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各方高度关注的领域,中国农村反贫困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仍旧困扰并阻碍着农村发展的步伐,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内外学者通过广泛研究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与总结,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全面审视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的现状、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探寻反贫困研究的发展轨迹与趋势,希望通过对文献的评述与展望,找到中国农村反贫困更佳的研究方向与方法,为下一步的反贫困研究做好铺垫,促进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静态视角来看,信任对于减少绝对贫困有积极的作用,但某些形式的社会资本难以减轻绝对贫困,关于社会资本是否能减轻相对贫困则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从动态视角来看,社会资本通过非正式保险的机制平滑消费、减轻暂时贫困,通过促进融资和创业、保护产权、促进公共品提供和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消除长期贫困。总的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社会资本反贫困的积极作用有减弱的趋势。本文基于理论评述,提出了深化社会资本的减贫理论机制(尤其是对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资本反贫困机制、改进社会资本测量、加强因果效应识别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思想在世界反贫困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反贫困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其加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贫困思想与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两方面展开探析,全面阐述马克思对贫困概念的理解、马克思对贫困人群的界定以及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主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4.
周晔馨  叶静怡 《南方经济》2014,32(32):35-57
近年来,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静态视角来看,信任对于减少绝对贫困有积极的作用,但某些形式的社会资本难以减轻绝对贫困,关于社会资本是否能减轻相对贫困则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从动态视角来看,社会资本通过非正式保险的机制平滑消费、减轻暂时贫困,通过促进融资和创业、保护产权、促进公共品提供和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消除长期贫困。总的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社会资本反贫困的积极作用有减弱的趋势。本文基于理论评述,提出了深化社会资本的减贫理论机制(尤其是对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资本反贫困机制、改进社会资本测量、加强因果效应识别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肖萍 《魅力中国》2010,(33):264-264
反贫困问题是当代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正确掌握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贫困政策。本文针对我国农民贫困的现状,分析农民贫困的基本原因,提出解决农民贫困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综述●章春化刘新平(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长沙,410125)自80年代中期贫困现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至今,各种探讨贫困现象的文章、专著层出不穷。本文择其要,把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分为三大内容:贫困的定义及分类,贫困的根源和反贫...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贫困规模的测度体系以及反贫困效果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贫困识别、贫困加总、贫困分解三个模块。得到的主要结论是政府扶贫政策达到的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扶贫的手段的不同,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政府必须制定出亲贫困增长战略。  相似文献   

8.
2000年前后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展望李含琳(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经济系)贫困和反贫困是中国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是:到2000年中国要基本上消除贫困,步入小康阶段。那么,...  相似文献   

9.
曾敏  向仁康 《特区经济》2011,(6):292-29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显现,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家庭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阻碍。依据马克思贫困理论的三个层面,从技术基础、表现形态和制度决定,分析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产生背景、社会构成和结构成因,提出了城市反贫困的途径,旨在为我国的城市贫困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消除贫困既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反贫困斗争先后可划分为体制改革推动减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综合性参与式扶贫、精准扶贫脱贫实现以及新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等五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事业的丰富经验进行总结与梳理,可得出党的全面领导是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制度保障、实现共同富裕是目标指引、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核心等基本经验。这些经验有利于今后扶贫工作的推进和开展,对开启反贫困事业新征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反贫困是中国农村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贵州省地区作为西部的一省,教育贫困是其贫困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来反贫困是贵州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教育角度论述了教育与反贫困的关系以及将贵州省的贫困县与非贫困县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教育是影响当地贫困的一大因素,进而阐述了贵州省教育反贫困的现状问题,并从教育角度提出反贫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面对农村女性贫困问题的日益突出,学术界对农村女性贫困问题的研究渐趋活跃,本文围绕农村女性贫困问题的现状展开了研究,分析了农村女性贫困的原因,并对农村女性反贫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是关系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探讨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民族地区贫困的特征、成因、解决方案、措施和政策等几方面内容出发,对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客观全面地认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勇 《开发研究》2005,(6):104-106
本文分析了马来西亚的贫困状况和反贫困战略,总结了马来西亚30多年的反贫困成就。本文认为马来西亚的反贫困战略比较成功,表现在不仅有效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而且在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马来西亚的反贫困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反贫困主体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贫困与反贫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一个共同的、重要的话题。从理论与实践上说,城市反贫困问题既是一个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问题。但我们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角度研究得比较多,而且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对城市反贫困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而从伦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却比较少,甚至可以说,比较系统的研究至今尚未出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城市贫困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上升为一个重要的现实的经济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贫困的发生更多的是下岗失业、社会保障体制转轨…  相似文献   

16.
陈辉 《特区经济》2015,(1):65-68
贫困测度是研究贫困问题的基础,贫困测度的结果决定了反贫困对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而影响到贫困问题的解决。自森提出多维贫困概念以来,贫困测度的研究也从一维向多维扩展,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贫困测度方法。论文对一维到多维多种贫困测度方法进行分析述评,利用粤北山区农村家庭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一维收入贫困线、FGT指数及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的优缺点,结论是:收入贫困线及FGT指数适合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贫困状况的比较;而A-F多维贫困测度模型不但适合某一地方的贫困测度,还能通过维度分解找出致贫原因,利于制定科学的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贫困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国企改革进行而日渐凸显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该问题还将进一步演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难题。本文从构建社会资本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剖析,说明社会资本对贫困的滋生以及反贫困制度安排有重大影响,从构建制度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的视角,提出提升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破解我国城市贫困这一难题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莹莹  黄进 《开发研究》2023,(1):139-148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将会出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从整体区域性反贫困向以个体和家庭为主体的精细化反贫困转变,从解决生存问题的绝对贫困治理向解决发展问题的相对贫困治理转变,从减缓贫困向预防贫困转变,从脱贫攻坚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统性任务转变。这些转变对我国贫困治理以及普惠金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普惠金融在以往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和瓶颈,深刻制约了其反贫困实效。因此,要想提升普惠金融的反贫困效能,需要将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社会服务,因其在价值追求、理论视野和方法技巧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可以在推进普惠金融反贫困中发挥一系列重要作用,如测量评估和精准识别服务对象,提升金融能力与素养,增强农民人力资本,协助开发针对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  相似文献   

19.
曾敏 《特区经济》2009,(1):267-269
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交换权利"不足或恶化就会导致贫困的产生。本文运用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分析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权利现状,可以发现:除以生产为基础的权利无法获取外,以贸易为基础的权利、自己劳动的权利、继承与转移的权利都在不同程度上恶化,这是城市贫困群体出现和扩大的根本原因。从权利理论的视角反贫困,政府的工作重点应当是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改善构成"交换权利"的四种权利。  相似文献   

20.
赵军雷 《开发研究》2020,(6):152-160
贫困问题长期制约着西部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纵观西部地区贫困状况和社会工作在西部地区贫困治理中的不同实践,首先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服务提供者和外部环境三方面提出了社会工作参与西部地区贫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指出相对贫困治理中社会工作参与西部地区贫困治理应从服务区域、功能定位、服务方法、贫困内涵、贫困致因、反贫困理论、分析维度等方面进行视角转换,发挥社会工作在西部贫困治理中的优势和作用。最后,从行动理念、目标策略、服务领域、自身能力建设、制度建设5个方面对社会工作参与西部地区贫困治理的实践框架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