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其饮食文化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当今世界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庆怡 《魅力中国》2013,(16):267-268
本文探讨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带来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随着国际的交流与融合,中西饮食文化也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这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将起到促进作用。人类生活生存发展的必需,可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申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对象,方式。归属与-睦质方面产生了差异,研究这些差异,找出可以融会贯通的地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中西方各自的文化传统,同时能对中国文化进行改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高丽 《理论观察》2008,(1):168-169
所谓饮食,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吃”。“吃”其实是我们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为什么要说这“饮食”有“文化”呢?这主要是因为,饮食在中国文化中确实有着极其特殊的、不可轻视的重要地位,饮食文化在中国和在西方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黄雪莹 《改革与开放》2016,(24):111-113
饮食总是和文化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不同的饮食文化就会带来不同的饮食文化礼仪,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体现之一.中国在几千年的礼仪思想映照下形成了严格、细致的饮食礼仪文化,泰国则在西方礼仪的影响下,结合自己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有的饮食礼仪文化.认识中泰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差异,能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尊重别人、突出自己的特色,从而促进中泰两国人民友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天成 《魅力中国》2011,(21):77-77
从世界文化的发展看,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的。小到饮食、大到价值观,其不同是随处可见的:文化的地域差异,体现在动静两种形态上;价值观的不同体现在群体意识和个人主义的差异;在饮食文化上体现在感性和理性的差异。在两个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不断融合两者意识上的差异,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6.
孙占鳌  刘生平 《发展》2014,(9):36-37
正引言: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饮食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直接反映。本文从对河西地区的饮食文化形成进行了探讨,力求从新的视野认识先秦时期河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学界一致认为是从火的使用开始的。火的使用促使人们脱离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阶段,一方面为人类烹调技术多样化创造了可能,另一方面使人类产生  相似文献   

7.
旅游视角下地方饮食文化开发措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开发价值。从旅游视角看,开发好地方饮食文化,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突出地方饮食文化的特色,挖掘地方饮食资源的文化,兼容并蓄、创新地方饮食品种,建设美食一条街,发展美食旅游,加大宣传地方饮食的力度,加强联合参与认证培育饮食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8.
饮食漫谈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食服务业的要求亦愈来愈高。而作为气候、交通等不如内地的青藏高原,饮食业的发育较迟,饮食文明建设仍需加强,饮食文化有待挖掘。虽说出现了一些高质量、上档次的饮食企业,但在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方面还未打开局面。这就需要我们在保证数质量,做到热情周到的前提下,研究发掘灿烂悠久的民族地方饮食文化,以发展地方特色为重点,把传统性和南北风味溶为一体,充分体现地方饮食的思想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饮食经济的发展和饮食文明及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饮食是人类物质生活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同时,一个地区、一个群体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地区、一个群体文化的浓缩。因此,喀什维吾尔人的多姿多彩的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应是饮食文化。喀什维吾尔人的饮食除了伊斯兰性质以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深受游客青睐,在区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对喀什维吾尔族传统饮食文化及当今发展趋势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孙坤 《黑河学刊》2012,(8):55-56
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常会因文化差异原因造成交流与理解等方面的误解。其中,饮食文化在交往中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民族与国家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乃至宗教信仰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一些饮食习俗禁忌的差异,是很容易影响交际结果的。本文针对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分析比较中德两国在饮食内容、方式和礼仪等方面的禁忌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王琴  杨雨鑫 《魅力中国》2014,(8):285-285
羌族饮食具有鲜明的民族饮食文化特色,不仅食物种类繁多,更兼风味朴实。食源绿色环保,其中羌民自制的药膳更是与当前健康养生饮食的标准不谋而合,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但目前,羌民对本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够,今后应充分开发当地的饮食文化内涵,在搞好旅游经济的同时.对饮食文化进行大力的推广.将民族的饮食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相似文献   

12.
张茹 《魅力中国》2014,(20):75-75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风格迥异,饮食喜好也因人而异。在商务宴请中,考虑并突出宴请的礼仪和饮食特点,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双方在愉悦的心境下,顺利的交流思想和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教之后,在饮食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饮食食品和饮食方式上的禁忌,在饮食中介定了许多合法与非法事物。这些界定既与伊斯兰教信仰有关,也与风俗习惯有关,同时也与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徐刚 《新西部(上)》2010,(2):125-125,128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的饮食养生理念,充分体现出饮食养生中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形神相即的哲学观念,以及医食同源,食养尽之的重要理念。这对于我们在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宇宙大系统中理解饮食文化,促进人的饮食和谐,提高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饮食文化的旅游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文化自古在中国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据旅游6要素"食、住、行、游、购、娱"首要位置的饮食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毋庸致疑.文章从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及其旅游审美价值方面来探讨饮食文化的旅游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琼 《魅力中国》2009,(1):45-46
汉画像石中所描绘的饮食场景表现的非常真实而堂皇,在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发掘清理出大量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以及墓室壁画均有庖厨宴饮图,它给我们留存了许许多多汉代饮食的生动场景,是汉代饮食文化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17.
孙鹤洋 《中国经济快讯》2013,(40):I0004-I0005
“国人对别的可以不自信,但对饮食文化一定要自信;今天的中华其它不自信可以理解,对自己的饮食文化不自信是最可悲的!”在食品行业浸淫多年,康师傅中华饮食文化学院院长杨乾辉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系统研究古今面食饮食文化学者张直光有句名言:“到达一个文化核心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肠胃”。杨乾辉进一步诠释:“取悦胃口最好的办法是洞悉它的文化”。从传统饮食中汲取灵感,挖掘创新的契机,2006年,康师傅成立饮食文化学院,致力于中华饮食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仫佬族饮食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仫佬族饮食文化资源的特色是:饮食种类丰富、 饮食习俗独特、 饮食具有养生和保健功能等.但目前仫佬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整体水平低、 参与体验性不足、 饮食文化宣传贫乏,为此提出了政府引领、 开发饮食参与体验式旅游、 加强宣传和营销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阴阳五行哲学观念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新西部(上)》2009,(9):135-135,117
阴阳五行哲学观念是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条主线,是实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关键点.本文笔者就阴阳五行哲学观念对传统饮食文化中"四五"饮食模式、谨和五味,长于阴阳、养生食忌等方面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相应的论述和探讨,这对提高我们的生存生活质量,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通过剖析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以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大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