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尔模式:制度与文化结合的典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员工行为有两大动力系统;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员工管理的实质是将这两大动力进行整合,并使之协同贡献于企业目标,由此决定管理的两大切入点;制度与化,制度是以强制为手段,以利益为杠杆,作用于人的自我动力系统;企业化与企业精神则是以价值同化为手段,以责任与理想的强化为杠杆,作用于人的超我动力系统,制度与化结合就能使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协同作用,共同指向并促进企业目标的完成,海尔模式包含一个清晰的三步曲:“提出理念与价值观;推出代表理念与价值观的典型人物与事件;在理念与价值观指导下,制定保证这种人物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管理三步曲构成了海尔模式的实质,也使海尔模式成为制度与化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1.海尔定律(即斜坡球体论):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依据这一理念,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即海尔模式。这个模式是“制度管理”。在此基础上,海尔倡导“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迅速反映,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坚持“用  相似文献   

3.
如果问:目前中国的企业知名度最高的是哪个?恐怕回答是“海尔”的不在少数,这应该说是正确的,因为在中国企业,可能只有海尔的企业知名度才真正是“世界级”的;但如果问:海尔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回答不上来的恐怕也不在少数。因为海尔的“最高主管部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依然习惯于大力推出一批批名牌产品,而自己总是在自己创造的名牌“阴影”下,默默而有效地焕发着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传统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等。企业文化对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我国企业的重视,许多大企业都在努力塑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比如,海尔集团多年来形成的“零缺陷”,“真诚到永远”、“赛马不相马”、“客户满意”等海尔文化,贯穿于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其质量宗旨为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售后服务永远坚持“用户是衣食父母”、“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国际星级服务”等原则;科研开发以“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宗旨。“海尔文化”是海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促成了海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第一品牌,海尔的生产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对于市场上的普通消费者来讲,提起海尔,想起的更多的则是“海尔,真诚到永远”的广告语和在电视、路牌、报纸等传播载体上出现的海尔员工真诚、温馨的微笑。可以说正是这一微笑,让海尔住进人们的心中;正是这一微笑,成就了海尔。  相似文献   

6.
近来,青岛海尔总部不断接到从大洋彼岸-美国海尔生产中心传来的好消息;世界上最著名的连锁店-沃尔玛同美国海尔签订了购买10万台冰箱的合同,海尔在美国最爱欢迎的产品-学生宿舍和办公场所使用的小型电冰箱,市场占有率可望由原来的25%上升到40%,海尔冷柜市场前景看好,已在美国同类产品中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海尔的窗式空调机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该产品已占美国市场的3%,今年的销售量可望翻番。  相似文献   

7.
海尔总裁张瑞敏在中国企业峰会上提出了“三只眼”理论:一只眼看市场,一只眼看企业,一只眼看世界。但海尔依旧未能独秀于林。这是不是中国企业的宿命呢?中国企业怎样才能做到内战、外战皆赢呢?  相似文献   

8.
孟子日: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其意思是。真诚。是天下事物的根本道理;想要真诚。是人的修养的根基。做企业和做人的道理,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海尔曾有句经典的广告语:真诚到永远。就是这句广告词。海尔将做企业的哲学与孟子的“人之道也”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9.
马坚航 《珠江经济》2003,(12):20-23
灿烂绚丽的国际市场强烈吸引着中国企业的眼球,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驱动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尔的“先难后易”攻势,TCL的“先易后难”谋略,华为的“配交钥匙”战术,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骁勇与胆识。天降大任而劳其筋骨,历史赋予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厚重时代使命,同时也让中国企业品尝到了踏进国际市场的彻心之痛。  相似文献   

10.
许多到海尔参观的人反映:“海尔的许多口号我们都提过,很多制度我们也有,为什么在我们企业没有效果,在海尔却这么有效呢?”笔者认为,正是最后形成的制度与机制,保证了员工对“理念与价值观”广泛接受并认同,即所谓的“海尔管理三步曲”的运行模式。这一规律,在海尔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有体现,对海尔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深层次规律,更值得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本文拟选择其中的质量管理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从企业故事和事件中提炼企业理念、价值观,从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出发,设计理念和价值观。结合海尔经验,详细论述“诊断、设计、强化”三步曲。  相似文献   

12.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又一次尝试。尽管大部分中国企业还不具备“走出去”的素质,但迫于“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近年来海尔、华为、TCL等一批企业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之路。它们的探索也为中国企业解开国际化模式困局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海尔”是中国甚至世界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不过在一些人看来,海尔的营销模式并非无懈可击,在品牌战略的实施和贯彻上,海尔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王鸥 《发展》2010,(2):78-79
市场链的目标是创市场美誉度,赢得用户的心,海尔“市场链”的建立,就是为提高顾客满意度,使企业获取信誉度服务,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了探求海尔之所以能够将“市场链”作为一种制度,并在企业中运作起来的原因,通过本文对海尔“市场链”的背景的简要介绍,采用案例分析了解SST管理手段及OEC管理模式如何运作等,对海尔“市场链”成功的原因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启动生产专线 满足大客户大定单海尔“双动力”洗衣机大规模生产。不久前,世界第四种洗衣机——“双动力”生产专线在海尔洗衣机公司正式投入使用。这一专线的启动,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海尔“双动力”系列洗衣机需求量的急增,同时更预示着由海尔人研发的世界第四种洗衣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在彩电业大的持续了4年的战役中,有一些彩电生产厂家始终都没有为价格战所产生的短期经济效益而躁动,也没有盲目扩大投入,海尔就就是其中一位。其2001年的新品“先行”彩电在南昌的上市热销,就是一个典型的“在不降低价格的前提下拓展市场”的个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加快了国际化步伐,特别是国内家电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海尔、长虹、海信、TCL、康佳、科龙等均开始了海外市场的争夺。但几年过去,除个别企业取得一些成绩外,多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成效甚微,有的甚至是一败涂地。中国家电企业海外“折翅”现象,敲响了国内企业征战海外市场的警钟。  相似文献   

18.
大企业的兴衰事关国计民生,大企业的沉浮影响经济走向。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正是大企业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强大的中国。加入WTO,与跨国巨头短兵相接,多少江苏企业壮怀激烈,但江苏企业在规模、实力上与大型跨国公司还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尽快缩短差距,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众多江苏企业家非迈不可的“坎”,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提出过“三只眼”理论,就是“一只眼看市场,一眼只看企业,一只眼看世界。”对于稳扎稳打做企业的人而言,此论可谓真经,我省企业只有放宽视野,从国际化的角度着眼,在做大的基础上,立足做强,方能高筑与世界对话的平台,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建设杨凌农商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杨凌农商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严格把握市场定位,建立支农品牌文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争创一流”的竞争文化;改革用人机制,建立“任人唯贤”的用人文化;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文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顾客至上”的服务文化。  相似文献   

20.
《民营视界》2006,(3):48-49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企业集团,海尔的产品行销五洲,海尔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如今的海尔已不仅仅是“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像是一本书,一部创业、改革、发展史,一部管理的百科全书,一部企业文化专著,一种精神力量和文化感召,一面代表着中国企业通过自强不息通向成功的猎猎大旗。然而,海尔的成功却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