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轻资产公司因并购积聚了巨额商誉,减值风险逐渐暴露,轻资产公司的商誉减值问题一时之间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现以天神娱乐为例,分析其商誉减值风险成因及轻资产公司巨额商誉风险,并提出改进轻资产公司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中介机构加强监管等轻资产公司并购重组下商誉减值风险的防范对策,以此来防范商誉泡沫、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影视文娱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巨额资本进入,也导致此类轻资产行业发生了大量并购事件。并购标的的高溢价造成了企业商誉规模巨大,而商誉减值也成为影响企业的重要因素。传媒业频频高溢价并购的原因、大额商誉的减值风险以及高商誉对企业信用的影响都值得思考。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基于长城影视视角,对传媒业并购商誉以及商誉减值的风险展开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越来越活跃。2012—2016年,我国A股市场一共发生并购项目19 811起,并购总额10.8万亿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6年,在A股市场上拥有商誉资产的公司超过半数,并购带来的商誉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商誉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资产。但与此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严重,减值风险巨大,2012—2016年,我国商誉减值金额五年内增加10倍。上市公司如何防范并购带来的巨额商誉减值风险,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以GIMC公司2017年巨额商誉减值为例,通过文献分析、调查访谈、公司年报数据,以及各种渠道收集的关于GIMC公司并购信息的研究,分析了GIMC公司巨额商誉减值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企业并购呈现出数量与规模同时增长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巨额商誉的产生以及高减值风险的形成。一系列巨额商誉减值案例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使商誉受到投资者及监管机构等多方的密切关注。基于此,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通过研究坚瑞沃能并购沃特玛的案例,分析巨额商誉的产生及其经济后果。在并购前,主要表现为并购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此时,高额业绩承诺是导致巨额商誉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并购后,主要表现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大股东具有信息优势而提前减持股份,而中小股东只能遭受巨额损失的严重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A股市场存在巨额商誉,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减值风险频发,对资本市场造成很大的震荡。本文从商誉以及商誉减值的理论着手;其次分析A股上市企业巨额商誉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最后分别从监管、信息披露和会计处理的角度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许婷婷 《江苏商论》2020,(1):94-96,100
当前我国市场上的并购浪潮仍在继续,再加上监管部门对商誉减值的特别关注,使得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商誉减值的计提不但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也会对外部投资者、监管机构乃至整个市场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当前市场情况,以华谊兄弟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该企业商誉减值问题的影响因素,同时将研究结果扩大至整个市场,基于企业、监管层及投资者三方给出建议,以降低我国市场上的商誉减值风险。  相似文献   

7.
2014—2018年,我国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并购热潮。2015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达到6507亿元,2016—2022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也一直在万亿以上。如此高额的商誉,意味着存在着很大的商誉减值风险。本文选取了掌趣科技连续高溢价并购的案例,主要分析其巨额商誉成因和风险以及产生的后果,并分别针对上市公司、评估机构、投资者、监管部门提出防范措施,为规避商誉减值风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风险事件频频发生,很多企业陷入经营与财务困境,商誉减值会引发业绩爆雷,尤其是处于传媒、医药、计算机、机械、汽车等12个产业板块的上市公司,更要防止并购商誉演变为"伤誉",谨防业绩变脸。近日,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对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风险进行提示。针对上市公司商誉的现状,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财务影响及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并购热潮带来的高商誉受到包括监管机构在内的越来越多报表使用者的关注,2019年许多上市公司因商誉减值导致的业绩暴雷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商誉减值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文章站在产业投资企业的角度,对商誉的内涵、后续计量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归纳了商誉减值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企业管理建议,对企业防范商誉减值风险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常琳琳 《现代商业》2020,(12):184-185
目前我国正值并购热潮,并购积累的巨额商誉为市场带来了巨大风险。高溢价并购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现行会计准则的不完善,本文通过对商誉和现行会计准则的分析,提出按超额收益确认商誉和按"摊销+减值"计提商誉的建议,为抑制高溢价并购和商誉泡沫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并购作为企业迅速扩张的一种途径,使企业得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扩大规模、业务转型等目标。然而大多数并购都伴随着高商誉及高减值,商誉减值对上市公司的运营及资本市场的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深入探讨商誉减值的成因及经济效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国创高新并购深圳云房为例,探讨商誉减值的成因,并运用事件研究法评估企业商誉减值的短期市场反应,选择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商誉减值的长期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商誉减值的经济效果,以求降低商誉减值对企业及资本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雪玲 《商场现代化》2022,(13):145-147
近年来,企业并购在我国市场上发展迅猛,其中商誉在企业并购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也颇受争议。本文介绍了商誉减值在企业并购中对不同方面的影响以论述其重要性;通过对比《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国内外三个不同的会计准则,以了解他们在对商誉的处理差异;通过比较上述三个准则在商誉减值时的减值时间、减值单元、计量属性以及测量方法的差异,对我国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建议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保持趋同,吸收优点、结合国情,以促进全球化经济发展;建议提供更加完善的体系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建议提高政府监管部门对商誉减值的监管等。  相似文献   

