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理论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是当前土地利用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研究更是重中之重.运用C-D函数修正模型,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理论模型,并将最优化理论、方法与集约度问题相结合,探讨最优集约度问题,为充分释放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做好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点土地的低效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城乡统筹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科学分析集约用地模式的内涵,在对城市及农村集约用地模式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差异,进行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的设计,从而为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实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详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节约集约用地内涵"出发,建立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3.0和stata9.0软件,采用相关系数检验、逐步回归,并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每个指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和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效率低下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一个工作难点.尤其是对于丘陵山区,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更加散乱.以典型的丘陵山区县石城县小松镇为例,通过深入系统调研,在认识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剖析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类似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紧缺与村镇土地低效粗放利用并存的矛盾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节约和集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对缓解建设用地需求,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分析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利用的本质问题,试图从体制、机制上找准问题的主要症结,从技术和管理,由宏观到微观等不同层面探求解决途径,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紧缺与村镇土地低效粗放利用并存的矛盾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节约和集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对缓解建设用地需求,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分析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利用的本质问题,试图从体制、机制上找准问题的主要症结,从技术和管理,由宏观到微观等不同层面探求解决途径,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法律制度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随着人口减少不降反升,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执法监察困难重重。本文利用全国2008年—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土地监察执法力度越软弱,农村居民点用地就会膨胀,并对用地行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对比分析、权重和法。研究结果:新安置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可分为城镇型、集镇型、中心村型三种基本类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民就业结构、农民经济实力、村集体经济实力、村所在乡镇和县市的经济实力等;义乌市活鱼塘村和西澄村可建成城镇型农村居民点,海盐县横港村和百联村可建成集镇型农村居民点。研究结论:建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邳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土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则是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以邳州市为例,分析了项目研究区用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江苏境内各地区开展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及土地集约利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近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操作模式多种多样,但总结其整理的特点,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江苏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实践看,农村居民用地整理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耕地保护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探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立。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缺失是导致目前中国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建立以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是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研究结论: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立应以保障农户对宅基地的合法权益、不增加合法占用宅基地农户的经济负担为基本前提,重点是建立农村宅基地收回补偿制度、健全多元化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健全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违法用地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违法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方法:基于2006—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土地违法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进行实证检验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结果:(1)违法用地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2)引入土地市场化因素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违法用地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负向影响加剧,且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相反,加入土地市场化因素后违法用地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影响显著为正;(3)违法用地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中国需进一步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建立土地出让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抑制违法用地;创新土地出让方式,提高土地周转效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宅基地使用效率和促进汶川地震灾后农村房地产的恢复重建,运用文献检索与综合分析方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客体、方式、权利期限、收益权能等方面构建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分析了以联建为主的"味江模式"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创新意义,为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提供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N的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角度将ANN技术应用于城市居住用地研究中,提出了区别于传统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ANN技术在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应用优势.以江苏南部某市中心城区为实验区,应用ANN技术对其集约利用水平加以评价,证明了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农村承包地流转:动力机制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利用经济学收益成本分析的思路,揭示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动机的主要因素及其后的制度安排,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部门调查和农户调查相结合。研究结果: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的收益因素主要包括农地经营能力、非农就业选择、集体经济组织发育及流转期限等,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农地经营细碎化、有形市场建设滞后、基层组织介入不够、流转后的社会保障不足、制度预期的不确定性及农产品安全等。研究结论: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应重点帮助提高农户流转后的收益水平,并有效降低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实约束,通过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住宅用途入市的市场交易和收益分配机制,赋能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允许闲置宅基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目前受到宅基地流转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用途的限制,试点地区的改革探索整体上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延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闲置宅基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从商业和工业用途拓展到住宅用途入市,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公开交易,城乡居民均可成为使用权主体,入市收益缴纳相关税费后由农民和集体共同分享。研究结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城乡住宅用地具有平等的财产权能,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重要途径。在社会经济领域,机制的构成就是在国家宏观经济和政治体制下,各类活动主体的职能设置及其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则的确定。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优化设置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政主体与行为主体的职能和岗位权责,理顺行政主体的职能关系,规范和引导行为主体在资源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的行为;其次通过完善和创新政策、制度来规范和协调各主体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构建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定权聚类评估方法和比较分析法测度并对比分析低碳经济理念和传统理念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理念对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城市住宅区土地合理集约利用;测度结果的对比反映了传统理念下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