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财政视角,对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研究,并从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入手,指出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基本特点,从财政因素方面对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关注的热点。在界定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教育政策、社会需求和教育制度等四方面分析影响我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模型,进而以我国2009年31省市为对象分别就四个影响因素对我国基础教育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配置的作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检验,得出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是影响我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关键因素,而教育政策与教育制度的影响较小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4.
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均等化效应。认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的均等化作用,但转移支付以后地区间财力差异依然较大。就此提出实现均等化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步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5.
熊昕  安钢 《北方经济》2009,(2):13-15
本文采用湖北省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湖北省各地级市(州)的财政能力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影响财政能力差异的最根本因素,而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这启示我们在设计财政均等化制度时要注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因素对财政能力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湖北省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湖北省各地级市(州)的财政能力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影响财政能力差异的最根本因素,而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这启示我们在设计财政均等化制度时要注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因素对财政能力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的均等化制度与中国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特区经济》2008,228(1):90-92
加拿大正式的均等化制度始于1957年,但是本文考察的基点,并不局限于该年,而是往前摄入大历史的轮廓,以便知理念形成和制度选择的根由所在。现实的考察则旨在明了加拿大当前均等化的具体做法和措施,以及改革的要点,以期对中国的均等化实践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9.
国强 《辽宁经济》2006,(8):15-15
近几年来,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陷入了新困境,表现为拖欠教师工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学校债务负担沉重、辍学率回升、地区之间基础教育发展差距拉大等等。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投入问题,或者说是由经费短缺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讲是体制问题,造成基础教育经费负担主体不明确、来源渠道不规范、调节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体制测度: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发  周琛影 《改革》2013,(1):50-57
按照区域公共服务支出均等化—区域财力分配均等化—均等化转移支付这样一个分析框架,评估财政体制运行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均等化上,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的均衡水平显著提高,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均衡效果改善一般。在区域财力分配均等化上,区域初次财力分配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财力再分配均衡水平不断提升,造成财力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由区域间、东部地区差距转变为东部、西部地区内的差距。转移支付提高了区域财力总体均衡与区域间财力均衡水平,却没有有效抑制东部、西部地区内的财力差距。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变迁,应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分工、区域财力均衡分配、改进均等化转移支付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缩小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从2013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对县域义务教育均等化建设进行推进、评估。贵州属于国家的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的规模、质量、均等化方面均不同于中东部地区,有其自己的省情和困难,全国或中东地区的义务教育均等化经验并不一定适合于贵州。文章选择贵州为研究样本,揭示了贵州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一、理论背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在理论上主要围绕三个命题构建起来的:第一,共同利益问题。试图回答在一个相互竞争的经济体系中,买者和卖者之间是否有共同利益。第二,公平分配问题。即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分配方案是有眼光的统治者制定的。第三,社会福利问题。所谓社会福利是指个人对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满足程度。由庇古提出的国民收入均等化思想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分具有启发意义,政府应当试图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  相似文献   

13.
财政转移支付是推进地区之间基本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制度,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开始,“转移支付制度”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两者表现出紧密结合的态势,如何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入手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学界与实务界共同热议的话题。从制度操作层面来看,  相似文献   

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于我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在目前阶段,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要提高困难地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从总体上看,我国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高,并且集中体现在相对不富裕地区.本文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为例,分析了典型农业县在农业税废除后的困难状况,探讨了县乡财政困难的体制性原因,并提出了县乡财政解困及提高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体制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的评价可为制定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通过对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内涵的分析,提出应从“投入一产出”的新视角入手,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为例实证分析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的具体差距,发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对策措施,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提供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6.
增值税转型实施后,增值税的扩围改革提上议事日程,这一改革将重构中央和地方的利益格局。在现行财政体制框架下,转移支付制度是弥合地方政府利益受损的有效途径,而不同的转移支付方式将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本文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财政数据为基础,应用SPSS的相关分析,从财政均等化的维度来考量各转移支付方式。从而为增值税和营业税一体化改革下的转移支付方案选择提供了政策依据,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而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阐述财政支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调节的内在机理,找出了制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了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会影响各地区财政能力的均等化水平,进而影响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本文通过对广东省转移支付现状的分析和对地区间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检验,初步分析了广东省各地区间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研究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对各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具有一定均等化效应。同时,从分项转移支付效果来看,财力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最强,专项转移支付次之,税收返还效应最差。  相似文献   

20.
黄麟 《改革与战略》2011,27(12):81-83,102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在于现行地方财政制度存在缺陷:二元财政支出形式、地方分税制不健全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应建立城乡统筹、事权明晰的公共服务内容体系,打破原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并建立公共预算体制,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