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从物权法中建立法定公证制度的重要意义入手,着重讨论法定公证制度在物权法中的适用范围、效力和公证赔偿责任,提出在我国物权立法中构建法定公证制度,以提高物权变动安全。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对不动产登记制度专门设立了一个章节。由于登记制度是一种程序性制度,它确认、保护物权,并确认物权流转秩序,是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因此《物权法》的实施必将对现行不动产登记制度带来一定的影响。房屋是最主要的不动产,作为房屋权属登记部门,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透彻掌握《物权法》的相关精神,正确应对《物权法》对房屋权属登记带来的影响和考验。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整个物权制度的物权立法思想和适用物权规范的根本准则,物权法基本原则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公示公信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物权法立法中,必然遇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一项物权法律制度如果在追求公平的同时,忽视了降低物权的交易和保护成本,结果反而会偏离公平。反之,如果在强调效率的同时,忽视了制度的公平性,加剧矛盾和纠纷,也会破坏效率。因此,建立物权制度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两者的平衡。传统民法理论对于物权交易和保护偏重于维护民法的公平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物权法的涵义 物权法是调整物权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体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物权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物权法指集中调整物权关系的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广义的物权法除含狭义的物权法外,还包括散见于其他法律中有关物权关系的条款,我国的许多法律都规定有物权关系,这些法律共同构成广义的物权法。  相似文献   

6.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变动中保护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是一种以牺牲财产静的安全为代价而保护财产动的安全的制度。随着不动产物权交易的日渐频繁,不动产物权交易已越来越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鉴于当前维护不动产物权交易安全的迫切需求,我国2007年《物权法》明确肯定了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本文试通过对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的立法例比较研究,以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为出发点,通过对其构成要件的比较,指出对于动产善意取得与不动产善意取得应该分开规定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明确不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和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议。以期在立法上不断完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7.
王珅珅 《活力》2007,(4):51-51
过去,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没有“用益物权”的概念,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益物权制度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并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第三编共用五章53条规定了用益物权制度,共设计了四种类型的用益物权,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8.
陆丰 《上海房地》2009,(1):56-58
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物权法作为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对物的权利归属和利用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定。房地产作为不动产物权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法律关系也是物权法调整的重要内容。根据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应通过登记予以公示。因此,房地产登记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试论《物权法》中规定的预告登记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第2款规定:“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这是《物权法》确立的一种新型的登记制度,即预告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0.
郑小明  魏盛礼 《企业经济》2003,(12):135-136
我国物权法的制定已进入了紧张阶段,民法典的编撰也已经提上立法议事日程。在物权法立法中,至今尚存若干重大的理论问题分歧。立法时如何对待物权行为理论,我国物权立法是否应采纳德国的物权行为理论,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争议,至今仍未得到解决。本文不想就我国物权法是否应采纳物权行为这一焦点直接评判物权行为理论和制度。而从债法中的不当得利制度的视野,对物权行为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对物权行为有更合理、更全面的看法。对物权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即引起物权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意思表示行为。根据民事法律行为主体进行民事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回溯物权制度演进的基础上,界定了物权内涵、物权与产权的关系,探讨了物权与会计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分析了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对实现会计目标的积极作用。认为强化整个社会的物权意识、全面落实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有利于实现会计降低交易费用、保护相关产权主体权益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作为建立和实现不动产法的最基本制度,自《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以来,社会各界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其中不动产登记机构进行登记时的审查责任,关系到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顺利建立和登记目的的实现,极为重要。对于不动产登记中登记机构的审查责任,笔者认  相似文献   

13.
担保物权是物权的一一种重要分类,物权法在第四编中予以单独规范。物权法规范的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物权法与担保法以及担保法解释就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的一些规定是不同的,本文就此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制定物权法是为了实现财产关系基本规则的统一、完善,是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精神的具体措施。物权法如果没有就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本原则做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尽合理和完善,那就不能算是一部好的物权法,公民、法人及其他合法组织的物权就不能得到妥善保护。尽管专家学对于不动产登记制度论述颇多,笔还是不赘浅陋,就物权法起草当中涉及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现代物权法变迁的重要动向与发展趋势,学者们有多种概括总结和预测。其中大致涉及物权的社会化、价值化、国际化、物权种类的增加、相邻关系之公法与私法双轨规范体系的形成、共有制度之调整、用益物权之消长、担保物权机能之强化与类型的细分、物权关系上的私法自治之扩张、物权法定主义之缓和、物权与债权之相对化等诸多方面。还有的学者认为物权法的现代化趋势表现为法律本位社会化、法律性质公法化、法律关系扩张化、法律界区模糊化及法律内容国际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16.
物权公示是各国物权法关于物权变动所奉行的一项基本原则,物权公示原则是我国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典权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制度。典权“保留论”与“废除论”的争论由来已久,关于典权之优缺点学界已经阐述的非常之详尽,在此不再赘言。本文拟从典权的物权性质谈谈典权在公示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典权的公示问题无法解决,则典权这一制度在实践当中将会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不动产物权的登记公示在物权法上是一个重要问题。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是指不动产物权在变动时将变动的事实向社会公开。不动产物权为了具有绝对排他性效力的权利,要发挥物权的排他作用,防止人对物的争夺及对他人财产的侵犯,法律必须明确物权公示制度及公示方法。任何当事人设立、移转物权时,都会涉及第三人的利益。例如,在房屋上设定抵押权,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表现该抵押权的存在,那么,  相似文献   

18.
不动产物权权属判断规则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富平 《上海房地》2007,(12):16-18
一、不动产物权判断基础规则 物权法调整物的归属和利用,因此,物权之归属判断在物权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物权法原理认为,物权是一种对世权,具有对抗效力。物权对抗世人的效力主要体现于对抗知情人;对于不知情人,物权即丧失对抗性。因此,物权法必须确立让他人了解谁是物权权利人的规则。而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物权制度体系中的“区分所有权”制度,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形成,于2007年最终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而被确立的。这种对建筑物权利解释的法律概念,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10月1日起物权法施行,关于物权法的各种问题都成为法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从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涵义、各国物权立法先例、存在的争议及我国物权法的规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涉及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绝对性原则,物权公示与公信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