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产权关系 ,其特征就是通过责、权、利一体化的体制构架与运行机制 ,实现对财产所有者的资产保值增值。因此 ,我国目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所存在的问题 ,必然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清有密切的联系 ,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产权关系不清是制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原因   1、产权制度改革滞后阻碍了产权关系的理顺进度。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伊始 ,并未触及企业产权制度 ,而主要是在分配制度领域内协调企业和政府的利益分配关系。从放权让利开始 ,到利改税、承包制刺激企业的生产 ,总…  相似文献   

2.
<正> 一、所有权管理机制是保障企业真正转换经营机制的内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对企业放权让利,对增强企业自主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宏观调控体制特别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使得政府的双重职能没有很好地分离,出现  相似文献   

3.
刘皓 《企业经济》1989,(2):12-14
<正> 十年经济体制改革,围绕着提高企业活力这一焦点,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从国家采取的政策上看,主要分为前期的简政放权,减税让利,以及后期的两权分离,责任承包。其思路主要是循着理顺国家与企业的纵向关系这条主线,通过放权让利使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的实体。  相似文献   

4.
重塑国有产权代理制度是国有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徐茂魁一、问题的提出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们先后通过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等改革方案,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应承认,由于旧体制的影响犹...  相似文献   

5.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深化企业改革,已开始从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转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企业深层次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多种改革尝试,从1978年的扩权试点和利润分成到两步利改税,再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平均每隔三、四年就有新的改革措施出台,其总的趋势是向企业“放权让利”。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人们发现,这种“放权让利”式的改革已走到了尽头,实践证明“放权让利”虽能调动企业积极性,但不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而且这种改革的效应递减,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效益连年下降。因此,从1992年起。国有企业改革又进入转换经营机制阶段,其思路是通过国有企业产权界定  相似文献   

7.
1979年以来,我们对国企的改革,基本思路是通过对企业的放权和让利,使企业成为一个追逐利润的能动主体。因此,经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光是从投产的角度来看,国企的行为已具备了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几个基本前提:追求利润最大,以市场价格为企业决策的基本参数,根据生产技术条件的约束,作出合理的投入———产出决策。但是,上述产品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只是解决企业日常的投入———产出决策问题,并不能替代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监督活动。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对资本存量的处置,对劳动投入的处置,以及进一步投资的决策,都涉及到一个更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明确了今年改革的重点是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总体上来说,以前我国企业改革的思路基本归结为放权让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新旧体制的交替,企业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日渐消除和缓解了,而是进一步显露出来。由于产权关系不清,往往导致企业内无利益驱动,外无竞争压力,不少企业有产值而无效益,甚至亏损。因此,解决企业深层次矛盾在放权让利的道路上,改革已基本上走到尽头。改革必须进行新的突破,即由放权让利转向制度创新——构建新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向我们提出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这是我国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解决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市场基济体制的重大决策。它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阶段转向重点进行企业制度创新的新阶段。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简称《决定》),是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步骤,表明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已经开始走出简单的“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初始阶段.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它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其基本内容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产权制度具体化;二是企业组织法人化;三是企业目标效益化;四是内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时期,这种过渡是一种新的体制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现代币场经济在中国具体国情下运行的一种模式,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其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是:必须实现国有企业从行政权力的附属物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根本转变。事实上,这种转变在中国已有18年的实践进程,但时至今日还没有完成。《-)改革进程和基本思路放权让利、承包经营是八十年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都不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势必强化内审工作 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由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调整为以明晰产权关系的企业制度创新”,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企业制度。首先,它有助于认真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能真正  相似文献   

13.
王海帆 《现代企业》2000,(10):11-12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跨世纪纲领性文件。陕西省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旧体制的烙印比较深,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国企改革中暴露比较充分,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下面就国企改革问题,笔者谈几点认识,以期探讨。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转换经营机…  相似文献   

14.
政策法规     
<正>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曹天玷最近在全国企业登记管理工作会议上说,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7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将有重大的调整。 随着《公司法》的实施,我国的企业改革将从“放权让利”转向制度创新,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理顺产权关系,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主要形式是推行公司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有企业经过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一系列的改革历程后,已进入了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引领了我国国企改革新浪潮。以围绕降低国有资本比率为主要特点的产权性质的改革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主要特点的产权结构的调整。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展开。产权改革的目的无疑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那么。目前辽宁省重点企业的产权改革究竟引起了企业绩效的怎样变化?为回答这一问题,这里以全省168户重点企业为样本,采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对产权改革的特点以及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这个框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梁柱和支点,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的学习认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有健全的市场活动主体。在多种类型的市场主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企业。十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处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地位。这一改革主要沿着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方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自主权的落实,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 但是,迄今为止,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基本上是“放权让利”思路的产物,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企业制度本身的改造。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17.
产权市场化: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点王松柏十几年来,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按照“放权让利”这个思路来进行的,它积极推动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但是,时至今日,历史证明,一切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本问题是两个环节没有解快好,一是产权明晰化,二是产权...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的国有企业改革从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算起已经历了二十余年,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责任制、利改税、转换经营机制四个阶段,现在可以说差不多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革,也涌现了一批改革效果不错的企业.目前,改革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经调查,河南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企业作为人们组合生产要素,并独立地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经济组织,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一定的企业制度是与一定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以保证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前提,它与集中型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严格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否定社会经济个体利益的差异性,限制经济主体对财产收益的追求。而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出现,企业实际处于无权、无利、无责的非市场主体状态。 改革10多年來,无论是放权让利,还是承包经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历程,初期的这种改革仍然停留在计划体制的框架之内,未能跨入明晰产权之门,更谈不上形成了明晰的产权格局,没有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不可能使国有企业彻底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