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所说的会计制度是指广义的会计制度,即规范会计行为的一系列法规、准则和制度的总称,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多元的利益主体、分化的市场、产权改革的滞后与法制的不健全,加之利益冲突调整措施的时滞性使得既得利益十分刚性。而利益冲突的最终解决依赖于制度的变迁,为缓解当前会计改革引起的利益冲突,必须进行全面的、深层的、持久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资信评级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原因所在.因投资者利益与筹资者利益的对抗、收费模式的变更及松散的外部监管引发了资信评级的利益冲突.利用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分析影响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因素后,得出应从监管者和评级机构方面着手,化解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从利益冲突看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财政体制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利益冲突为主线,对我国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博弈进行系统的制度分析,认为减少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交易成本的出路在于:一是完善我国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二是完善地方利益表达机制;三是规范利益补偿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四是健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张锦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3-15
组织沉默是组织中较为常见的消极现象,政府公共部门的公务员具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双重职业特征,其组织沉默行为的负面溢出效应则会随之放大,影响公共服务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公共部门中组织沉默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减少政府公共部门组织沉默行为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我国贫困人口脱贫进程不断加快,相对静态的扶贫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贫困退出工作需要。对湖北省徐家村的田野调查显示:贫困户与普通农户对于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的意见和态度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贫困户希望动态管理能够更加全面,普通农户则希望贫困进出通道更加畅通。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机制不够健全,如进出机制不够灵活、动态监测指标单一等问题是贫困户和普通农户的共识;贫困户认为动态监测不全面,导致自身部分贫困问题得不到及时帮扶;普通农户认为贫困进出机制不灵活,一旦成为贫困户便可以长期占有扶贫资源,新的贫困群体则难以介入。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要强化扶贫动态管理,并逐步构建科学规范、公平高效的贫困退出机制;还应坚持正向激励,强化问责督导,让贫困退出经得起社会和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7.
王丽艳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Z1)
扶贫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资金的筹集、资金的传递、资金的使用。每个阶段都涉及到效率问题,即如何用较少的投入换来较大的收益,有效率的扶贫事半功倍。扶贫的效率除了指扶贫过程中的效率以外,还包括扶贫对整个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扶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运行提供了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又对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原则造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8.
赵新龙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23(3):88-92
扶贫政策的低效性、"三农"问题的历史动因以及农村扶贫战略的调整,催生了权利扶贫理念。权利扶贫是农村扶贫的一种新的有效思路,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消除贫困的现实抉择。通过对权利扶贫的法律分析,制订《农村反贫困法》,以"权利扶贫"的理念为指导,实现农村反贫困工作的法治化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论公司慈善捐赠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社会责任一度引起公司法学者们的广泛讨论.作为商事主体的公司该不该进行慈善捐赠,怎样平衡公司捐赠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如何建立起既鼓励捐赠又对其进行适当约束的制度安排,涉及到公司法理念的转变和公司内部制度合理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进化博弈模型对信用评级机构与证券发行人的利益冲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级机构与发行人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各自群体成员的策略筛选、演进,特别是各个策略在群体成员采用频率、比例意义上的动态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朝明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6)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30年的开发式扶贫跨越了农村经济改革和小规模的区域扶贫、大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与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四个演进阶段,政策实施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区域开发式扶贫政策措施在过去30年的实践中也产生了很多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研究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村扶贫战略对贫困的识别与认知、贫困标准、扶贫方式和扶贫瞄准机制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调整和转换.依托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和就业的并重增长,促进开发式与救济式扶贫并举实施,将是下一步农村扶贫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传统贫困治理方案成效的减弱和脱贫攻坚中负面激励现象的多发,贫困治理体系亟待创新完善。基于"工作换福利"思想的公益性岗位扶贫,通过对农民主体性的激发,对其参与权、决策权和发展权的保护与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治理中的福利依赖和负向激励问题,而且促进了贫困个体收入增长、社区融入和能力提升,有效助推脱贫攻坚的同时也使得乡村治理获得显著改善。公益性岗位扶贫方式紧扣乡村治理的核心主体,通过调动贫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公共服务意识,使其在工作报酬之外还获得了超越个体与单个家庭的集体的认同感、存在感、幸福感等多重福祉,有效增强了村庄内源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变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激励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好坏的关键因素。激励机制的形成和运作需要有制度作保障,建立起适应特定组织的激励机制,才能确保激励措施得到有效实施。例如代理激励、产权激励、组织激励和自我激励。这些制度的变迁体现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秋凤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3):86-90
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的原因是项目前期工作有缺陷,项目管理机制存在问题以及监管不到位.从一个新的角度--博弈的角度来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其实也是一个博弈过程,而建设单位在博弈中有着"先行者优势",从而产生超概算的利益驱动.基于博弈分析,应从几个方面对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现象进行治理,包括严肃决策程序,增加建设单位超概算的成本,明确投资监督管理责任等. 相似文献
15.
吕俊延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1,28(1):103-111
精准扶贫中,国家通过多重发包的数字生产机制解决扶贫对象锚定困难以及扶贫效果难以监测等难题,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技术治理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重视数据生产而造成数字的悬浮、规避责任而形成应付检查的痕迹管理、强调政府自主性而忽视了社会自主性。本文从“宏观制度—中观组织—微观主体”三重逻辑出发搭建分析框架,以阐释精准扶贫过程中技术治理异化的生成逻辑。研究表明,制度约束、组织推进和主体运作三者耦合造成了精准扶贫过程中技术治理异化的困境。技术治理异化现象侵蚀了基层政府治理的公共性及公信力,应从维护基层政府治理公共性和公信力的角度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徐平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5)
旅游扶贫颇受重视,已经成为提高农村人口社会生活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喀斯特地区旅游发展存在需求驱动局限、供给动力滞后、扶持力度不够、社区参与动力不足、中介协调缺失等现实问题,应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建立由旅游者、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政府及旅游中介组织五大要素组成的旅游扶贫动力模型,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协调与完善,并从政策、资金、技术和角色等方面给予模型运转支持. 相似文献
17.
赵春江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6-89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基层政府、农民,各级供给主体在具体的公共产品供给时可能会根据自己的预期收益和成本来进行具体的供给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央政府、基层政府、农民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可以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必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