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邹统钎 《旅游学刊》2011,26(7):19-23
非惯常环境概念给出了一些旅游现象的合理解释,指出了构建旅游研究体系的一种尝试方向。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非惯常环境下人的体验的本质问题。文章指出,体验对于人们具有生命层面的意义,而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是人们以变换环境的方式去调整生命状态。文章还对基于非惯常环境视角的旅游定义做了一些补充探讨,包括主动性、暂时性、可替代性和旅游体验价值的有限性等。  相似文献   

2.
旅游本质是旅游研究中最根本性的问题,对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旅游本质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性结论,这对旅游概念的界定,乃至学科发展的独立性有着制约性影响。本文在对旅游本质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与述评的基础上,对学界有关旅游本质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与思辨,立足综合角度,从学术性定义层面提出“旅游是人们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利用闲暇时间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之外的地方(即非惯常环境)进行身心自由的体验活动”的概念,认为旅游本质是非惯常环境下身心自由的体验。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学界对旅游研究关键问题的理解和反思,对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和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非惯常环境作为旅游的核心概念,阐述了非惯常环境与惯常环境的特征以及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重新解释和推广了利珀模型和普洛格模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旅游现象和本质,并试图以非惯常环境概念来重构旅游学研究的学科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4.
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旅游核心概念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惯常环境、体验均是旅游定义的核心概念,关系到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和概念的周延性.在借鉴和思考的基础上,文章运用现象学方法,将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分别细分成足迹环境和非足迹环境两类,并阐述了其概念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发展向度以及相互转换消长、切换、投射等关系.同时,将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分为一般性体验和特殊性体验,认为体验是人对于人自身(生理和心理)、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特定向度的探求和被给予过程,并分析了旅游体验的内涵、特性以及质量评估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借鉴和思考,笔者认为闲暇时间是间隔镶嵌在个人一整段生存状态里的片段时间.同时,为了贴切描述旅游者的运动特征,文章引入了物理学中位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旅游界定为:人们在一段离开惯常环境但位移为零的生存状态里,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的体验活动,据此辨析了旅游与休闲、旅行和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切换复原之间的关系.将旅游划分为兴趣驱动型、事务引致型和综合引致型三种基本类型,并对旅游统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旅游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对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统领学科的理论范畴是个体或群体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切换复原中闲暇时间的体验,即新概念意义下的旅游体验.最后,尝试构建旅游学科框架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体验经济时代,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成为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在空间上强调非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体验,时间上侧重在场体验,对偏惯常环境下的难忘体验缺乏关注。因此,该研究以游客在城市绿道这一偏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休闲活动为情境,通过在场和归家后的历时分析,旨在洞悉从“在场”到“难忘”这一体验记忆的形成过程与反馈机制。通过对5个城市绿道中的55名受访者进行两阶段考察,采用主题分析和系统动力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在场体验以“存在性自我”为核心,且随时间推移其在场体验细节会消减,而彼时感知和感觉到的体验则抽象为情感性欣赏、满足和认同长期保存,成为记忆中的难忘体验。同时,研究提出了“在场感知-阈限自我-情感记忆-情感连接-行为动机”的体验记忆形成和促进重游的正反馈机制,与重游下体验阈限突破的负反馈机制构成体验记忆形成的S形曲线模型,对旅游体验、体验记忆以及目的地体验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空间差异及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空差异及变化是我国旅游需求差异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该研究是以我国旅游抽样调查主要的39个城市近10年来居民旅游需求变动数据为依据,通过旅游需求差异的测度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空间差异及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①各城市间旅游需求的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在较高的差异水平上下波动,这主要源于旅游人均花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及出游率出现σ分异;②旅游需求差异来源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大集中性,但随着极大偏离均值城市的差距减小,集中度也逐渐降低;③大部分城市旅游需求水平呈较平稳的增长趋势,一些城市表现出阶梯式推进的态势,同时少数城市具有较明显的跳跃性增长或下降趋势。④旅游需求差异的存在及其扩大主要源于三大地区内部的差异,特别是东部地区城市间的差异贡献率巨大,但其贡献率有明显的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8.
国内旅游市场呈显“四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由起步到成熟,呈现出四个主要特征: 一、市场主体细分化 到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达16.1亿人次,人均出游率122.5%;城镇居民出游6.12亿人次,出游率166.3%;农村居民出游9.98亿人次;出游率105.4%.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国内旅游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市场扩展,旅游主体逐步细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旅游主体是商务、机关人员,以商务考察为主要活动内容,到20世纪90年代,高中以上文化旅游者占66.7%,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学生成为旅游主体,离退休人员比重也呈增长趋势.如今,按年龄层次形成了老年市场、中年市场、青年市场、少年市场;按职业形成了学生市场、蓝领市场、白领市场、高端市场;按旅游时间长短,有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市场;按活动内容,又有观光市场、度假市场、休闲购物市场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这两个核心概念,重新解析了旅游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讨论了旅游经济学和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旅游学的学术框架.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使得旅游企业在社会责任的投资分配上有异于其他企业。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和讯网社会责任评测数据库2010—2019年的42家A股旅游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多重维度及地理位置和股权性质异质下的最优社会责任投资分配策略。结果表明:股东维度在策略组合中处于首要位置;在纳入地理位置和股权性质作为情境因素后,位于中心城市的旅游企业具有较为多元的投资分配策略,国有旅游企业在供应商和消费者、环境维度上关注较少;非国有和非中心城市旅游企业需履行更为全面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金鑫 《旅游学刊》2024,(2):9-11
<正>旅游统计包括广义的收集和统计与旅游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数据以及狭义的旅游统计(比如旅游卫星账户和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等)。世界范围内通行的旅游统计原则之一是旅游分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三大板块,本文着重介绍澳大利亚对入境数据(国际旅游)的统计和分析。澳大利亚广义的旅游活动相关的数据收集和统计,以及狭义的旅游统计是由不同部门完成的,包括澳大利亚统计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ABS)、澳大利亚旅游研究中心(Tourism Research Australia,TRA)等。下面就这些不同部门提供的数据和分析、概念的定义、数据收集和分析统计方法等方面做简要概述,并对未来旅游数据收集和统计可能的变革做一点评论。  相似文献   

