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办法后,农场及其内部基层单位都普遍按5:2:3的比例,分别建立了生产发展基金、储备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按财务制度规定的办法管理和使用,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垦区经济的发展。但近年来在财务检查中发现,一些农场对财务包干结余(利润分配)的帐务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农场对基层单位实行利润定额上交办法后,不论实际盈利多少,均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九三垦区在双层经营体制下,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如猛虎下山一般迅猛发展,这几年获得连续丰收。但在这种新形势下,因原定家庭农场合同上交利润和费用的比例偏低,出现了职工收入大幅度增加,而积累资金偏少的趋势。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全局家庭农场劳动力人均年收入1988年已达1468元,1989年猛增为3082元,一年增长110%,而国营农场生产发展基金超支和超包干亏损由8030万元增加为10363万元,增加29%。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职工家庭农场?目前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家庭农场不同于一般的包干户,他们主张只将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承包大户称为家庭农场;第二种意见认为家庭农场与包干户,既有同一性,又有明显的区别,他们仅仅把包干户称为  相似文献   

4.
政策信息     
财政部国家计委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印发《粮食风险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指出:(一)从1999年开始,中央财政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了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在此基础上,为了给粮食主产区更大的支持,从2001年开始,中央财政适当增加了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补助,由地方包干使用。没有增加补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风险基金维持1999年包干基数不变。(二)粮食风险基金实行包干后,财政部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和制定指导性政策;按时拨付中央补助;监管资金的到位和使用;定期向国务院报告粮食风险基金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调动地方调整种植结构和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顺价销 售的积极性,国家在 1999年对地方初次实行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办法的基础上,今年将把粮 食风险基金完全包干给地方。本文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   一、包干额度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   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的原则是丰年向产区倾斜,歉年向销区倾斜。说到底就是“钱粮 一体”。 1999年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时,考虑到了粮食生产的“稳”,但对由于粮食销售不 畅、导致国库存粮上升的问题估计不足。以吉林省为例,平均超储粮食库存比核定的包干库 存高 50亿公斤左右,包干金额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6.
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各垦区对各农场实行财务包干,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但农场对所属工厂实行财务包干或承包经营,是否可行呢?实践证明,效果也是好的。 江苏省国营农场1987年比较普遍地对所属工厂实行承包经营或财务包干,1—8月虽然受到原料能源紧张的制约,工业产值仍完成326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工业利润完  相似文献   

7.
国营农场能否实行联产包干责任制,具体地说能否承包到劳,这是当前搞农场工作的同志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就我们长港农场来说对这个问题的答复是肯定的。经过近两年的试点摸索和今年普遍推行的实践,进一步表明:国营农场的农业生产实行联产包干责任制,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而且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取得增收节支的最好效益。从我场  相似文献   

8.
江苏临海农场在企业改革中坚持“效益中心、内化市场、联效计酬、同步发展”的运作模式 ,从今年 3月份开始 ,对全公司除租赁企业、大包干及企事业级别工资人员以外的各类在岗人员 ,均实行岗位工资、计件工资和效益工资制 ,将个人收入和企业经济效益切实挂钩 ,按月考核兑现。挂钩办法是 :考核单位完成或超额完成农场下达包干上交指标的 ,当月岗位工资或计件工资全额发放 ;如未完成包干上交指标的 ,扣发该月岗位工资或计件工资的 5 0 % ,扣发部分挂单位应付款。年终总结算时 ,如完成农场下达的全年包干上交总指标 ,或达到农场要求实现平衡的 ,…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财政粮食政策主要是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粮食直补政策是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的延伸。为了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中央决定把粮食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直补资金的唯一来源是各级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而粮食风险基金来源渠道偏窄,地方配套资金难筹集,加上使用范围过大,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家庭农场收益分配是垦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制度的逐步完善,黑龙江垦区家庭农场收益分配已形成了合理框架,恰当地处理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提高了家庭农场生产资金自理和生活资金的自理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目前,垦区在家庭农场收益分配上采取了“五二三”分成办法,即按其超收分配总额50%作为生产发展基金,20%作为风险储备基金,30%作为个人生活消费分配基金。这三项基金由国营农场生产队会计在“应付家庭农场款”帐户下,按家庭农场场长姓名,分别设置明细帐户。目前,在家庭农场上述三项基金的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家庭农场成员调离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以前,国营农场是统收统支,“盈多盈少向上交,亏多亏少国家补”,农场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二者是不可分的,因此农场就是国家利益的代表。1980年以后,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了财务包干,农垦主管机关对农场实行了包干上交、超利分成的(或超利留用)核算方法,国家利益与农场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开了。国家利益由谁代表,成了大家争论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国家利益的代表是地方政府;二国家利益的代表是农场;三、国家利益的代表是农场的主管机关。前两种观点我们认为欠妥。因为如果以地方  相似文献   

