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己管住自己,按说不应该成为问题。然而时下管不住自己的却大有人在。为什么有些人连自己都管不住?说到底还是自己的素质不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不强。然而有的人却常常找客观原因,认为大环境好一点,我就不至于如此。诚然,大环境的确对人的思想行为能产生很大影响。问题是在同样的环境里、在同样的诱惑面前,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诱而不动心,惑而不乱意,而自己却把握不住。看来关键还在自己。  相似文献   

2.
国外在语言学方面有很多流派。其中一种学说认为语言是自然习得的。这主要是指母语学习,应该说是自然习得的。学习什么学问似乎都不如学习语言容易。有的人学一辈子诗歌却写不出一首好诗,但不论智商高低,一个三、四岁的儿童都能流畅地用母语交流思想感情。一个六岁的儿童,无论在哪个国家生活一年左右,都能学会该国语言,而成人则不易达到这样的效果。当然这里所说的语言学习的容易,是说掌握语言的某一方面,并不是指听、说、读、写、译全面精通。既然语言可以轻松地习得,为什么学习外语却很不容易?特别是中国人学习外语。很多学习刻…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什么在许多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整体智商却只有62?为什么70年代名列“幸福”杂志“500大”排行榜的公司,到了80年代却有1/3已销声匿迹?这是因为组织的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及成长,使组织被一种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侵蚀,甚至吞没……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其仁教授在研讨会上发问:为什么有些投资公司敢许诺给你20%到30%的回报?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长不大?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长不大?要从市场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市场的水不深,永远养不出大鱼来。中国市场的情况是,尺寸很大,但厚度不够。尺寸,是指潜在的购买力,一向为世界瞩目,许多世界大企业也是冲这个来的,他们应该好好总结。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人就想,中国当时有四亿人口,"每个中国人戴一顶睡帽,整个兰开夏(当时的英国纺织业中心)就吃不了。"由于忽略了购买力因素,睡帽卖不掉,只好走…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能被人们理解,而有些事情却不能被人们理解,有的甚至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有些明显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竞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说穿了,其中最大的奥秘,无非是用钱摆平。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有很好的项目及商业模型?但却得不到资本的青睐?为什么自认为企业成长潜力巨大,但投资人却无动于衷?有哪些抓住资本芳心的经验和秘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分税制的激励下,区域与区域竞争,招商引资在很多区、县(市)都是“一把手”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两股力量交互作用,有些企业去了劳动力更相宜的中西部,有些企业去了空间资源相对丰富的近郊,更多的企业扎根本地发展壮大。近年来,有些企业不是迁往城外却在城区间迁移,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8.
《上海改革》2001,(8):48-56
我有机会在世界各地工作,在拉丁美洲,在东欧,在俄国和其他前苏联国家,在印度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以及非洲,在世界上最急需经济发展的地方,这些是很有意思的经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为什么世界上的有些地方在经济增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什么有些地方已经富裕,而另外一些地方却很穷?为什么有些地方一度看起来有望赶上,而实际上运远远落在后面,有些地方的生活水平在不断下降?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些问题,总的来说,这是非常大的问题,也是发展经济学的问题,而且是基础性的问题,不是技术或方法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山东建设》2005,(20):198-198
按理说,增加货币发行量,虽然降低了单位货币代表的实物,但人们手持货币也增加了,二者相抵后的购买力并未减损,经济应不受影响。为什么现实经济中货币的发行量和银行利率的高低却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社会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人凭智商吃饭、历来人们认识到,人毕竟是社会的人,光有智商不行,还得有情商,甚至于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进入21世纪,人的认识也提高了一步,光有智商、情商还不够,人还得有“财商”。 那么,什么是财商呢?(美)罗伯特·清崎第一次提出财商的概念,他认为,财商(FINACIALI.Q.)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也就是说,财商不是指你有多少钱,而是指你有多少理财赚钱的本领。没有赚钱的本领,你有多少钱也会慢慢花光的,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指…  相似文献   

11.
张硕城:( 广东省社科联现代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奇怪的经济现象:资金找不到项目,项目也找不到资金。这个问题突出地反映在了各种各样的招商活动中。为什么民营资本长期启动不了?这其中有五个原因。  第一,所有制歧视问题,比如基础领域,民间资本很难进。理由是要保护国民经济的命脉。这种观点现在已经有些过时了。公路是命脉,是不是掌握在民营资本手中我们就没路走了?自来水是命脉,由民营资本经营是不是有一天就没水喝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有竞争,不然没人买。  第二,民营资本安全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强化服务意识 促进企业发展党先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除了过去计划经济遗留的弊端,使物资部门改变了老的传统观念,变坐贾为行商,变独家经营为全社会竞争。以前有些人认为的“门难进、口难开、事难办”也变成了走向用户,服务上闩,微笑待客。市场经济这一新观念,正在...  相似文献   

13.
药品价格高.已成为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却始终未能得以解决的焦点之一。1998年以来,我国官方共出台17次“药品降价令”,然而药价却一直不降反升。为什么药品一进入降价目录就消失?行政降价为何收效不彰?有人把此罪归于不良药企“换名不换药”的商业劣行。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一直让人费解:药企为什么能把药品换换名字、或换换包装.就能使过去很普通的药变成昂贵的“新药”?难道没有把关的?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为什么无法摆脱美元霸权和美债陷阱?世界各国为什么心甘情愿(或迫不得已)借钱给美国?为什么嘴上骂声愈来愈高亢,手上持有的美元储备和美债资产却愈来愈庞大?美元霸权和美债陷阱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摆脱它的根本出路在哪里?面向未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发展》2009,(12):11-12
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600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1200万中小学教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和“利器”,他们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他们的言传身教。知识品格。  相似文献   

16.
理智就是致富之道巴菲特:有人要求我们首先谈谈致富之道,这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这点对我来说其实很简单,它并非是你们更乐意听到的是智商的缘由,而最主要的是理智,理智就是我的致富之道。我总是把智商、天赋等比作是发动机的功率,但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大小取决于理性。许多人出发时使用的发动机功率是400马力,但输出的却只有100马力,那还不如出发时发动机的功率是200马力,然后100%输出。为什么那些聪明的人所做的事却老是妨碍发动机功率的最大输出呢?这归因于他们的习惯、性格和秉性。正象我们说过的那样,这里的每个人都完全有…  相似文献   

17.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思考郝志从中国最不缺的是什么?恐怕大家都会认为是“人”,然而中国最缺什么?我们不得不痛心地说也是“人”,是人才。鉴于这一现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严正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中国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  相似文献   

18.
九、具体业务成败经验谈 (一)如何成功地实施企业发展战略 有些企业战略很好,可是为什么最后会失败呢?问题出在了实施方面。企业执行的计划只有63%是成功的:有哪些因素经常导致企业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出错?  相似文献   

19.
现在全世界的企业都会说、都喜欢说的是什么?一句是“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另外一句是“以人为本”。这两句话人人都会说,人人都能说得烂熟。但是,有些人真的也就是说说而已。表现优秀的企业不仅真说,还真干,所以企业优秀。表现不好的问题企业一定是光说不干,嘴上说“以人为本”,心里说“三条腿的蛤螟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这就是好企业与问题企业的差别。对人才的价值和作用究竟该怎样认识?企业是要赚钱的,赚钱就得靠人才,人才怎么就值钱呢?我们不妨从决定企业生产力水平(效益)的几个关键因素去分析。影响企…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伦理与市场经济于维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兰州,730070)生态伦理认为:人与自然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存共荣的生态关系。能否据此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为互为主客体?人类对没有意识、非理性的自然界为什么要承担道德责任?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