12.
旅游流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当前,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旅游流进行研究渐成趋势。本研究面向大数据应用视角下的旅游流研究前沿,以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分析发现:(1)自2013年来,大数据应用视角下的旅游流研究呈快速发展态势,涉及旅游、管理、经济、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成果呈多元化发展趋势。(2)基于关键词共现性网络分析,旅游流研究可划分为5个凝聚子集;研究主题方面,相关成果主要聚焦于旅游流的测量与刻画、旅游流的时空格局与效应、旅游流的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应用数据方面,用户生成数据、设备数据、管理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研究方法方面,空间统计和分析法、网络分析法、模型构建法以及不同研究方法的交互融合是主要研究手段。(3)现有研究成果在主题、数据和方法等方面尚存在发展不平衡性,未来在研究主题拓展、大小数据融合、多学科方法集成等方面亟待继续探索和深化。  相似文献   

13.
网络游戏与旅游互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游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遨游虚拟世界与在虚拟世界中互动游戏的媒介;旅游则提供了一个游历现实世界的平台。后现代社会以体验为中心的经济和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游戏与旅游的互动具有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为网络游戏与旅游的互动带来可行性。网络游戏与旅游的互动为网络游戏和旅游的发展扩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以成都市网络游记为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成都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运用网络密度、中心性方法对结构特征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密度整体较低、节点之间联系较少、互动性较弱、网络结构发展不均衡。旅游流网络分布极不平衡,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节点占据整个网络的中心位置,中心性高,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刘昌雪 《旅游学刊》2015,30(2):61-68
商务旅游已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探讨商务客源市场空间特征可为开发商务旅游市场提供科学依据.以苏州工业园区某高档商务酒店为例,从客源市场的集中度、吸引力和空间使用曲线3个方面分析产业服务型商务酒店的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表明:(1)产业服务型商务酒店的国内商务客源市场结构表现与一般旅游客源市场规律相同,即“就近原则”,但对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客源地依赖性非常强,市场集中度高且市场吸引力半径比一般旅游客源市场要小.(2)产业服务型商务酒店的外国人商务客源市场吸引力半径明显高于一般外国人客源市场,表明外国商务客注重目的地是否具备很强的整体投资吸引环境,只要投资环境优越,距离再远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3)产业服务型商务酒店的国内商务客源市场空间使用曲线表现得比较简单,主要由Boltzman曲线和基本曲线的复合,但产业服务型商务酒店的外国人商务客源市场空间使用曲线复杂,与市区整体情况相似,均表现为“三峰两谷”特点的Boltzman曲线和U形曲线复合.  相似文献   

16.
李阳 《西部旅游》2022,(17):4-6
城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旅游资源分类》中“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2个主要类别对标北京人文旅游资源,选取2020年为时间截面收集矢量数据,运用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结论体现了北京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北京市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四个中心城区分布了超过整个城市71%的人文旅游资源,这个范围与距离城市中心点20千米的范围高度重合;从城市中心40千米向外,人文旅游资源数量持续下降且密度越来越稀疏,北京郊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数量极少。  相似文献   

17.
研究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对境外体育旅游研究进行整理,围绕体育旅游的定义、分类、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展开梳理与分析,并提出对未来体育旅游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1)在体育旅游定义相关研究中,境外学者对体育旅游的定义并未统一。体育旅游的“属概念”和“种差概念”存在分歧,是造成其定义差异的主要原因;(2)在体育旅游分类相关研究中,境外学者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得出不同结果,目前学者主要以活动类型、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目的和意愿为分类标准,仍存在较大局限性;(3)在体育旅游研究热门领域可以分为体育、赛事、发展进程、空间、影响、利益相关者六大维度,新兴领域主要为“中国”和“可持续发展”。在未来体育旅游研究中,学者们需要进一步开展问题导向下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体育旅游的研究领域,学习和借鉴境外体育旅游发展研究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便更多地追求一种自然状态下的生存,渴望改善居住环境,不仅要能够强调居住的空间大小,更要能够强调居住的自然环境优劣,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第一居所的窝居生活。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在郊外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雅、交通便捷的第二居所,以供周末或节假日休闲度假之用。  相似文献   

19.
推动沿海地区旅游绿色发展,减少旅游业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有利于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海洋生态系统,实现旅游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2011—2020年中国沿海地区1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估计方法,分析沿海地区旅游绿色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绿色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提升,且在地理空间上呈现较显著的空间集聚与关联特征;(2)旅游绿色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中国沿海地区各省份旅游绿色发展水平每提升1%,本地生态环境质量将上升0.302%,邻近省份将上升0.139%;(3)旅游绿色发展与第三产业、科技支出的交互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但与第二产业、人口数量的交互作用会降低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为实现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绿色转型发展,应重视海洋第三产业发展及科技水平提升,促进污染排放整体下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史文杰 《西部旅游》2022,(21):93-95
当前我国西部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增速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差距明显,使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因此,文章针对西部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展开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加大创新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生产生活领域的服务,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完善旅游产业配套设施,改善旅游环境;创新产品开发机制,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