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华 《民营科技》2013,(10):129-129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以下讨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宇  王晓鹏 《民营科技》2008,(3):101-102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的重要保障,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就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培育 《科技与企业》2013,(22):280-280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环节。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虽然近年来,武隆县大力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硕果,但仍需要加强建设。本文主要是对加强我县农田水里建设的对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状况,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投融资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农业生产落后根本的原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证,而要实现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文章对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尚洋 《民营科技》2013,(5):222-222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国家粮食生产的安全,也决定着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下对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量,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至关重要,其属于是农村基层建设项目之一,对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善农村发展现状具有重要影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储水灌溉的作用,其建设有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节约等。文章对农村基层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的原则、意义以及问题等进行了分析,随后又对其问题的解决策略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业基础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就必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无论是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是减轻农民负担,都需要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也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小型农田的水利特点,概括了农田水利的性质和所处战略地位,讨论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情况,特别是多年来出现的大面积干旱,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面临的管理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业基础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就必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无论是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是减轻农民负担,都需要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周璇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73-73
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扩大内需、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更银 《活力》2012,(21):84-84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基础,是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是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是减轻农民负担,都需要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陈述了当前农田水利的某些特点,概括了农田水利的性质和所处战略地位,并对其如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建设搞好了,农作物能够较好的生长,这样农民粮食得到安全,收入增加,有利于国家安定和兴盛。但是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如何管理才能保证项目安全有效有序的进行,如何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下面就问题和怎么管理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中,灌溉规划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而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农田灌溉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以期能够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保证农业的稳步发展以及农业产量提高的最基础条件,也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治理力度,可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对当前多数地区出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玲 《民营科技》2010,(11):235-23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的命脉是农田水利,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开发》2016,(8):147-148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针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开展融水苗族自治县农田水利现状调查,依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考虑防治水旱灾害、水资源节约保护、灌溉排水、水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等,进行合理的水土资源配置和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安排,统一编制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制定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开展融水苗族自治县农田水利现状调查,依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考虑防治水旱灾害、水资源节约保护、灌溉排水、水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等,进行合理的水土资源配置和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安排,统一编制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制定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只有通过农田水利工程高效的节水灌溉才能有效的提升农业的发展速度,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确保农业的丰产增收.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并进一步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管理和研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侯健  曹波 《民营科技》2014,(9):214-214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加强农业建设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建设水平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是农业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设施,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功能性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来,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各项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便于能够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