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稳定房价”与“平抑房价”勿须继续争论 2005年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个“国八条”,主题是稳定房价。“国八条”还指出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住房领域出现了“五大突出问题”,其中头两个突出问题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当时许多业内人士同意以稳定房价为主题。他们认为,房价是举国上下都十分关心的大问题,应该把“稳定房价”放在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地位鲜明地提出来。但也有人认为,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稳定房价是“对症”之策,而对于房价过高,稳定房价就不是“对症”之策。如果把稳定房价改为平抑房价,则能全面地适用于以上两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限价房”是2006年“国六条”政策实施之后的产物,当时国务院相关文件称之为“两限两竞”商品房。所谓“两限两竟”即“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竟房价”。为降低房价,解决本地居民自住需求,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政府实施土地供应时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高峰 《上海房地》2010,(8):61-61
对于高涨的房价,经常听到“雷人”的观点。有人说“丈母娘”推高了房价,有人说未婚同居女青年推高了房价,还有人说增长的离婚率推高了房价。这些奇谈怪论,虽然抓人眼球,却经不起推敲。因为,丈母娘、未婚同居女青年、离婚的人,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为什么这些人过去没有推动房价暴涨,现在却成了房价暴涨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4.
去年“国8条”以稳定房价为题,准确、恰当又实事求是。今年继续使用,不仅仍然切题,又是对去年文件题目合理传承,因此。没有必要为“稳定房价”与“平抑房价”继续争论。对于当前平均房价的两种计算方法,建议有条件的城市使用全面统计教字.采用加权平均法要注意及时调整“权敷”;统计部门和主管房产的部门共同使用和公布一个统一的平均房价统计数。平均房价的升降受“同质住房”房价和住房供应结构变化的双重影响,所以降低房价不一定是好事。调整中低收入者住房的套型和房价是政府应尽的职责,要使“同质住房”的房价上涨低于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一、三类限房价政策 三类限房价政策涉及三种住宅产品,即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后两者统称为政策性住房。限价房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定义,但其正式提出源于“国六条”文件,是一个原则性调控政策,其中指出“土地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其中提到的“限套型、限房价”的普通商品住房,被称作“限价房”。  相似文献   

6.
唐黎标 《房地产导刊》2012,(10):125-125
以“房价回归合理水平”的目标来看,城市房价仍然居高不下,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等参考性指标还没有接近“合理”的区间,促使房价反弹的因素依然存在。只有坚持和完善调控,进一步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才能巩固调控效果,使房价继续向更合理、更安全的水平回落。  相似文献   

7.
“北京房价涨幅超过上海”、“北京房价成为全国领头羊”,春节过后,北京各大媒体都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同一个信息——北京房价涨幅已接近疯狂!  相似文献   

8.
孟星 《上海房地》2011,(4):11-12
从2005年起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行业似乎陷入了“房价上涨——紧缩性调控——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反弹——再调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每一次反弹,都将房价推向一个新的高点。由此,社会上有了“宏观调控无效”、“房价越调越涨”等观点。  相似文献   

9.
“今年房价总体来讲还要涨。”全国人大代表吴菊仙于近期“两会”上这样说。“今年广东出现的民工荒肯定会带高广州的房价!”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番禺析福新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彭磷基一语激起千层浪,“今年广州房价将平均再升15%-20%。”“四环外一处毛坯房,均价居然每平方米7400元。这房价真让人难以接受啊。”全国人大代表李志斌也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0.
近来,“房价高”的呼声不只限于媒体,甚至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也有代表提出“抑制过高房价”的动议。看来,“房价高”已成社会广泛感受。  相似文献   

11.
《山东企业管理》2013,(10):67-71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相关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末言“调控”,也没有出现“抑制房价”、“房价合理回归”等字眼。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14日,全国“两会”结束时,对于记者提问.住房价格回落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达到了调控目标?温家宝总理说:“合理的房价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房价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目前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这段话,科学地、全面地、准确地回答了房价回归合理价位的标准,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合理的指南。  相似文献   

13.
一路走高的中国楼价,令政府“出手”越发果断且频繁。然而,房价依然“我行我素”,原本稳定房价的调控反而成为促成房价上涨的“空调”。此轮“国十五条”的出台能否走出中国楼市的“调控迷局”,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4.
贾磊 《企业文化》2006,(9):23-25
被寄予厚望的“国八条”轰轰烈烈登场,想买房自住的人眼巴巴地看着,一心指望房价应声而落;房地产业再次惊呼“狼来了”,一些学者和房地产商还在为“房地产是否有泡沫”而“激情燃烧”;随后的半年之中,因炒房而房价疯涨的地区,房价增幅得到有效遏制,惟独北京房价依然逆市上扬;新年伊始,更多的“刚性需求”被释放出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物业税平抑房价的指导思想,根本就是建立在失真和虚妄、错误的推论和基点之上的,不可能产生抑制房价的作用。近日有众多传媒报道了一条颇具爆炸性的消息:有关方面即将“研究开征物业税的实施方案”,以便为持续上扬的房价寻找“稳定器”。然而毋庸讳言的是,企图借助征收物业税来平抑房价的意图非常“天真”,仅仅属于某些人一厢情愿的“理想化”演绎而已。稍作思辨即可发现,物业税根本不具备遏制房价上升的功能,却可以实实在在地加重着广大住宅购买者的经济负担,势必引发诸多的人际纠纷和社会矛盾。不仅无助于“稳定房价”,反而成为影响人际和谐与社会稳定的“干扰释放器”。  相似文献   

16.
应该承认,平抑房价比稳定房价的含义从总体上讲是一致的,如果要特别挑剔,则平抑房价的含义稍为广一些。但因这次采用的是突出重点的题目,“重点”就不可能全面。也就是说,使用平抑房价或稳定房价都不能涵盖“国15条”的全部内容,而使用稳定房价或平抑房价又都能较好地反映突出房价这个重点的意图,因而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上海房价开始企稳并略有下降。在目前的政策作用下,房价到底还能降到什么程度,或者今后还会上涨到什么程度,这是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最吸引人们眼球和耳膜的话题,于是也就成为经济学者、媒体、业内人士和其他人群最乐于议论的问题。去年“5·11”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有学者预测“上海房价将下降50%,北京房价将下降30%”,甚至有人发出振聋发聩的口号:“我们将见证房价的历史性下跌”。但以后市场的实践证明,房价并没有出现“历史性下跌”,而恰恰相反,全国不少城市包括北京的房价仍在上涨,以致才有…  相似文献   

18.
北京房价在两年内至少涨了上千元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上海房价在两年内上涨了大约3倍,甚至5倍。面对房价成倍增长,我们看到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打击投机炒房、稳定房价也看到专家、学者、教授等运用各种理论分析房价走势,一会说房价要涨,一会说房价要跌,甚至还与“人民币汇率”联系起来还看到开发商一边在老板台底下数着钞票,一边义正辞严地承诺要“盖让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东南置业》2013,(8):10-10
住建部:与国家工商总局赴各地督导“国五条” 房价的不断上涨给政府的房价调控带来巨大压力。“国五条”后,多地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但从现阶段来看,至少有超过10个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已超过调控目标。住建部继约谈房价上涨过高城市后,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南京在2011年2月出台严厉“限购”政策,2013年年初“新国五条”继续加码,但房价却呈现只涨不跌的态势,2013年前7个月南京房价同比涨幅1087%,被住建部列入“房价过快上涨”的黑名单。业内专家认为,高地价是推高房价的诱因,而调控房价的政策也有失偏颇,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建设离不开土地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