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长期实行城镇国有、农村集体二元土地所有制。随着城镇国有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的不断提高,土地的市场价格逐步得到充分体现,征地补偿与市场出让的差距日益扩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冲动与政府限制的矛盾日趋激烈,这导致集体土地投机猖獗,私下转用、转让屡禁不止,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现象得不到遏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对接,  相似文献   

2.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关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制度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难、利益牺牲大的问题在当今的中国尤为突出,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人治政府的影子以及不健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据此,文章提出建立健全规范政府行为的约束制度,法律确认集体土地“三权”关系,建立农民市民化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建立统一规范的全国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对地方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关于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土地流转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人们兴致勃勃地开始讨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现代农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少人热衷于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推广上千亩、上万亩大规模现代农业工厂的大胆规划。  相似文献   

6.
《北方经济》2007,(2):34
政府垄断一级市场的政策理念只是一种理论模式,很难真正公平地彻底实施.并且土地公共产权的国家激励机制很容易异化为地方政府的权力寻租机制。因此,有专家建议必须取消地方政府对建设用地市场准人的垄断,取消对建设用地生产过程的垄断,取消对土地市场运营所有竞争环节的垄断或事实上的垄断。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越南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农民权益、土地使用、法制建设、市场服务、国家管制等方面的考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我国在农地制度改革创新以及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面,应当始终把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放在第一位,赋予农民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加强农地及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构建农地运行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完善国家对土地的宏观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民土地使用权法律保障国际研讨会",于2002年1月23—25日在海口成功举行。有8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与会者对农民土地使用权问题发表的看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宣城市农民对现行土地承包制度的看法.最近,我们在宣州、泾县抽取了10个乡镇共100户农户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立法和制度安排国际研讨会”,集中讨论“农村土垢使用权现有政策、法律、制度框 及改革需求”、“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建设”、“政府在农村土地法制建设中的作用”等议题。本文综合以上讨论中提出的各种观点,论述了中国农村土使用权立法的生要性和紧迫性,介绍农村土地政策、法律法规律设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立法  相似文献   

1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改革之一,需与时俱进地确立下一阶段土地制度改革重点,把握好农地制度、征地制度、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制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以农民自愿互利、政府积极稳妥推进为特征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启东农村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市实现农村土地流转10.5成为,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10.8%;66万亩江海滩涂已有26万亩实行了招投标、租赁经营;通过水利产权改革,去冬今春全市共疏浚横河和整治泯沟4270公里,其中已有80%的水面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第二轮地根调控的逐步深入,一个以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为核心的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即将在国土资源部出炉。  相似文献   

14.
杨青 《湖南经济》2001,(2):20-21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性阶段,在这,切需要扩大,,强农业竞争力,而现行的产产承包责任制却严重制约了土地使用权流,专 利于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因此,重新思考和探索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又一创新——土地按揭出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向企业贷款是有条件的,抵押是最普通的条件之一。一般地说,如果企业已有足够的自有物业(包括土地)向银行抵押贷款,所贷款项又足以支付新购土地的地价,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但实际情况恰恰不是这样。一是许多企业起步第一件事就需购置土地,而且又没有任何资产可以抵押;二是有些企业虽然有一定资产,但往往也已抵押了出去。假如一个企业购置一块土地,该企业只有能力支持部分地价(比如30%),它想向银行申请其余70%地价的贷款用于付给国土部门,然后再把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以作为其今后向银行分期还款的保让,这种方式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土地按揭出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三峡库区腹心地重庆万州区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土地制度创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一段时期内建立以土地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策略,进而介绍了以土地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的具体实施办法。以促进万州土地合理利用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征收与出让价格的巨大"剪刀差"使农民的土地收益受损,农村宅基地及房屋流转的限制使农民的资产无法资本化。这不仅使城镇化难以成为城乡融合的和谐城镇化,也使农民缺乏迁移进城的资本,影响城镇化进程。集约、和谐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我们至今走过的城镇化还远不是集约型城镇化,土地利用尚未达到集约化是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
马三喜 《发展》2007,(1):150-151
本文详细论证了创新我国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具体制度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分析中国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农民行为后发现,农民对土地制度变迁有自己的应对办法。农民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模式影响土地制度的变迁。直接参与的具体路径包括:革命、契约和政治参与;间接参与的具体路径包括:通过选择制度供给者间接参与和通过反馈策略间接参与。中国的事例证明这些参与行为是存在或可能的。这就启示我们,在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创新中要考虑到农民的这些参与行为,以促使创新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