13.
陈坤 《上海商业》2022,(4):220-222
近年来,并购重组作为行业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应对经济下行风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受到了不同行业的青睐。然后高溢价并购所导致的众多商誉减值事件也引起利益关联方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并购商誉成因、后续减值动因及减值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防范对策,期望能在解决并购商誉减值问题上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企业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上市企业并购累计商誉额逐年增加,隐藏着巨大的商誉风险。文章通过分析传媒产业某一企业商誉减值暴雷现象,分析了上市企业高额商誉形成的原因,论述了商誉减值的危害,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了降低企业并购中的商誉减值风险,要规范重组交易,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向对象支付并购价格。同时做到在不泄露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财务经营信息,做到信息对称。  相似文献   

15.
陈川 《中国商论》2020,(8):59-60
2018年受经济下行和并购业绩承诺集中到期影响,部分上市公司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引发业绩暴雷,股票价格随之出现大幅震荡,商誉减值频发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成因进行剖析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应对商誉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途径。2019年A股并购重组持续高涨的同时,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并购重组"后遗症"凸显,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业绩补偿无法兑现,很多上市公司对商誉计提大额减值,业绩变脸导致亏损。大规模商誉减值扭曲了资本市场的价值体现,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极大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本文从2017年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及国内相关内部控制理论入手,从内控角度分析"三高"并购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风险管控体系、消除信息不对称及加强内部监督几方面提出改善策略,帮助参与并购重组的公司克服并购的盲目性,降低并购风险,达到并购协调效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A股市场商誉频频爆雷,计提了巨额的商誉减值,本文首先回顾商誉减值经济后果相关结论;其次按照商誉的确认到后续计量过程的时间顺序,逐步对各环节可能导致减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上市公司、会计准则、评估行业和监管机构等维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各方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并购重组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上市公司累计并购商誉逐年增长,为商誉减值风险埋下了隐患。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现状,分析了上市公司高额商誉形成的原因,论述了商誉减值带来的危害,并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要降低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风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会计准则方面改进商誉的计量方式;对于有高溢价倾向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需要在财务顾问方面加强约束;为了对并购标的方产生更大的约束力并降低并购方的风险,可以通过设立分期支付方式向并购标的方支付并购价款;须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做到在不泄露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财务经营信息。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但是商誉减值是企业并购的常见问题之一,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宏观经济环境、企业内部经营状况以及商誉减值政策和会计准则等因素对商誉减值的影响,提出了加强风险管理和尽职调查、提高整合能力以及优化商誉评估和减值过程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商誉作为一项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在数量上日益巨大。通过分析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形势和现有商誉数值,被收购公司由于并购市场的活跃和资本市场的繁荣被过高的估值,导致市场上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加速上升,使企业商誉难以长久维持,有极大的商誉减值风险。公司对待高溢价并购带来的困境,通常会采用将商誉转入无形资产、将一次并购拆分多次、对赌协议和大量计提商誉减值的手段来操纵商誉控制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