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配置资源的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为期货市场发挥作用服务于东北工业振兴提供丁空间.作为大连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期货业更应该发挥自己的税极作用,把大连建成“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以期货市场的发展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担负起带动东北资本市场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十六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这表明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又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调整列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姜志斌 《辽宁经济》2004,(12):26-27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为企业家提供了新一轮施展能力的大舞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在企业,企业振兴的关键在领导,在于企业家本人能力的高低. 振兴老工业基地需要有领导力和创新力的企业家.领导力是指企业家对他率领的团队的引领、感召和凝聚的人格力量.首先,领导力表现为超前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能源、水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中央做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为吉林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从全省经济发展看,项目建设不仅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从长远看对支撑和拉动吉林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但能源、水资源禀赋与经济的关联度较高,对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影响较大。吉林省能源、水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5.
7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2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和2()13年工作要点》,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自2003年中央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和转型已历时10年。作为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国务院原振兴东北办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笑言自己虽然退休了.但一直都拥有“东北情结”。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资源型城市。50年前.以矿兴市的地方都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现在都面临着资源枯竭、城市职工再就业及经济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7.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近二、三十年来辽宁人的共同愿望.这其中凝聚了几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几百万产业工人的心血。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全省人民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8.
杨静娴 《特区经济》2010,(9):100-101
老工业基地的兴衰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产业演变规律和社会经济现象。德、英、法、美等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改造本国的老工业基地,并实现了区域经济的重新振兴。这些做法对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以来,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代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瞩目全国的骄人成绩。从国企改革到对外开放,从科技创新到民生改善,辽宁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撰写着历史性的答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黄涛 《辽宁经济》2009,(5):42-43
县域是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层次和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县域经济属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范畴.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施意见,为辽宁经济振兴和社会大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为了客观全面地了解辽宁省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部署之后而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应着力解决以下六方面的问题,即理顺政企关系,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资金参与东北振兴;培育和提升优势产业;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做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分流富余人员,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为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目标,高校应当围绕黑龙江省不断升级的对俄经贸合作战略,积极开展中俄合作办学,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比较晚,所以资本运营也是近20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然而,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东北地区为了适应产品升级与效率提高要求而进行的资产重组和进行兼并、破产、改制、收购的企业资本运营势在必行。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城市哈尔滨为例进行相关研究,以此说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资本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现实情况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的继续发展,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持续进行,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财政体制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也在推进整体经济体制转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财政体制在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弥补市场失灵、平衡地区及城乡发展差距、建设创新型省份及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体系是一项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为主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辛卫东 《北方经济》2007,(5):134-135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不仅为东北三省带来重要机遇,也为内蒙古东部盟市特别是锡盟地区借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锡盟具有丰富的煤炭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备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后备区和资源接续地的优势条件。当前,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主动顺应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能源和金属矿产需求的形势,趁势做强做大能源工业、矿产采选加工业和冶金工业,加快锡盟的工业化和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吸取国外产业衰落区域治理的教训,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早安排、早实施,如果时间拖延越长,政府的投入越大,投资的效果就越差。2004年以来,随着我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逐步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积极推动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应该及早提上议事日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老工业基地振兴为辽宁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  相似文献   

19.
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要求和温家宝总理视察辽宁时提出的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三个协调”思想,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体现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一、工业化发展与环境代价 新中国成立伊始,辽宁即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在全国的大力支持下,最早建成了国家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但以资源采掘和资源依赖为特征的传统工业方式,给辽宁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也造成了相当破坏。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相当长时  相似文献   

20.
人力开发与老工业基地振兴●张凤林一、人力资源是老工业基地振兴之本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经济学,都强调这样一个基本原理: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部分,因而是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素质越高,即其人口与劳动力科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