相关。同时,随着转让比例的上升,一开始溢价比例会增加,当转让比例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溢价比就会随之下降。用法律或制度安排保护中小股东以及或者形成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公司为样本,以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作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变量,对交叉上市、公司治理机构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交叉上市能够减少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投资者保护水平与控股股东较高的持股比例正相关,但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负相关。国有性质的公司与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正相关,不利于投资者保护。  相似文献   

20.
终极控制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1-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实证表明,机构持股总体上提高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概率和水平,对公司治理起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因终极控制人性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作用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治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管理层应在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克服国有企业固有制度缺陷,为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作用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