12.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作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对农业实行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国家对农场也实行了新的’管理政策,即发展农工商联合企业和实行财务包干,五年不上交利润。国营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垦区八五○农场建于195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在实行财务包干和经营承包责任制后,八五○农场开始改变单一种植业和偏重自给的生产状况。五年来,农、林、牧、副、渔和加工业等,都有了相应的发展,产业结构状况,也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4.
国家从 1999年起对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实行包干办法。笔者结合安徽省太和县的实际情况,就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包干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补贴包干总额计算办法不合理。安徽省包干总额的计算办法是:以 1998年粮食年度内连续三个月最高库存月份周转粮食 (小麦、稻谷 )超储库存的平均数作为包干基数,按超储补贴数额实行包干。其中利息根据包干基数、 1998年末库存粮食综合平均价格和一年期粮食收购贷款利率计算;费用按原粮每年每公斤 0.06元补贴。上述办法,其一是包干基数不合理。…  相似文献   

15.
粮食风险基金是国家实施粮食经济调控设立的专项资金。其用途是平抑粮食市场价格、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维护正常流通秩序。1999年财政部对粮食风险基金实行地方包干,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证明,目前粮食风险基金的补贴政策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有效克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风险基金补贴管理现状湖北省从1999年开始,省财政对各市、州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实行总额包干,各地对所属县(市)是否包干,由各地自行确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市、州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会计》1992年第11期刊载了潘钧钧同志的《谈谈国营农场财务包干结余的帐务处理》(以下简称潘文)一文,对国营农场财务包干结余的帐务处理提出了改革意见,拜读后深受启发,但对其提出的计财科的帐务处理方法有不同意见,愿与潘均均同志商榷。现行农财两部会计制度规定了农场在编制利润表时“财务包干结余”和“超包干亏损”两个项目只能填列其中一个项目,不能两个项目同时填列。但制度上对帐务处理未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在实际汇总基层单位决算报表时出现了既有包干结余,又有超包干亏损这样的局面,场计财科需要经过调整才能达到只有财务包干结余或只有超包干亏损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17.
粮食风险基金是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专项资金。自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建立以来,粮食风险基金在有效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实行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亟待加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中捷农场1956年在盐碱滩上建场,自1978年实行财务包干后,内部实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扭转了过去长期亏损的局面。1984年起实行职工家庭承包和兴办家庭农场,农场经济出现新的生机。该场职工对办家庭农场(注:指种植业家庭农场,下同)热情很高,但普遍反映负担偏重,为此,我们对该场1984年家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 ,作为国有农垦企业 ,寿西湖农场在财务管理体制上 ,一直实行统收统支的办法。改革开放以后 ,农垦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财务包干 ,兴办职工家庭农场 ,虽然打破了统收统支的局面 ,但由于受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农场与所属单位的经济往来 ,仍然是交拨款的关系。农场出钱 ,工人种田 ,收入上交 ,秋后算帐 ,盈余兑现 ,亏欠挂帐。到 1998年底 ,家庭农场职工亏欠挂帐 1312 86万元 ,占用农场的流动资金 ,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需要 ,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先行一步 ,推行…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服务生产和经济管理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会计学,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为适应企业体制的转轨变型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满足内部管理需要为目的的企业责任会计制,正在崛起和发展。国营农场应用责任会计,强化内部管理,已成为我们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应用责任会计制是经济责任制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改革深化,农场以联产承包为主线,陆续实行了财务包干、承包经营责任制、农工商综合经营和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以“大农场套小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标志,形成了新型的具有经济法人权益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