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漱溟的人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要想能真正把握和领会其全部的思想确非一件易事。梁先生的生命本性在于无限奋进向上的观点,虽有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深刻影响的痕迹,但这种奋进向上的生命本性在当今及以后仍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应在短暂中寻求永恒,不仅需要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还要为心灵寻求富足,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城市风貌审美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命题"美即生活"。他认为在人类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美",审美是人类的一种天然的本性。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由一个原则出发:"怎样做更愉快,人就怎样做"。[1]马克思认为,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3.
回归自然,诗意生存——论生态批评的内涵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方,“自然”(Nature)一词有两种基本含义。在古希腊和中世纪,主要指“本性”;到了近现代,主要指“自然事物的总和”,即“自然界”。从“自然”一词词义重心的转移可以看出,在西方近现代,“自然”的“本性”含义被“自然界”的含义所代替。这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观念转变。伴随着“自然”一词“本性”含义的逐渐丧失和人们对于自然之本原的无穷追问,人的自然天性也逐渐丧失,从而导致人性危机。人性危机导致人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使人产生物欲膨胀价值观、科技至上发展观和人类中心主义宇宙观等理念误区,最终导致了自然生态危机。因此,生态批评应把回归人的自然天性,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意识以及建设人的精神生态、诗意地生存这三个方面作为自己的批评内涵。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旗号,借着“舶来”的种种巫术,迷惑和欺骗公众。据网上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巫医能治好病”这类迷信说法,可是对于披上了时尚外衣的“现代迷信”,他们却丧失了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下文简称《导言》)中,马克思以宗教批判和政治批判为切入点,揭批了德国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社会解放的根本力量在于新生的无产阶级。《导言》遵循着政治批判和宗教批判的逻辑构筑,最后将实现人的解放上升为批判的终极旨归。对此,马克思强调要将无产阶级同哲学武器相结合,进而实现对人的本性的复归,将那些深受宗教僧侣精神统治和被现实制度奴役的悲惨德国人变成真正的人。深入探析《导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最初构筑,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傅秋涛 《企业家天地》2012,(12):153-156
李卓吾的经济哲学思想包括如下内容:(1)关于经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李卓吾认为,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决定了人类思想道德以及政治组织原则,而非某种先验的道德原则决定了经济以及人类的其他活动。(2)本于人性逐利本性的自由竞争原则是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原则,社会组织或政府的根本任务就是保护自由竞争的公平进行。(3)李卓吾对“唯财(经济)论”进行了批判,认为那是源于一种对象性的思想方式,从而为人类的经济活动设立了界限。  相似文献   

7.
吴建红 《全国商情》2009,(1):110-112
法律的终极价值是法律所追求的人的终极关怀,亦即有关人的本性或生命意义的价值.人是一个价值存在,又是一个开放的自由存在,因而其终极关怀本身也是一种尚未定型、开放的对象.西方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反思经历了古代神学或准神学的、近代人学的和现代生命哲学的三种形态,与之对应,西方古代的法律终极价值是神(上帝)、近代的法律终极价值是自由、现代的法律终极价值是生命.  相似文献   

8.
米兰·昆德拉善于通过小说来勘探人类存在的种种可能,其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实则是女性存在的代码,蕴含着人类自远古时代长期积淀下来的某些原型如母亲原型、妖魔原型、天使原型的特征,展现出人类纷繁复杂的存在状况,启迪着人类的生存选择,寄托了作者丰富而深沉的存在之思。  相似文献   

9.
开家素食店     
随着人类不断发展进步,今天,饮食早已不再是只追求裹腹,吃腻了大鱼大肉的现代人已开始注重自身健康,反思自己,反思其他生命.同时,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地球,甚至外层空间.人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保护环境,爱护生命.为此,回归自然、回归健康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深深地影响着现代饮食的观念.于是,素食成为21世纪饮食新潮流.  相似文献   

10.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有着特定意识形态的工具理性 ,实践中却被某些人当作诠释社会、规范民生的显学。滥用“工具”,反客为主 ,让“物奴役人”横行天下 ,在苏东已形成政治后果。一种让西方自己也感到不能匡时济世和根治西方经济顽症的东西何以“内销转出口”,大行其道 ,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和本土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是其基本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迷信是人类认识活动所产生的二种不同性质的知识,它们有着不同的内涵、逻辑结构、检验标准,对于迷信的极端-邪教必须从它的观点、过程、信仰等方面进行批驳。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前期的美学思想是一种强调自我表现的主情主义.他非常重视文学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主张"生命底文学".生命的文学要求创作主体做一个"伟大的婴儿",做一个"乐观的人".同时,他重视文学与情绪、节奏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的世界".正因如此,他倡导诗歌的表现自然而然,"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认同宗白华的"诗人底宇宙观以泛神论为最适宜"的思想.他的泛神论思想是在"五四"文化语境中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五四"精神结合的综合体.这一思想激发了他对文学本身的理性思考和创作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时,将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从社会历史本身去说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发展置于多重关系的统一中去把握的,从而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有了深刻的辩证本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就其本质来讲,作为使人成为人、使人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活动,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古代西方,都保留着完整的自由本性。但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却走向了模式化、制度化。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教育本性的迷失和异化,以及教育对人的本性的束缚和压抑。教育成了塑造满足社会需要的人的手段,而不是以成就人、发展人的全面性为目的。对此,只有重新树立大教育理念,实行大教育改革,重构大教育格局,才能克服教育本性之异化,实现教育本质之复归。  相似文献   

15.
发展哲学认为发展是人的本质,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一本质逐步展开的过程,总体上划分为三个历史时代:生存时代、发展时代、自由时代。历史时代划分的标准和基础是人的内在价值扩充体现的能力、水平和效果。这种划分更具有历史根据、逻辑力度和现实诉求,体现了人的内在本性及其矛盾进化与历史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有着特定意识形态的工具理性,实践中却被某些人当作诠释社会、规范民生的显学。滥用“工具”,反客为主,让“物奴役人”横行天下,在苏东已形成政治后果。一种让西方自己也感到不能匡时济世和根治西方经济顽症的东西何以“内销转出口”,大行其道,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和本土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是其基本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和贵 《新智慧》2005,(5):56-56
服装仪容:新女性不“迷信”化妆品,却想用适当的化妆来凸显五官,表现优点,让整个人看起来神采奕奕。化妆也是一种礼貌,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在服装方面,新女性认为名牌虽然好,但款式适合自己的删装更可以显示个人的品位。  相似文献   

18.
和贵 《新智慧》2005,(14):56-56
服装仪容:新女性不“迷信”化妆品,却想用适当的化妆来凸显五官,表现优点,让整个人看起来神采奕奕。化妆也是一种礼貌,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在服装方面,新女性认为名牌虽然好,但款式适合自己的服装更可以显示个人的品位。  相似文献   

19.
消费主义急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传媒也逐渐顺应消费主义逻辑发展,凸显消费主义化倾向。然而,传媒的消费主义化不仅带来中国传媒的物化,导致受众的单面化,而且造成中国文化的商品化。如此种种,都形成对中国传媒的一种"异化"。因此,中国传媒应该积极应对,反抗奴役与异化,重塑媒体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与斯宾诺莎均执着人生圆满境界的追求 ,但因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方面的实质性差异 ,所以导引出庄子的悲观、消极 ,而斯宾诺莎乐观、积极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又由于他们在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方面的某种相似性 ,在他们的人生境界里又都表现出一种超脱不俗的人生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