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各种形式和类型的新媒体,这些媒体的出现对于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在当前阶段,需要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寻找有效的创新途径和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展开创新;建立创新发展理念;多渠道采集新闻;重视经验分享,主动利用最新的媒体技术;提升新闻采编服务大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新闻舆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传统媒介报社的新闻采编人员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事业发展需要新闻采编人员不断提高素养与能力。本文从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三个大的方面分析了报社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并提出了其提高素养与能力的方法,旨在通过本文能够进一步引起相关部门对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视,为新闻采编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东方经济》2001,(8):52-54
商业营销上有一条名定律:发展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顾客的六倍,在人事招聘上恰好相反,引进一名资深人员(Experienced)的投入是雇佣一名新人(Newhire)的六倍。今天的企业将80%以上的资源用于招募和挽留工作经验的人员,其中的80%财务和人力又用在挖掘和搜猎高有管理和技术人才上。所以,你只要留意各大招聘网站或招聘刊物,就能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招聘要求中都提出“应聘需具备x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字眼。  相似文献   

4.
王永刚 《魅力中国》2013,(19):304-304
作为信息传播中的主导者.采编人员承担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传授知识、净化风气的崇高任务。所以具备良好的新闻业务能力对新闻采编人员来讲尤其重要。本文就自身工作经历,结合相关学习心得体会。就采蝙人员所需的业务能力进行尝试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老区建设》2013,(7):5-5
河北省保定市为期两个月的“春风行动”于日前结束,其间共召开各种规模招聘洽谈会55场次,37599名求职应聘人员与招聘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据了解,今年“春风行动”的服务对象包括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等。活动期间,保定市免费发放了157100份“春风卡”、《农民工进城就业指南》和《农民务工培训读本》,先后举办55场招聘洽谈会,实现有组织跨地区劳务输出12790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57400人,37599名求职应聘人员与招聘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并组织2271人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为686人办理了创业补贴。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内容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万方面面,对于新闻"把关人"之一的编辑来说,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新闻编辑人员的必备素质有:理论修养、知识视野、职业道德修养.新闻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包括:报道策划的能力、宏观在胸、微观在握的能力、创新的能力.随着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知识的社会化、生活化、网络化的趋势,新闻编辑普适性的品格也将越来越突出,其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严格.  相似文献   

7.
林进鸿 《魅力中国》2014,(14):305-305
随着思想文化的全球化,媒体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广播电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信息传递角色。采编技术的优劣与否越来越与广播电台的新闻成效息息相关。或许你会问什么是采编,字面上理解就是编辑跟采集。采集是采访和收集整理事宜的新闻事件,事件既要符合大众口味又要保持真实性、新鲜性、正面教育性。编辑指的是后期对新闻所做的加工整理,对选中的已搜集内容或剪辑或修饰,从而产生深谙大众心理的新闻。那么深入探析新编采编技术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及意义,并探寻与时代相协调的新的采编方式是使广播电台新闻事业长青的必备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锐琦 《魅力中国》2013,(22):306-306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新闻媒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国新闻的传播已进入品牌化的经营,要求新闻编辑自身具有创新的能力,对新闻编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坚持不懈的努力,提高编辑能力。强化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关注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海滨 《魅力中国》2014,(14):303-303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新闻媒体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因为新闻质量的好坏与新闻采标工作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为了提升新闻采编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做好新闻采编i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珂 《魅力中国》2010,(28):83-83
一、新闻编辑要有较强鉴别能力 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新闻编辑每天接受的信息是大量的,作为把关者,在由记者或通讯损到编辑的一级传播与从编辑到观众的二级传播之间,如同一个“过滤网”,把适合于观众的新闻信息筛选出来传播。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要有鉴别能力,能鉴别信息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原貌;鉴别新闻是否为观众所欲知,甚至能预测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为此,电视新闻编辑在对稿件的取舍和处理上需要反复掂量,认真筛选,对内容相似的稿件进行比较和分析,尽量把新闻含量高、特点突出的稿件选出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作为音乐编辑人员不仅要了解和掌握音乐的特性,还要具备音乐编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艺术感知能力;具备对大众媒体的认知能力;具有音乐编辑特有的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2.
董微 《魅力中国》2013,(1):39-40
时代的发展给报刊校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时期背景做好报刊校对工作是摆校对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网络化采编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让校对人员对报纸内容负起了更大的责任。为了确保工作质量,校对人员需要多积累、多查阅、多分析和多交流,用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去面对报刊校对工作。  相似文献   

13.
董微 《魅力中国》2013,(2):39-40
时代的发展给报刊校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时期背景做好报刊校对工作是摆校对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网络化采编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让校对人员对报纸内容负起了更大的责任。为了确保工作质量,校对人员需要多积累、多查阅、多分析和多交流,用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去面对报刊校对工作。  相似文献   

14.
张海娟 《魅力中国》2010,(33):23-23
记者型电视节目编辑在节目中处于中心地位,需要具有采、编、播合一的综合能力。他们不仅是新闻节目制作环节中的传播者,也是新闻的采集者和策划人。本文主要是对采、编曲、播一体化的记账者型电视节目编辑的双重角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如何提高企业报的宣传质量进行了探讨。面对当前风起云涌的市场形势,要提高企业报的宣传质量,企业报的新闻采编人员应紧紧围绕本企业的年度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宣传思路,着力反映职工的生产实际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提高企业报纸的办报质量,提升其影响力,努力成为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  相似文献   

16.
随着解困和再就业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许多难点问题凸现在人们面前。其中较为普遍而又引人瞩目的难点则是,在困难职工和下岗失业职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年龄偏高,文化技能水平偏低,与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相去甚远。 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对750万名下岗职工的统计,25岁至40岁的人员占70%,40岁以上的人员占18.5%。上海市的下岗人员中,31岁至45岁的人员占78%以  相似文献   

17.
朱巍  贾晓明 《理论观察》2007,(4):168-168
新闻工作者当中的编辑人员既是各种媒体的组织人员,又是默默无闻的耕耘者。编辑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的质量。因此,编辑要有过硬的基本功。编辑的基本功有若干条,但笔者认为有两条应该是新闻编辑所必备的,即:自身素质与责任内涵。第一,编辑必备的自身素质。一个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大致可分为内化资质和外化形态两个方面。内化资质是指编辑个体在知识结构、学识修养、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综合特征,是一种可感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编辑的具体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编辑个体诸多的选择和判断。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扎…  相似文献   

18.
傅红园 《理论观察》2002,(1):105-10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的文化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化界的实践也是纷繁复杂 ,鱼龙混杂。有健康向上的 ,也有低俗不堪的。这就要求文化新闻的采编者也应该有所作为。简言之 ,可分为避免庸俗、崇尚高雅、针砭时弊三方面 ,三者相辅相成 ,有机结合 ,可望提升文化新闻的品位 ,把握文化新闻的基准导向 ,完成文化新闻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9.
潘志峰 《魅力中国》2010,(28):77-78
企业新闻报纸是社会新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新闻报纸,是企业党组织的宣传喉舌,是按照“三贴近”原则.联系职工与企业的纽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企业新闻采编一员,笔者结合切身体会,联系中小企业新闻报纸在采编现状,对企业新闻报采编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进行简要分析,并就改进之处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李堃  宋歌 《理论观察》2008,(2):165-166
当前,新闻传播载体和渠道越来越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要想生存和发展,除传播内容和为受众服务占优势外,搞好新闻策划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编人员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有创意的有组织的报道,其目的是更好地配置新闻资源,形成信息强势,增强舆论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