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成中是四川资阳一农民的儿子。这位身材不高,声音低沉的中年男子,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柔中带刚的个性。采访徐成中总经理,就仿佛在跟他促膝畅谈一个宏大的理想——当兵时做过电焊工,转业分配到中铁北京工程公司修理厂做过调度,也做过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下属的搅拌站站长工作的徐成中,虽然已经脱离了农村子弟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当咖啡之翼的女当家出现在一个求职类的经济节目上时,与滔石屹等中国商界的一众大佬坐成一排,对来访的求职者进行提问评论,闲谈言笑问也带着一股浓浓的咖啡味。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咖啡之翼被人提起时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商业价值,却鲜少有人去关注它背后的咖啡文化。  相似文献   

3.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商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这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相似文献   

4.
冯庆汇 《理财周刊》2004,(10):34-35
何风华的经历和咖啡从来没有脱离过关系。这位30岁的年轻人现在的身份是迪欧咖啡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区的总经理,同时,他也是两家迪欧加盟店的股东之一。也就是说,他现在既是盟主,又是加盟。他的故事对于那些对连锁加盟感兴趣的人来说或许会有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你还记得“杯缘”这个品牌么?就是那个咖啡品牌?或许,你还可以想起它的广告词:“将‘杯缘’装入杯缘!”那些广告已经很多年没有播放了,而且自上世纪9D年代起,“杯缘”咖啡已经从零售货架上消失了。如果你上了一定年纪,“杯缘”这个品牌的余波仍有机会在你的脑海中回荡。你不必惊讶,在过去的1961年到1995年间,  相似文献   

6.
吕莱 《国际市场》2006,(11):50-51
循着飘逸的咖啡香味,记者来到位于银海大厦10楼的悠诗诗上岛咖啡(上海)有限公司,颇有一番”闻香识咖啡”的感受。公司门前的包装箱,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原来是员工们在忙碌地发货。询问间,一位西装革履的先生从电脑前抬起头来,他就是悠诗诗上岛咖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经理龙达嘉博士。  相似文献   

7.
成龙认为咖啡同音乐和电影一样,是不分国界的,咖啡是最好的交流媒介,也正如此,他才感觉到开创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咖啡品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当您遨游商海,身心疲惫,倦意丛生时,不妨走进咖啡驿站,呷口咖啡,品味美文,在咖啡氤氲中,让倦意得到最彻底的释放。您可能疲于在一本畅销书中择取智慧,那就请您在全然的轻松中打开这个智囊。  相似文献   

9.
咖啡是西方世界的神话,这种神秘的液体,填写了西方文明。在东方国度,甚至在古老“茶文明”盛行的中国,也成为一种莲勃发展的时尚。2003年7月第一家百怡Blenz咖啡连锁店在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开业,紧接着百怡咖啡在上海、广州、南京的连锁店也相继开张。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的认识百怡,帮助国内人士力加盟百  相似文献   

10.
与创意结缘     
咖啡驿站: 当您遨游商海、身心疲惫、倦意丛生时,不妨走进咖啡驿站,呷口咖啡,品味美文,在咖啡氛围中,让倦意得到最彻底的释放。您可能疲于在一本畅销书中择取智慧,那就请您在全然的轻松中打开这智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王梅 《连锁与特许》2004,(B02):33-33
美国最大的美食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咖啡公司,是近年来美国发展最快的连锁业之一,主导了咖啡销售方式的改革,被视为美国餐饮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2.
贱中看贵     
明朝正德年间出了一位精明强干的商人华麟祥,他是当时无锡三大富商之一,是个能在商品价格上贵中看贱、贱中看贵,懂得贵与贱辩证关系的行家。  华麟祥年轻时,家境并不富裕,在京口设馆教书为生,空余时间总爱到集市上走走。他看到京口这地方不产菱角,心想无锡盛产菱角,价格低廉,如果贩到京口,定能赚取几倍的利润。于是,华麟祥便让书童赶回老家无锡,命人运来菱角若干。果然不出所料,京口一带的人觉得这种水中产的果实非常稀罕,纷纷购买,让家人尝鲜。往返只用了六七天时间,华麟祥就赚了十几倍的利润。从此以后,他大做起菱角…  相似文献   

13.
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享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长寿的皇帝之一。据说乾隆皇帝暮年身康体健,一生未用眼镜,去世前两年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写字读书。这一切固然跟他的先天祟赋有很大关系,但良好的养生方法也是他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苏旭 《浙商》2006,(3):70-70
和邱建生面对面地坐下,他很“武断”地为我点了杯极品蓝山。我问他:“您为什么认为我一定会喜欢这种咖啡呢?”邱建生笑了,两道浓黑的眉毛扬起来,有点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我是不是绝对了点?我以为这种咖啡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5.
在食品品牌广告创意精英大会上,我见识了许多食品类品牌的精彩广告创意,自然对其品牌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左岸咖啡。  相似文献   

16.
雀巢咖啡在家乐福的促销活动 2005年11月24日至12月5日,咖啡市场的领导品牌雀巢在家乐福全国72家大卖场中举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型主题促销活动,从市场上的反馈来看,这次主题促销活动的效果的确不错。  相似文献   

17.
《连锁与特许》2004,(7):18-19
“我不在家里,就在咖啡馆里;我不在咖啡馆里,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咖啡馆里吐着烟圈的蓝山、漂浮着梦幻般泡沫的卡布奇诺、浓浓的加了奶的摩卡……,在这一杯杯暖手暖心的浓黑浆液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只剩下温和的心绪和宽容的胸怀。浅斟慢品的低曲,细腻得如行云流水般缓缓地流淌于心灵的河。一杯咖啡、一曲浅吟,原来生活是可以用这样的不经意来品尝。咖啡,就这么一下子窜进了人们的心里、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一个小伙子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酒店当维修工,工作又苦又累且经常加班加点,但他情绪一直很高。邻居们都认为他一定有很高的工资或奖金,所以才那么兴奋。其实则不然,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们头儿好”。原来,经理每次见到他时总是和他聊上几句,临走还拍拍他的肩膀。  相似文献   

19.
不作广告靠口碑星巴克的品牌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巴克公司创办于1971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它通过股票上市和低成本扩张,已经发展成当今国际最著名的咖啡连锁店品牌。2004年,星巴克加紧了与IBM和微软等IT巨头的联手,开始了“让别人付费使自己跳上网”的网络时代新型扩张之路。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夏天,娃哈哈集团推出了“非常咖啡可乐”。娃哈哈集团试图运用差异化策略,使产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饮料市场上能够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但是差异化策略的运用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不能使自己的产品脱离产品应有的消费价值。娃哈哈“非常咖啡可乐”将咖啡与可乐融合在一起的做法忽视了两种饮料的根本差异,这种差异包括饮用方法、文化内涵、固有消费群体等,“非常咖啡可乐”步入了“差异化误区”,娃哈哈运用差异化策略的失败,直接影响到了其它营销策略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