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延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1)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拥有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剩余索取权”,为其带来强的财政激励,同时由于政治集权,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晋升又面临着政治激励。此外,由于寻租行为的存在,地方官员还受到个人经济利益的影响。在财政激励、政治晋升激励以及个人经济利益激励等三重激励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2.
洪丹丹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5):1-2
基于中国与俄罗斯两个转型国家财政分权安排的比较分析,采用一个理论模型讨论了分权下的政治激励是如何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的,发现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强调政治激励的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有益的作用,而政治权力的分散化是俄罗斯转型前期经济绩效相对贫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财政竞争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及其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分权制的发展,地区间财政竞争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财政分权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权力,通过地方政府积极作用的发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在既定的政府管理体制下,这种分权也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竞争,并给市场带来了一定扭曲。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使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相协调无疑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分权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可以认为是财政分权体制带来巨大效能,然而分权体制的推行也付出了极大的成本,地方政府为GDP排名而进行的恶性竞争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财政分权理论进行梳理回顾,将从政府行为的角度来介绍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可能存在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自清末参照西方模式启动财政分权改革以后,财政分权既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也包含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随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改革的展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也开始产生。清末、民国时期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对于当今中国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选取地区工业污染源治理强度作为政府环境治理的代理指标,利用2003—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垂直治理体制下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自身并不是导致中国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的原因,适度的财政支出分权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水平,财政收入分权和中央向下转移支付的对环境治理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了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变量间的交互效应后发现,转移支付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但过度分权降低了转移支付效率,造成环境治理投入偏低。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追究制度面临《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责任条款失效、配套体系缺失以及内部化、行政化等困境,导致债务总量激增、隐性债务泛滥、支出效率低下以及违法举债担保事件频发等问题.作为债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责任追究制度不仅是地方财政事权,更是中央财政事权.基于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应立足于绩效管理与债务管理的一体化,构建合法性与合理性并重、债务收入与债务支出并重,以及微观、中观与宏观并重的债务问责路径. 相似文献
9.
财政分权视阈下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越来越大,债务迅速膨胀。债务存量较多、结构失衡、使用效率低下、偿还期集中等问题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蕴含风险日益增加,究其原因既有债务约束软化、债务收支监管乏力、风险预警系统失准等债务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有财政分权、转移支付等制度方面的局限。鉴于此,从应对地方债务风险的短期举措和长期制度建设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为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选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董建军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7
财政分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分权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的根源在于现行体制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与约束.因此,规范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点就是要调整完善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划清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财权,做到财权与事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相似文献
11.
经典的分权理论认为,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能够激励地方政府提高质量,但上述理论命题在中国的情境下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证。以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条件均值和条件分位数回归估计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质量,且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正向影响随着政府质量的提高而递增;财政分权所具有的政府质量提升效应,主要源自政府效率和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12.
13.
秦强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30(3):45-50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和地方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政治维持关系,即当地方出现财政风险时,中央不会坐视不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放任预算外资金规模的膨胀;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大转移支付(特别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来援助地方。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膨胀没有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省以下分权改革由地方政府参照中央与省的制度安排自行调整,省内财政体制的安排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利用中国的县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的关系,结果表明, "双重援助依赖"的地方财政制度显著扩张了地方政府规模,其原因主要在于地方官员的"横财效应"机制和转移支付存在的严重"粘蝇纸效应".因此,想要约束政府规模的膨胀,一个有效的方式便是通过制度安排消除省内地方政府的"双重援助依赖"格局,通过县级政府竞争提高地方政府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廖群锋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5):9-10
健全和完善地方分级财政体制之间的关系是地方分级财政体制改革的难点问题.处理地方分级财政体制相互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受益范围原则、是否具有外溢性原则、比较优势原则、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原则等.我国地方分级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省级政府应适当集中财权和财力,提高中观的宏观调控能力;市(县)级政府主要负责生活服务性事权和一部分经济服务性事权;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等方面的支出以省和市(县)政府共同职责,以便省级财政能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规划、统一调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按照财政分权理论,公共文化服务由地方政府供给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基于1999年~2013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财政分权度量指标对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不同,且对于不同区域财政分权作用的影响力也不相同.以财政支出衡量的财政分权和以财政收入衡量的财政分权对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影响较大;以财政自主度衡量的财政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反向影响,其中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三种分权方法中财政支出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7.
18.
凌荣安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5):45-48,99
利维坦模型是分析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关系的理论起点,但现实财政分权实践与该理论中的分权假设有很大差异。转移支付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财力来源,这极大地削弱了财政分权的效应,容易造成政府间的"串谋"、"公共池"不良竞争、财政幻觉和财政依赖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政府规模膨胀的重要因素。在实证研究方面,大多数结果都不支持利维坦模型。 相似文献